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蒋智勇

作品数:9 被引量:43H指数:5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水利工程天文地球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水利工程
  • 3篇天文地球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6篇长江口
  • 3篇泥沙
  • 2篇再悬浮
  • 2篇重金
  • 2篇重金属
  • 2篇非均匀
  • 1篇底沙
  • 1篇粘性泥沙
  • 1篇沙波
  • 1篇水深
  • 1篇起动流速
  • 1篇琼州海峡
  • 1篇重金属迁移
  • 1篇主成分
  • 1篇主成分分析
  • 1篇稳定性
  • 1篇污染
  • 1篇污染物
  • 1篇污染物迁移
  • 1篇细颗粒

机构

  • 9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9篇蒋智勇
  • 8篇程和琴
  • 4篇陈吉余
  • 2篇陈中原
  • 2篇周天瑜
  • 2篇胡红兵
  • 2篇王宝灿
  • 1篇阮仁良
  • 1篇孟翊
  • 1篇李茂田
  • 1篇宋波
  • 1篇吴月英
  • 1篇周菊珍
  • 1篇薛元忠
  • 1篇张国安
  • 1篇时钟

传媒

  • 1篇人民长江
  • 1篇长江流域资源...
  • 1篇海洋工程
  • 1篇泥沙研究
  • 1篇安全与环境学...
  • 1篇应用基础与工...

