臧娟
- 作品数:7 被引量:15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 铁镍磷化物催化剂在CO加氢制低碳醇反应中的应用(英文)被引量:2
- 2012年
- 通过程序升温还原法制备了一系列氧化硅负载的不同P/M(M=Fe和Ni)摩尔比的金属磷化物催化剂,在553K,5.0MPa和H2:CO=2(摩尔比)的反应条件下用固定床反应器测试了它们催化CO加氢反应性能.结果表明,在FePx/SiO2(x为P/M摩尔比)催化剂上,液相产物是以甲醇为主的低碳含氧化物的混合物.而在NiPx/SiO2催化剂上,气态产物主要为甲烷,液相产物绝大多数是甲醇.表征结果表明,磷化物催化剂上的Fe2P,Fe3P,Ni,Ni2P,Ni3P和Ni12P5晶相在反应条件下是稳定的,没有形成磷化物的金属铁,在反应后转变成碳化铁晶相.
- 宋宪根丁云杰陈维苗董文达裴彦鹏臧娟严丽吕元
- 关键词:一氧化碳加氢磷化镍氧化硅
- Co_2C上CO的程序升温脱附和程序升温表面反应研究被引量:4
- 2013年
- 采用CO与金属Co在473 K反应400 h以上合成了Co2C样品, 采用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和CO程序升温还原对样品进行了表征, 并采用CO程序升温脱附和CO程序升温表面反应研究了Co2C对CO的吸附及其加氢活化行为. 结果表明, Co2C微观结构由体相和表面钝化层两部分组成. 表面钝化层可被CO于477 K左右去除. CO在Co2C上有2个脱附峰, 其中低温脱附峰可能源于Co2C上吸附的CO, 而高温脱附峰可能对应于残留于Co2C晶格内的CO. Co2C上吸附的CO可与H2反应生成醇.
- 裴彦鹏丁云杰臧娟宋宪根董文达朱何俊王涛陈维苗
- 关键词:钝化层加氢
- Li助剂对Co/AC催化剂上CO加氢制直链混合伯醇反应性能的影响被引量:7
- 2012年
- 采用CO加氢反应、X射线衍射、程序升温还原和CO程序升温脱附等技术研究了Li助剂对活性炭负载的Co催化剂(Co/AC)上CO加氢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Li的添加抑制了气态烃的生成,提高了C5+和直链混合伯醇的选择性,但催化剂活性下降.这可能源于Li的加入抑制了Co2+物种的还原,降低了反应速控步骤——强吸附CO的解离能力.另外,Li也促进了Co2C物种的生成,使得产物中混合醇的比例增加.
- 裴彦鹏丁云杰臧娟宋宪根董文达朱何俊王涛陈维苗
- 关键词:合成气
- 环己酮催化氧化制备ε-己内酯的铁基催化剂性能研究
- 臧娟丁云杰严丽罗洪源宁丽丽
- 关键词:环己酮Ε-己内酯水滑石
- 一种在醛助氧化作用下将环己酮/氧气氧化制备ε-己内脂的催化剂
- 一种在醛助氧化作用下,环己酮/氧气催化氧化为ε-己内脂的负载Co基催化剂。按本发明提供的在温和反应条件和醛助氧化作用下环己酮和氧气转化为ε-环己酮的催化剂。催化剂由主活性组分、助剂和载体三部分组成。主活性组分为过渡金属C...
- 丁云杰臧娟马立新程显波
- 文献传递
- 费托合成:SiO2和Al2O3负载的Co2C催化剂的表征和评价被引量:3
- 2015年
- 采用CO碳化SiO2和Al3O4负载的Co(NO3)2的方法制备了SiO2和Al3O4负载的Co2C催化剂,采用N2物理吸附、X射线衍射和H2-程序升温还原技术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用于催化费托合成反应中.结果显示,需要较长碳化时间才可合成负载的Co2C催化剂;所制催化剂表现出CO加氢生成高碳醇的催化性能,其原因可能在于催化剂表面存在的金属Co物种使CO解离,表面Co物种有利于CO插入,从而导致醇的生成,但体相Co2C则不具有催化活性.
- 裴彦鹏丁云杰臧娟宋宪根董文达朱何俊王涛陈维苗
- 关键词:费托合成
- 一种在醛助氧化作用下将环己酮/氧气氧化制备ε-己内脂的催化剂
- 一种在醛助氧化作用下,环己酮/氧气催化氧化为ε-己内脂的负载Co基催化剂。按本发明提供的在温和反应条件和醛助氧化作用下环己酮和氧气转化为ε-环己酮的催化剂。催化剂由主活性组分、助剂和载体三部分组成。主活性组分为过渡金属C...
- 丁云杰臧娟马立新程显波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