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薛健

作品数:21 被引量:348H指数:10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211”工程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1篇经济管理
  • 3篇文化科学
  • 1篇社会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5篇会计
  • 4篇新会计准则
  • 4篇会计准则
  • 3篇信息含量
  • 2篇新闻
  • 2篇新闻报
  • 2篇新闻报道
  • 2篇新闻报道质量
  • 2篇信息优势
  • 2篇业绩
  • 2篇盈余
  • 2篇影响因素
  • 2篇上市公司
  • 2篇师能
  • 2篇企业
  • 2篇媒体
  • 2篇价值相关性
  • 2篇股东
  • 2篇分析师
  • 2篇高管

机构

  • 21篇清华大学
  • 3篇中央财经大学
  • 2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北京工商大学
  • 1篇西南财经大学
  • 1篇上海财经大学

作者

  • 21篇薛健
  • 5篇陈晓
  • 4篇王玉涛
  • 3篇窦超
  • 2篇罗婷
  • 2篇张海燕
  • 1篇郑杲娉
  • 1篇李路
  • 1篇徐永新
  • 1篇文武康

传媒

  • 5篇金融研究
  • 4篇中国会计评论
  • 3篇会计研究
  • 2篇投资研究
  • 2篇经济学报
  • 1篇南开管理评论
  • 1篇管理世界
  • 1篇财务与会计
  • 1篇中国金融
  • 1篇中国会计与财...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20
  • 4篇2019
  • 2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0
  • 4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0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春江水暖鸭先知——分析师能否读懂国有部门采购?被引量:7
2019年
政府采购是财政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宏观调控作用,为中小企业和不发达地区企业带来"造血式"的扶持作用。本文首次研究了国有部门采购订单对分析师预测的影响,发现分析师能够识别国有部门采购订单的信息含量,对于获得越多国有部门采购订单的企业,分析师给予的投资评级越高,分析师预测越准确、分歧度越低,并研究了中央层级、稳定性采购订单和企业所有权的提升作用;之后,进一步围绕分析师的识别能力和国有部门采购的效果进行了研究。本文的发现对政府采购的推行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对投资者解读上市公司获取国有部门采购订单的信息含量具有启示作用。
袁满窦超薛健
关键词:政府采购分析师预测
机构投资者传递信息角色分析被引量:1
2009年
本文探讨了机构投资者,持股能否增加股票价格的信息含量。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入主的上市公司,其当期股票价格和未来一年盈利水平显著正相关,意味着股价能够反映更多的未来信息。进一步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的这种信息优势主要集中在公司的个体信息,而不是行业信息层面。本研究系统地展示了机构投资者加速市场信息流动的作用,对当前关于中国机构投资者角色的讨论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张海燕薛健罗婷
关键词:机构投资者传递信息信息含量信息优势信息流动
会计稳健性与上市公司投资业绩
2015年
本文以2004—2012年沪深两市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创业板除外),实证检验了上市公司会计政策稳健性对企业投资业绩的影响。文章发现:会计政策较稳健的公司,其投资后的业绩较好,且其宣布投资时,市场有更好的反应。进一步分析表明,公司所投项目资金比重越高,会计稳健性对投资业绩的影响越明显,并且,会计稳健性能够保护收购方股东的财富。根据其他学者的研究结果,本文认为,会计稳健性能够给管理层施加业绩压力抑制管理层过度自信;并且通过保护债权人,改善投资不足,从而提高公司投资业绩。
薛健文武康
关键词:稳健性投资业绩
并购重组过程中的信息泄露与财富转移被引量:31
2015年
本文利用机构与个人投资者的持仓比例数据,分析检验了并购重组中存在的信息泄露问题与财富转移效应。实证结果表明,上市公司首次披露并购重组公告前,存在严重的信息泄露现象,机构投资者在交易时机与交易对象的选择上都明显占有优势,直接导致了不同投资者间出现显著的财富转移效应。进一步的分析还发现,信息泄露的现象在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较高的公司更容易出现,而在分析师关注程度较高、资产规模较大的公司则较少出现。这些发现有助于人们了解并购过程中存在的信息泄露现象,辩证地看待机构投资者所扮演的角色,并探寻了信息泄露在不同类型企业中存在的可能性,这对改进监管层政策法规、规范企业信息披露制度以及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都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薛健窦超
关键词:并购重组信息泄露财富转移
媒体记者与公司管理层沟通提高了新闻报道质量吗?——基于公司调研活动的实证研究
2022年
