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苏月奂

作品数:30 被引量:45H指数:3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美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文学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6篇艺术
  • 2篇文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文化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5篇电影
  • 10篇3D电影
  • 5篇低碳
  • 5篇艺术
  • 5篇艺术文本
  • 5篇人性
  • 5篇文本
  • 4篇德性
  • 4篇伦理
  • 4篇沉浸
  • 3篇当代电影
  • 3篇叙事
  • 3篇中国当代电影
  • 3篇美学
  • 3篇高碳
  • 2篇电影艺术
  • 2篇叙事伦理
  • 2篇泰坦尼克号
  • 2篇互动
  • 2篇画面

机构

  • 19篇山东师范大学
  • 11篇青岛大学

作者

  • 30篇苏月奂
  • 7篇马立新
  • 1篇秦珊珊

传媒

  • 6篇四川戏剧
  • 4篇青年记者
  • 4篇山东青年政治...
  • 3篇山东师范大学...
  • 2篇文化艺术研究
  • 2篇百家评论
  • 1篇山西师大学报...
  • 1篇东北师大学报...
  • 1篇电影文学
  • 1篇当代电影
  • 1篇电影新作
  • 1篇艺术百家
  • 1篇山东师范大学...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 4篇2016
  • 3篇2015
  • 5篇2014
  • 6篇2013
  • 4篇2012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3D电影国外研究综述
2019年
(续本刊2018年第12期)2.摄制问题Eric Brevig在访谈中介绍了他摄制《地心历险记》的经验,主要是他所使用的机器和拍摄技巧。他提到使观众不头疼的两种拍摄方法:一是除惊艳镜头外,尽量把观众的注意力引向银幕附近;二是调整两个镜头的间距时,压缩深度至观感舒适的范围内。
苏月奂
关键词:电影ERIC历险记
美的色调——兼论奥斯卡影像色调的表达机制
2013年
影像色调以一种既模糊又有一定导向的方式辅助影像传达情感和意义。奥斯卡影像的色调运用以表达人性为终极目的,以逼真塑造生活实体为基本宗旨,避免花哨浮躁的形式主义,有的放矢地挑战观众的视觉审美经验,力求取得色调再现和表现的完美平衡,因此最具激发观众自由情感的潜力。
苏月奂马立新
关键词:色调
奥斯卡影像的表意形式构图被引量:1
2014年
美国现象学家汉斯·乔纳斯曾说:"只有视觉能够提供感觉基础,通过这一基础,心灵才能产生恒久的观念,或者说永恒不变和永远存在的观念。"①形式在一定条件下能成为某些内容的母体,这些内容不是语言能清晰描述出来的,而体现为一种对视觉感官的告知,要求观众心领神会,这种形式叫做表意形式。观众能够心领神会,则说这种构图具有积极的审美效应。
苏月奂
关键词:审美效应伯格曼《泰坦尼克号》画框男演员
互动型低碳数字艺术文本建构策略
2013年
当下,数字艺术已经占据大众艺术消费的主流,其中,与接受者关系最密切、最能让他们如痴如醉的是如网游、QQ、微博、论坛、网络小说这一类具有互动机制的文本,我们将其称为"互动型数字艺术文本"。①与数字电影、电视剧这一类单向度传播的非互动型数字艺术文本相比,互动型数字艺术文本特有的本真真实、虚拟真实和超现实真实能够激发接受者的本真情感、虚拟情感和超现实情感三种自由情感。②这三种自由情感比非互动型艺术文本所激发的自由情感强烈得多,
苏月奂
关键词:文本建构数字艺术艺术文本低碳艺术消费
中国3D电影的发展机遇
2015年
一 3D电影,即立体电影,包括真人立体电影和动画立体电影。3D电影在上个世纪50年代的好莱坞已经出现并风靡一时,60年代中国第一部3D电影《魔术师的奇遇》诞生,80年代好莱坞3D电影又有短暂的复兴。2009年美国导演的3D电影《阿凡达》一鸣惊人,成为继《泰坦尼克号》之后又一部轰动全球的经典之作。
苏月奂
关键词:立体电影《泰坦尼克号》
《头号玩家》的伦理维度解读被引量:1
2019年
《头号玩家》囊括3D电影、虚拟现实和网络游戏三种当下发展如火如荼却伦理失范的致瘾性媒介,用3D影像承载和探索媒介致瘾的伦理问题,达成电影故事伦理与媒介伦理的高度洽和。电影德性的实现奠基于导演对媒介伦理本质的深刻洞见,及据此对未来媒介社会科学合理的艺术想象,并饱含着他深切的伦理关怀和巧妙的艺术构思。该电影借致瘾性媒介解开了媒介致瘾问题,并消弭了自身的致瘾性,是3D电影艺术群落中一个伦理完善的独特存在。
苏月奂
关键词:3D电影伦理艺术真实网络游戏
美的声音——兼论奥斯卡影像声音的表达机制被引量:3
2012年
声音与画面共同构成镜头视听奇观,是电影审美世界的重要元素。奥斯卡影像声音美的朴素本源在于以人性的表达和关照为基本美学诉求,融入创作者科学的理性精神和求精的创作态度。每种美的声音都是合理地运用再现或表现或再现和表现相结合的方法,达到既生动逼真又充满魅力的认知和情感效果的成功范例。
苏月奂马立新
关键词:人性
论低碳数字艺术文本德性特征
2014年
艺术进入数字时代出现了多元化的创作追求,数字艺术大环境呈现出高碳化倾向,人性解放走入误区。真正体现人性光辉的是低碳数字艺术文本,它使接受者在其中能够获得强烈的自由情感,在其外利于培养审美的生活态度,符合人类自由、健康、和谐发展的长远目标,最大限度实现了艺术使人类幸福的至高德性。低碳数字艺术文本德性效应的实现有赖于情感的满足、感官的愉悦和真善美认知三者有机构成的合理配比。
苏月奂
关键词:人性光辉
美的时间——兼论奥斯卡影像时间的表达机制被引量:1
2012年
电影的时间性使其成为一门娓娓道来的动的艺术。奥斯卡影像对时间的运用有其优越和不足之处。内部时间以再现现实客观世界时间为基础,尊重人的认知规律;其他内部时间致力于从生理和心理上满足人对事件的求知和审美需要,让人在遗忘时间中达到移情效果。外部时间的情节点设置会影响电影的胶片时间。胶片时间过长的影片人性关照不足,导致情节高潮不能与观众的情绪高潮共振,有碍自由情感的生发。
苏月奂马立新
关键词:人性
论3D电影的沉浸效应被引量:2
2014年
从绘画到照片到活动的影像,从早期的黑白默片到声色兼备的电影再到3D电影,图像艺术与人类的物理距离越来越近,近到3D电影以其震撼的立体视听效果将人包绕其中。多数学者认为'沉浸效应'是3D电影美学的特质,因为3D电影打破了传统的银幕平面,实现了影像与观众的无限靠近,让观众沉浸在影像中。1而关于'沉浸'一词最著名的'沉浸理论',早在1975年就由Csikszentmihalyi提出。
苏月奂
关键词:视听效果银幕放映幕《阿凡达》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