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范永康

作品数:55 被引量:41H指数:3
供职机构:绍兴文理学院人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哲学宗教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9篇文学
  • 15篇哲学宗教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 1篇社会学
  • 1篇语言文字
  • 1篇艺术

主题

  • 12篇政治
  • 11篇主义
  • 11篇文学
  • 7篇文化政治
  • 6篇政治学
  • 6篇审美
  • 6篇文论
  • 6篇后马克思主义
  • 5篇马克思主义
  • 4篇性灵
  • 4篇文学政治
  • 4篇文学政治学
  • 4篇美学
  • 3篇文本
  • 3篇西方文论
  • 3篇康德美学
  • 3篇建构主义
  • 2篇当代西方文论
  • 2篇形态论
  • 2篇叙事

机构

  • 27篇曲靖师范学院
  • 23篇绍兴文理学院
  • 3篇苏州大学

作者

  • 50篇范永康
  • 3篇刘锋杰

传媒

  • 6篇曲靖师范学院...
  • 6篇马克思主义美...
  • 3篇学习与探索
  • 3篇学术论坛
  • 2篇兰州学刊
  • 2篇中州学刊
  • 2篇合肥师范学院...
  • 1篇山西师大学报...
  • 1篇中国文学研究
  • 1篇河北师范大学...
  • 1篇河北学刊
  • 1篇东岳论丛
  • 1篇文艺理论研究
  • 1篇人文杂志
  • 1篇学术月刊
  • 1篇社会科学辑刊
  • 1篇文艺理论与批...
  • 1篇吉首大学学报...
  • 1篇南京师范大学...
  • 1篇楚雄师范学院...

