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袁苗

作品数:24 被引量:217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天文地球
  • 9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18篇盆地
  • 15篇四川盆地
  • 6篇地球化
  • 6篇地球化学
  • 5篇地球化学特征
  • 5篇定年
  • 5篇锆石
  • 5篇化学特征
  • 4篇构造环境
  • 3篇震旦
  • 3篇致密
  • 3篇侏罗系
  • 3篇锆石U-PB...
  • 3篇成藏
  • 2篇须家河组
  • 2篇页岩
  • 2篇油气
  • 2篇运移
  • 2篇四川盆地中部
  • 2篇塔里木盆地

机构

  • 24篇中国石油天然...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中国石油
  • 1篇北京科技大学
  • 1篇东北石油大学
  • 1篇西南石油大学
  • 1篇中国地质科学...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中国石油西南...
  • 1篇中国石化

作者

  • 24篇袁苗
  • 12篇谷志东
  • 6篇翟秀芬
  • 4篇陶士振
  • 3篇秦胜飞
  • 3篇张天舒
  • 3篇殷积峰
  • 3篇庞正炼
  • 3篇薄冬梅
  • 3篇张黎
  • 3篇范建玮
  • 2篇杨家静
  • 2篇黄士鹏
  • 2篇姜华
  • 2篇杨晓萍
  • 2篇杨雨
  • 2篇张琴
  • 2篇吴因业
  • 2篇陶小晚
  • 2篇胡素云

传媒

  • 5篇天然气地球科...
  • 4篇石油勘探与开...
  • 2篇天然气工业
  • 1篇地质学报
  • 1篇石油学报
  • 1篇地质科学
  • 1篇中国标准化
  • 1篇煤炭学报
  • 1篇地学前缘
  • 1篇岩性油气藏
  • 1篇2012年全...
  • 1篇2013年全...
  • 1篇第七届构造地...
  • 1篇中国地质学会...

