蒿迈道
- 作品数:16 被引量:26H指数:3
-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发展草、畜业在西部地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地位和作用
- 2001年
- 西部地区包括陕、甘、宁、青、新、川、贵、云、渝和西藏,以及广西、内蒙古和湖北恩施及湖南湘西等省市和地区。这些省市区绝大多数有较大的热力资源,无霜期140天~240天。降水量偏少,分布不均,蒸发量大(约1700毫米),地形、地貌复杂。既有高山大川分割的盆地,又有高原和丘陵沟壑,局部地区还有狭谷和小盆地。土壤大部分含有盐碱和石灰,有机质含量低(不足1%)。加上长期以来的乱垦滥伐,林木和植被被破坏,水土流失极为严重。山地有森林,植被比较稀疏,多为灌丛、草丛,以禾本科植物为主。产草量低,草质低劣。
- 蒿迈道
- 关键词:沟壑无霜期产草量盐碱有机质含量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 丹秦杂种一代公牛性能测定——二、采食反刍等行为的观察
- 1989年
- 近年来,我国已有关于耕牛反刍习性的观察(刘树常,1980) 、舍饲秦川母牛某些行为的初步观察(陈晓宏等,1981) 以及晋南牛反刍行为的观察(王恒年等,1985) 等报导。丹麦红牛是1984年我国农牧渔业部从丹麦进口的一个乳肉兼用红牛品种。根据原种饲养场及杂交秦川牛后所得F1
- 王明洁冯良文史保仁蒿迈道
- 关键词:丹麦红牛晋南牛杂种一代采食时间种公牛
- 浅淡我国蛋白质饲料资源的开发对策
- 1990年
- 一、我国蛋白质饲料的现状 1.从整体看,蛋白质何料资源不足是主要的。因为我国人均占有耕地2.09亩、林地2.80亩,草地3.90亩,而人均占有淡水面积仅有0.24亩。这种状况决定了我们不可能依靠种植(或养殖)大量的豆科作物(或水生动物)去解决畜禽的蛋白质饲料问题。 2.从局部看,蛋白质饲料资源的开发还有很多空白。 (1) 大量动物性蛋白资源尚待开发。
- 蒿迈道
- 关键词:蛋白质饲料饲料资源开发
- 啤酒酵母培养物(BYC)调节牛瘤胃发酵的试验研究初报被引量:6
- 1993年
- 研究了啤酒酵母培养物(BYC)对牛瘤胃内环境及发酵作用的影响。向2头带有永久性瘤胃疫苗的奶牛灌注200ml/次BYC,早(8:00)、晚(20:00)各一次。瘤胃内取样测定pH、氨氮及VFA浓度,并测定和计算乙/丙酸的比例。结果显示,BYC可使瘤胃pH值升高0.08—0.1个单位,氨氮浓度降低,乙酸、丙酸浓度及其比例升高。In sacco及In vitro的消化试验均表明,BYC对饲料粗纤维素的消化率均有极显著的(p<0.01)促进作用。
- 毛宏伟蒿迈道
- 关键词:啤酒酵母培养物瘤胃发酵
- 肉牛胴体及肉质评定刍议被引量:1
- 1989年
- 本文综述了欧洲经济共同体(EEC)、英国、澳大利亚、比利时等国家和组织所制定的肉牛胴体分类及分级标准,着重介绍了欧洲畜牧学会(EAAP)1983年的胴体分级指标和美国农业部(USDA)所使用的牛肉、犊牛肉和小牛肉的评级办法及标准。同时论述了“肉质”的含义及概念,分别介绍了日本及苏联等国家关于肉质的评定项目及方法;比较分析了影响胴体等级及肉质的遗传及环境因素。最后还对肉牛胴体分级和肉质评定在生产、经营和育种方面的应用作了论述。
- 蒿迈道
- 关键词:肉质评定大理石纹肌肉内背最长肌畜牧学苏联人
- 秦川牛杂交改良的四个技术问题被引量:1
- 2002年
- 1.改良方向。秦川牛原先是一个役用品种。当前要向肉用方向改良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①要提高母牛的泌乳量。因为秦川牛本身的产乳量很低(约300-400公斤)。犊牛哺乳期吃不到充足的母乳,因而生长速度慢。断奶体重小(6月龄断奶,公犊152.1公斤,母犊137.7公斤)。这就影啊了哺乳期以后的生长发育。②要适当增大秦川牛的体格,加快生长速度。
- 蒿迈道李勤凡
- 关键词:杂交改良杂交方式
- 浅谈反刍动物饲料蛋白质保护被引量:10
- 1995年
- 浅谈反刍动物饲料蛋白质保护程茂基,蒿迈道(安徽农业大学畜牧水产学院)(西北农业大学)反刍动物经小肠吸收后用于维持和生产的蛋白质来源有二:一是瘤胃微生物合成的蛋白质(Microbialcellprotein),一是饲料在瘤胃内未降解的蛋白质即过瘤胃蛋白...
- 程茂基蒿迈道
- 关键词:反刍动物饲料蛋白质
- 青贮饲料简介
- 2011年
- 1什么是饲料青贮
青贮饲料就是乳酸菌发酵饲料,是把切碎的新鲜青绿饲料填入(或装入)密闭的青贮塔、窖、塑料袋或其它密闭的容器里,经过乳酸菌发酵作用而调制成一种多汁、耐贮、可供全年饲喂的饲料。
- 蒿迈道刘京
- 关键词:青贮饲料饲料青贮发酵饲料青绿饲料发酵作用青贮塔
- 丹秦杂种一代公牛性能测定——一、饲料消化性能的研究
- 1989年
- 1985年春,我省的周至、兰田和秦都区等地已开始引进丹麦红公牛精液对当地的黄牛(包括秦川牛)进行杂交改良.为了全面鉴定杂交改良效果,于1987年5—11月份在咸阳市秦都区畜改站测定了杂种公牛的生长发育、体型变化规律、采食行为及饲料利用能力以及产肉性能、肉的品质等(详见本刊以后各期).同时还进行了饲料日粮的消化试验.其目的在于比较丹秦杂种牛与秦川牛在饲料主要营养成份消化率方面的差别。
- 蒿迈道冯良文史保仁王明洁
- 关键词:杂种一代种公牛产肉性能杂交改良效果肥育期
- 丹秦杂种一代公牛性能测定——三、产肉性能的研究被引量:2
- 1989年
- 为了在一致的饲养管理条件下测定杂种公牛的生长发育、体型变化规律、采食行为和饲料利用能力以及产肉性能及肉的品质等。我们进行了8—15月龄丹秦一代杂种公牛的测定并与同龄秦川公牛作了比较。一。
- 蒿迈道冯良文史保仁王明洁
- 关键词:产肉性能杂种一代采食行为屠宰试验净肉率黄牛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