年份

  • 1篇2004
  • 6篇2003
  • 2篇2002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近岸底形运动高分辨率探测研究
程和琴张先林李茂田张国安蒋智勇王宝灿薛元忠孟翊宋波
首次在世界高浊度大河口获得了近底紊流猝发和床面泥沙喷发及其伴随的大尺度底形运动的连续时间序列可视图象和数据,获取了全流域特大洪水期间世界大河河口沙波运动及其伴随的底沙再悬浮特征的第一手实测数据。在对长江口不同径流条件下细...
关键词:
长江口南港底沙再悬浮特征及其浓度预测被引量:5
2002年
利用声学悬沙浓度剖面仪(AcP-1)和Endeco流速仪、双频测深仪等对长江口南港底沙再悬浮的浓度、流速和盐度、水深等进行连续14h定点同步观测.对长江口南港底沙再悬浮特征及其影响因子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转流阶段再悬浮频率较小,强度较大;涨(落)急阶段,再悬浮频率较大,强度较小;过渡阶段,再悬浮频率和强度随流速同相变化;底沙再悬浮浓度的主要影响因子是盐度、流速、水深和悬沙粒径.再悬浮浓度与流速、盐度、水深和悬沙粒径的线性回归关系显著,相关系数达0.91,且流速、水深和粒径与之呈正相关,盐度与之呈负相关.
蒋智勇程和琴陈吉余陈中原
关键词:长江口南港底沙流速水深
长江口非均匀细颗粒粘性泥沙扬动流速被引量:1
2003年
泥沙的扬动流速是指泥沙颗粒跃起后不再回落到床面 ,而是悬浮于水中 ,并随水流运动前进时的临界流速。在 4次野外调查的基础上 ,基于扬动流一般公式 ,对长江口区流向稳定时期同步观测的垂线平均流速、底部悬沙粒径、水深和泥沙沉速等数据进行回归分析 ,拟合长江口区非均匀细颗粒粘性泥沙杨动流速公式 ,相关系数达 0 .85以上。
蒋智勇程和琴陈中原陈吉余
关键词:粘性泥沙长江口
琼州海峡东口底形平衡域谱分析被引量:9
2003年
1993年用GPY浅地层剖面仪对琼州海峡东口中水道两个水深18~40m的浅段进行网格状探测,通过对探测记录的平衡域谱分析近似计算底形运动速率。探测、分析和计算结果表明:分布在深处的大型不对称沙波平均波长416m、平均波高8 8m,平均运动速率0.92cm h;分布在浅处的小型对称、不对称沙波平均波长144m、平均波高4.9m,平均运动速率5 13cm h。虽然这些底形运动速率大于用经验公式和其它理论公式的计算值,却接近于近年来的原位观测值和相似尺度底形风洞实验值,所以平衡域谱分析是一种相对简便准确的小尺度底形稳定性评估方法。
程和琴胡红兵蒋智勇王宝灿
关键词:琼州海峡稳定性
长江口沙波分布区底沙再悬浮及其对重金属污染物迁移的影响
程和琴阮仁良蒋智勇胡红兵周菊珍周天瑜陆丰吴月英
基于长江口涨落潮过程中粗粉砂和极细砂质底沙及上部水体运动的准三维实时同步观测数据和资料分析,利用双频测深仪、旁侧声纳和声学悬沙浓度剖面仪和流速仪等,对长江口南支-南港和南槽沙波分布区四个定点垂向剖面上的近底泥沙浓度、流速...
关键词:
关键词:重金属迁移
崇明岛开发的自然秉赋与制约被引量:9
2003年
在21世纪世界环境与发展相互协调的历史背景下,有着自然优势的崇明岛开发成为上海现代化发展第三次飞跃的战略性目标之一。从长江口和崇明岛发育自然和人工控制后自然适应演变规律的历史和现状,探讨实现崇明岛开发的自然秉赋与制约因素,近两千年来长江河口自然演变规律的分析结果表明:弯道侧向环流及其对泥沙的输运对河口沙坝和汊道发育演变以及流域内众多大型工程对河口环流结构的影响研究,将是对长江口综合治理的理论前提,更是崇明岛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开发的基础。而且,风能、湿地生态功能和岛内沟河网的自然生态功能、湿地生态功能和岛内沟河网的自然生态功能等可再生资源的充分利用可以实现崇明岛的零污染开发和治理。
程和琴蒋智勇陈吉余
关键词:泥沙可再生资源
长江口底沙再悬浮及其影响
本文以河口中段的沙波分布区为研究区域,选取具有较强代表性的1998年洪季、2000年枯季、2002年枯季末期洪季初期三个年份,覆盖南、北港及南、北槽四个站点的流速、悬沙浓度、盐度、水深、粒度、床面形态、颗粒态及溶解态重金...
蒋智勇
关键词:沙波长江口
文献传递
长江口南槽底沙再悬浮对重金属吸附的影响被引量:6
2003年
对长江口南槽底部水样中的含沙量、悬沙粒径以及水相和悬浮相重金属含量进行测试分析 ,探讨重金属的吸附规律及底沙再悬浮对水体自净能力的影响。依据长江口南槽底层悬浮相 8种重金属元素的相关显著性分析 ,将重金属元素分为 3类 ,分析表明 ,重金属元素在该水域进行的是选择性置换吸附。同时 ,主成分分析表明 ,第一主成分与第二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达到 89.3% ,两主成分已能较好地反映该水域重金属元素的变化 ,其中第一主成分的贡献率为 70 .4% ,主要反映第一类元素 Cu、Zn、As、Cd,说明这 4种元素对长江口南槽重金属污染的影响最大。含沙量与元素吸附量的相关分析表明 ,随着泥沙含量的增加 ,单位质量悬浮泥沙吸附重金属元素的能力下降 ,总吸附量上升 ,但南槽底沙较强的再悬浮作用影响了相关显著性。水相中重金属浓度与底沙再悬浮作用强度有关 ,依据浓度剖面ACP图像 ,涨、落急阶段再悬浮作用强 ,泥沙含量高 。
蒋智勇程和琴陈吉余周天瑜
关键词:环境科学技术再悬浮重金属主成分分析长江口
长江口南槽非均匀细颗粒泥沙起动流速的近似估算被引量:12
2003年
利用文献中的泥沙起动流速公式,推导出非均匀细颗粒泥沙起动流速近似估算公式。采用长江口南槽定点测量涨落潮过程中水深、水面以下1m的流速与近底床悬沙粒径d95资料,拟合该近似估算公式。估算结果表明:近底床悬沙粒径d95小于0 06mm的细颗粒泥沙起动流速值大于已有水槽实验值。
程和琴蒋智勇时钟
关键词:长江口细颗粒泥沙起动流速非均匀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