本文以2007-2019年媒体记者参与的上市公司调研活动作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媒体记者与公司管理层直接沟通对媒体报道质量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调研媒体的报道语气整体更加乐观,集中体现在公司公布坏消息的情形之下。此外,仅当公司公布好消息时调研媒体的报道信息含量更高,而当公司公布坏消息时调研媒体的报道信息含量与非调研媒体没有显著差别。以上结果表明,媒体记者同管理层沟通后信息的阐述方式视调研所获取信息的性质而有所不同。进一步研究发现,分析师、机构投资者或者记者同行的共同参与,以及良好的公司信息环境能够帮助调研媒体改善新闻报道质量。参与公司调研是媒体维持和拓展经济业务的重要途径。在使用处理效应模型纠正变量自选择偏差及一系列其他稳健性检验之后,研究结论仍然成立。本文为媒体记者和上市公司管理层直接沟通所带来的经济后果提供了经验证据。
汝毅呙昊婧薛健
关键词:记者参与新闻报道信息含量
兼任高管与公司价值:来自中国的经验证据被引量:49
2014年
本文实证检验了上市公司高管直接为第一大股东或实际控制人,或其同时也在第一大股东或实际控制人处任职时(即‘兼任高管’)与公司价值的相关性。通过分析中国A股上市公司2001年至2009年的数据,本文发现存在兼任高管的上市公司,公司价值显著较低。进一步研究显示,尽管存在兼任高管的公司,总资产收益率和销售利润率显著更高,但同时从事了规模更大、频率更高的与担保相关的关联交易,并且发生信息披露违规的可能性也更高。这些结果意味着,尽管兼任高管可以加强控股股东对公司的控制,但在新兴市场中,这种行为方便了大股东侵占中小股东利益,最终与公司价值显著负相关。
郑杲娉薛健陈晓
关键词:控制权私有收益
“惩一”能否“儆百”?——曝光机制对高管超额在职消费的威慑效应探究被引量:38
2017年
本研究应用犯罪经济学中的威慑理论,考察了高管腐败曝光对可比企业高管超额在职消费的威慑效应。基于2008-2015年A股国有上市公司数据的实证结果,我们发现高管腐败曝光对同省份或同行业企业的超额在职消费行为有一定威慑作用。被曝光企业规模越大,惩罚力度越高,威慑效应越明显。可比企业原有腐败水平越高,公司治理质量越差,威慑效应越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曝光作为一种外部机制能够改善同行业可比企业的未来业绩。本研究拓展了威慑效应理论在微观实证领域的研究,对于客观评价高压反腐的政策实施效果也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薛健汝毅窦超
关键词:省份公司业绩
信息披露业务关系与新闻报道质量被引量:8
2020年
中国资本市场中的指定信息披露媒体制度存续已久。近年来,有关该制度存在合理性的争论以及变革的呼声不绝于耳。在此背景下,本文探讨了媒体与上市公司之间的信息披露业务关系对新闻报道质量的影响。文章发现,第一,与非关联的情形相比,指定信息披露媒体会发布更多关联公司的新闻报道,这些报道内容更加详尽、情感上更加正面、信息含量更低;第二,当公司承受负增长业绩压力时,关联媒体更倾向于保持沉默,但一旦报道,其内容的乐观程度更高。公司信息环境越差或者双方业务关系越紧密,关联媒体的报道内容也越乐观;第三,投资者认可上市公司减少信息披露媒体数量这一做法,对其市场反应为正。使用倾向得分匹配的方法纠正样本选择偏差,文章的结论依旧稳健。本文的实证结果支持信息披露业务关系会影响媒体独立性、进而损害新闻报道质量这一假说。本研究为资本市场上正在持续开展的信息披露制度改革提供了重要的经验证据。
薛健汝毅
关键词:新闻报道质量信息含量
择善而从——宏观分析师能否影响个股分析师的预测?被引量:4
2019年
国内生产总值等宏观经济指标,对政府、企业、个人的投资融资决策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近日来,首席经济学家的宏观分析能力备受市场追逐。"见贤思齐""择善而从",在同一家券商工作的宏观分析师可能会帮助个股分析师建立宏观分析意识,增强对宏观政策的分析能力。本文从宏观与微观的影响出发,围绕宏观分析对个股分析师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个股分析师对负面消息反应不足,但当个股分析师所在券商雇佣了宏观分析师时,个股分析师对负面经济形势的反应不足得到了缓解,市场认可宏观分析师的帮助作用。本文从宏观政策对微观经济的影响出发,为宏微观领域的研究提供实证证据,为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以及监管机构制定政策提供依据,研究结果具有参考价值与研究意义。
薛健袁满
企业会计选择与盈余管理——基于新旧会计准则变动的研究被引量:32
2009年
2007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新会计准则是国际会计准则在中国的全面推广和应用。为了做好新旧会计准则过渡期间上市公司财务会计信息披露工作,也为了国际会计准则的顺利实施,证监会专门颁布了《关于做好与新会计准则相关财务会计信息披露工作的通知》(证监发[2006]136号),来规范和引导过渡期间上市公司行为。该通知要求上市公司必须在2006年年报以附注形式披露"新旧会计准则股东权益差异调节表"(以下简称股东权益差异表),以说明新旧会计准则不同规则对股东权益的综合影响。本研究围绕股东权益差异调节表展开,试图考察过渡期间上市公司会计选择行为,研究结果能够为国际会计准则在中国的应用效果提供初步证据,同时也有助于监管层了解新会计准则实施时的上市公司行为。本次会计准则变更存在以下两个特点:一是由于存在较大的规则变化,上市公司能够在实施时对会计政策进行选择,因此新会计准则实施为上市公司提供了调节多期利润的机会;二是新准则的影响与旧准则下的财务报告同时披露,结果反映在股东权益差异调节表中,这为我们研究准则变更时上市公司的会计选择行为提供了很好的平台。根据企业会计选择是否影响未来会计收益,本研究对股东权益差异表的项目进行逐一分析,最终分为"会计选择项目"和"非会计选择项目"两类,前者主要通过费用提前确认、收益递延确认等方式影响未来会计收益,因此属于盈余管理行为。在此基础上,本研究进一步考察了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动机,结果发现那些当期盈利能力较差、盈利增长缓慢或过去盈利持续性较差的公司更倾向于选择这些会计方法。这一结果说明从新会计准则实施日开始,管理层就为自己保留了一些在未来调节利润的机会。本文的研究结论不仅为新会计准则实施后的盈余管理�
王玉涛薛健陈晓
关键词:新会计准则会计选择盈余管理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