年份

  • 1篇2023
  • 7篇2019
  • 4篇2018
  • 1篇2016
  • 5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川中须家河组致密气运移地球化学示踪被引量:2
2018年
致密气成藏研究近年来备受关注,天然气在致密储集层中能否大规模运移是所关注的焦点之一。从天然气地球化学角度,以川中须家河组典型致密气藏为研究对象,用天然气组分参数对川中须家河组致密气进行地球化学示踪研究,来回答天然气能否在致密储集层中发生大规模运移的问题。川中须家河组气藏平面上大面积断续分布,纵向多个独立气藏互相叠加。研究表明,在横向上,川中须家河组相邻气田之间,相同层系的天然气组分参数有明显差异,天然气没有发生横向运移现象。在纵向上,须家河组内上、下气藏之间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具有明显差异,这种差异不符合天然气运移分馏规律,说明天然气也未发生明显的垂向运移。换言之,须家河组致密气是原地或近距离聚集成藏,天然气没有经过大规模运移。
秦胜飞李金珊袁苗杨春杨雨赵长毅
关键词:川中须家河组运移地球化学示踪
四川盆地侏罗系大安寨段致密油多尺度差异化富集及主控因素被引量:11
2019年
致密油的分布呈现大面积低丰度含油背景下局部富集的特征,亦只有在富集区内才能获得可观的商业油流。因此,甜点区的优选是致密油地质研究的重点。为分析致密油的富集规律,服务致密油甜点评价,以四川盆地侏罗系大安寨段为例,依托油田详实的生产数据,运用成藏物理模拟实验、显微薄片、场发射扫描电镜资料,并结合综合地质成图,对致密油的富集主控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致密油的富集具有强烈的非均质性,占总井数22.5%的高产井产出了84.4%的油气,致密油富集程度的差异在盆地和区带尺度的分布上持续存在,并分别受不同因素的差异化控制。在盆地尺度下,受二次运移的影响,烃源岩只能控制致密油的分布外边界,在有利烃源岩区内部无法严格约束甜点区分布。在区带尺度下,有利沉积相带控制了致密油富集区带的分布。致密油富集甜点受有利成岩相和裂缝的控制。基于上述认识,建立了一套致密油富集甜点评价参数体系,为致密油甜点选区提供支持。
庞正炼陶士振张景建张琴袁苗吴因业张天舒杨晓萍范建玮孙菲菲
关键词:四川盆地非均质性
页岩气和煤层气中氦气的地球化学特征和富集规律被引量:1
2023年
氦气是国防军工和高科技产业发展不可或缺的稀有战略资源。近年来,国内外常规天然气藏中氦气的研究日益受到关注,但非常规气藏(如页岩气和煤层气)中氦气的含量特征及成因研究至今仍处于起步状态。研究通过对国内外非常规领域氦气研究文献的梳理,系统总结了国内外页岩气和煤层气中氦气的含量及分布,明确了氦及其他稀有气体同位素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页岩气和煤层气中氦气的成因及来源,揭示了氦气的富集主控因素。研究数据表明:页岩气中氦气的含量分布范围在(0.12~3 100)×10^(-6)之间,均值约为378×10^(-6);煤层气的氦气含量分布范围在(0.04~19 000)×10^(-6)之间,均值约为816×10^(-6)。页岩气和煤层气中的氦气含量普遍低于同一地区常规天然气藏中的氦含量。这可能是因为常规天然气一般经历过较长的二次运移,能够在途中捕获更多的外源氦。页岩气和煤层气中的^(3)He/^(4)He值一般较低,指示壳源放射性衰变氦为主要来源。氦和氖同位素特征显示,页岩气和煤层气中的幔源氦和大气氦贡献率一般小于5%。页岩气和煤层气中的氦是内源氦(页岩和煤层自身放射性衰变生成的氦)和外源氦的加和,外源氦的补充对于富氦页岩气和煤层气藏的形成必不可少。优越的氦源条件[铀(U)、钍(Th)等放射性元素的丰度、页岩和煤的地层时代、发育规模和含气量等]、有效的输导条件以及良好的保存条件是页岩气和煤层气中氦气富集的重要影响因素。
陈燕燕陶士振杨秀春高建荣陶小晚陈悦陈秀艳魏琳刘庆尧袁苗
关键词:氦气煤层气页岩气壳源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同沉积构造坡折对层序建造和岩性油气藏富集带的控制被引量:24
2018年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是该盆地油气最富集的区带,岩性地层油气藏是其主要的勘探领域,同沉积构造坡折对层序建造和岩性油气藏富集带具有控制作用。应用地震、钻井和测井资料,按照构造层序分析的方法,对该区同沉积构造坡折特征及其控制的层序建造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发育的同沉积构造坡折按成因可划分为同沉积逆断裂坡折和隐伏断裂挠曲坡折。前者是同期发育的逆断层活动造成的湖底坡度梯度变化带,后者是深部隐伏断裂活动造成的湖底坡度梯度变化带。中—晚二叠世,该区属于断坳转换幕,发育同沉积逆断层坡折及其控制的层序建造。