年份

  • 5篇2023
  • 6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8
  • 4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7篇2014
  • 6篇2013
  • 7篇2012
  • 5篇2011
5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当代中西文论“向外转”的理论异质探析
2013年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当代中国文论受西方文化研究的影响,开始了"向外转",这被视为中西文论"向外转"的"合流"。但深入地看,中西之间仍然存在着理论上的异质性,在依据阶级政治还是依据文化政治、强调审美的形式功能还是强调审美的救赎功能上有所不同。随着西方"后理论"的出现,反思"理论"时代忽略文学性的种种弊端,与中国学者反思文学的再政治化之间具有高度相关性,共同指向对文学审美性的肯定,代表着中西文论"向内转"的悄然到来,应当承认,这才回归了文学研究的学科本位。
刘锋杰范永康
关键词:中西文论
从美的本质到审美活动:当代中国美学研究对象转换问题再审视被引量:1
2022年
当代中国美学将研究对象从“美的本质”转向“审美活动”,研究重心从“美”转向“审美”,哲学基础从认识论、实践论转向现象学和存在论,颠覆了主客二分的认识论美学模式,使得美学从附属于哲学的尴尬地位中独立出来。但是,当代中国美学不应完全否定认识论美学和实践论美学在“美的本质”方面所取得的成就,过分迷信现象学和海德格尔的存在论哲学,而应当坚守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以此为底线,兼容其他美学方法论,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当代美学创新之路。
范永康
关键词:审美活动认识论美学实践论美学
建构主义文论再反思被引量:2
2011年
建构主义从本质主义的实体性思维转向反本质主义的生成性思维,建构主义文论无意于文学或文学理论本身的研究,转而关注建构其历史社会文化语境和意识形态,从而走向了文学的知识社会学或文化政治学。建构主义文论的学理依据主要包括索绪尔的建构论语言学、福柯的话语—权力理论、曼海姆的知识社会学和布迪厄的文化社会学。建构主义文论在破除纯文学研究和纯文学理论幻象方面是有功绩的。但是,建构主义文论也只是建基于后现代哲学基础之上的一种文论形态,具有回避文学内部研究、反人文主义、缺乏价值论维度等理论缺陷。故其并不具有普遍有效性,即只适用于对文学的文化研究,而不是对文学本身的研究。
范永康刘锋杰
关键词:反本质主义价值论
女性主义的话语政治
2011年
女性主义从"性政治"的角度,对渗透在话语领域的性歧视和性压迫展开批判。无论是英美女性主义还是法国女性主义者,她们都认为女性必须要发明一种属于自己的语言,以此来颠覆男性霸权,进而反抗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当然,这种建构女性语言的主张又具有女性本质主义的局限,女性主义的话语革命还可以在反对性别本质主义的层面上做出新的探索。
范永康
关键词:女性主义话语
纯粹文学性与依存文学性:文学性新论被引量:2
2018年
后现代理论家们不但解构了"文学",也曲解了"文学性"的原意。在重返审美的后理论时代背景下,有必要重构"文学性"。依据康德的"纯粹美"与"依存美",我们可以将"文学性"划分为"纯粹文学性"和"依存文学性",前者致力于研究文学的形式特性,后者致力于研究文学的内容特性。我们可以将"纯粹文学性"与"依存文学性"辩证地统一起来,坚守文学的人学本体论,以及文学内容与文学形式有机统一的原则,进而建构出新型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学性"理论。
范永康
关键词:纯粹美
“主体位置”与身份/认同政治被引量:6
2013年
"主体位置"是身份/认同政治的一个核心问题。以"主体位置"取代"主体",是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哲学的一项重要议题。福柯的主体位置理论提供了两点启示:一是揭示建构主体位置的话语权力机制;二是确立反本质主义的身份政治观。后殖民主义、女性主义、后马克思主义等流派践行了这两条路线。其中,"去除认同"已经成为新的发展趋向。身份/认同政治应当注意吸收传统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不仅要关注人们在话语系统、意义系统中的位置,也要关注其在经济系统、国家政治系统中的位置。
范永康
关键词:身份认同政治福柯
生态美的学理依据、理论内涵和美学特征
2013年
"生态美"是以生态系统中生命之间、生命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协同和支持为前提的生命协同之美、生态和谐之美、宇宙大化之美。它以道家美学和海德格尔的存在论美学为学理支撑,以顺应生态规律、合乎生态秩序的"生态真"为基础,以构建合理生态伦理的"生态善"为目的。与传统的艺术美学相比,它更加关注生命活力之美、生态系统的和谐之美,更加突出生态审美的参与性和整体性。
范永康
关键词:生态美生态审美
《Hello,树先生》的底层叙述与批判意识
2015年
《Hello,树先生》的主角是生活在中国农村社会底层的大龄剩男、无业游民、精神病患者——"树",影片通过这个底层人物的视角、经历和命运,展开了对当代经济、政治和文化转型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重要社会现象的批判和反思,如金钱对人情的破坏和挑战;"新圈地运动"对农村社会的冲击;有钱人品行败坏,等等。当然,影片提醒我们,弱势群体自身存在的问题也须重视。
范永康
关键词:电影评论社会批判
后马克思主义的文学政治学——以约翰·弗娄和托尼·本尼特为中心
2013年
关于后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和政治学理论已经探讨得比较充分,而关于后马克思主义的文学理论在国内学界尚未得以深入的阐释和批判性的研究。约翰·弗娄和托尼·本尼特用后结构主义方法全面颠覆了传统马克思主义文论,文章梳理出他们建构的一套后马克思主义文论体系,即话语建构论、文学体制论、文学话语论和阅读型构理论。后马克思主义文论打破了本质主义的审美观和文本观,实现了文学理论的"向外转"和"政治化"。它将历史唯物主义简化为一元论的"文化唯物主义"或"话语唯物主义",凸显出文化、话语和意识形态的社会建构功能,启示我们在"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宏观社会框架中拓展文学研究的微观层面,但又可能堕入一种新型的"话语唯心主义"。它回避了文学的内部研究,具有反美学倾向。它还是反人文主义的,失却了经典马克思主义文论对人类的本体论的终极关怀。
范永康
关键词:后马克思主义后结构主义文学政治学
身份政治与后殖民主义文论
2012年
身份政治是后殖民主义文论的核心议题。萨义德揭示了西方强势的学术、文化和文学建构"东方"身份的策略,斯皮瓦克发掘出"底层人"身份,霍米巴巴从"杂交文化"的角度深入剖析了殖民者、被殖民者、民族以及散居族裔的文化身份问题,由此说明,后殖民主义文论具有鲜明的实践性、批判性和政治性。
范永康
关键词:后殖民主义身份政治文学理论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