三叠纪以后盆地处于挤压坳陷阶段,发育同沉积逆断裂坡折和隐伏断裂挠曲坡折及其控制的层序建造。同沉积逆断裂坡折控制的层序建造向岸一侧低位域发育冲积扇到辫状河道砾岩,向湖一侧发育辫状河三角洲沉积;湖扩展体系域坡折向岸一侧发育薄层泛滥平原、浅湖及退积型三角洲沉积,向湖一侧发育泛滥平原或半深湖沉积;高位域发育河流、三角洲前缘,其可越过坡折向湖进积。挠曲坡折控制的层序建造低位域坡折向岸一侧发育辫状下切水道充填,向湖一侧发育由滨浅湖滩坝砂体或低位辫状三角洲砂体构成的低位楔;湖扩展体系域坡折向岸一侧发育滨浅湖,向湖一侧发育半深湖沉积;高位域发育河流三角洲及滨浅湖沉积。同沉积构造坡折控制的层序低位域砂砾岩体储层,如冲积扇、辫状河道、低位三角洲及滨浅湖砂体、湖底扇砂体,若有断裂和不整合面与风城组油源沟通,能形成良好成藏条件,有利于岩性油气藏发育。
冯有良胡素云李建忠曹正林吴卫安赵长义崔化娟袁苗
关键词:岩性油气藏准噶尔盆地西北缘
四川盆地威远地区基底花岗岩锆石U-Pb SHRIMP定年与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本文对四川盆地威远地区威117井基底花岗岩开展了锆石SHRIMP U-Pb精确定年研究,结果表明其结晶年龄为794±11Ma,属于新元古代,其与盆地周缘的花岗岩体结晶年龄具有一致性。结合威远花岗岩年龄测定、地球化学特征与...
谷志东翟秀芬袁苗梁东星
关键词:四川盆地锆石U-PBSHRIMP定年
四川盆地基底花岗岩锆石U-Pb定年、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环境
<正>四川盆地是我国大型含油气克拉通盆地,对其基底花岗岩形成时代与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不仅可以深化扬子块体的地质认识,而且对盆地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意义。1基底花岗岩岩石学特征威远构造威117井对基底花岗岩类取心两次,取心长...
谷志东翟秀芬袁苗
关键词:铀同位素铅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文献传递
四川盆地威远地区基底花岗岩锆石SHRIMP U-Pb定年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11
2014年
四川盆地内仅有5口井钻穿沉积盖层进入基底,而对基底形成时代与发育构造环境的研究较为薄弱。四川盆地威远地区威117井基底取心资料说明基底由花岗岩类组成,花岗岩锆石SHRIMP U-Pb精确定年结果表明其结晶年龄为794±11 Ma,属于新元古代,该年龄与盆地周缘的花岗岩体结晶年龄具有一致性。结合地球化学特征与岩浆成因类型分析,表明该花岗岩体形成于由挤压向伸展环境的转化阶段,即板块俯冲造山运动结束后向陆内大陆裂谷转化阶段的产物,属于Rodinia超级大陆初始裂解阶段。综合分析认为800 Ma左右是四川盆地具有意义的重要地质时期,是盆地基底形成、构造运动性质发生重要转变的主要时期,越过该时期四川盆地处于大陆裂谷伸展构造环境。
谷志东张维袁苗
关键词:四川盆地锆石SHRIMPU-PB定年大陆裂谷
四川盆地西北部晚震旦世—早古生代构造演化与天然气勘探被引量:15
2016年
基于四川盆地西北部周缘野外露头、钻井与地震资料综合分析,系统论述该区晚震旦世—早古生代构造演化特征,分析其油气地质意义,指出近期有利勘探方向。晚震旦世—早古生代该区主要经历3期构造演化:1晚震旦世—早寒武世早期,受区域拉张作用影响,形成近南北向展布两期陆内裂陷和灯影组两期台缘;2早寒武世中期—中奥陶世,受西北部碧口古陆多期隆升作用影响,该区发生强烈剥蚀,西北部强于东南部;3晚奥陶世—志留纪末,受广西运动挤压作用影响,该区再次发生强烈剥蚀,西南部强于东北部。晚震旦世—早寒武世早期,陆内裂陷的形成控制了灯影组两期台缘丘滩相储集层与下寒武统优质烃源岩的发育;早寒武世中期,碧口古陆的隆升控制了孔明洞组颗粒滩相储集层围绕古陆周缘的分布。研究区纵向上应选择灯四段与孔明洞组作为主要勘探目的层,平面上九龙山构造圈闭与油气运聚期相匹配,是近期最为有利勘探区带。
谷志东殷积峰姜华张宝民李秋芬袁苗翟秀芬张黎杨帆
关键词:四川盆地天然气勘探灯影组
川东地区下古生界寒武系-震旦系成藏条件初探
1引言川东地区西起华蓥山,东至七跃山,北抵大巴山,南至武陵山。面积约5.5×10km。区内自西向东分布有10排以北东东向为主的高陡构造带,其中铁山、铜锣峡-雷音铺、七里峡、温泉井、明月峡-大天池、南门场-马草坝、黄泥堂-...
薄冬梅姜林谷志东黄士鹏袁苗
文献传递
四川盆地侏罗系致密油二次运移机制与富集主控因素被引量:16
2018年
运用成藏物理模拟实验、铸体、荧光薄片、场发射和环境扫描电镜分析了四川盆地中部侏罗系致密油的二次运移机制和富集主控因素。研究揭示致密油在巨大的运移动力作用下,在低效运移通道中以低速非达西流运移,并依次经历'滞流'、'非线性流'、'拟线性流'3个运移渗流阶段,呈现微观上孔、缝复合输导,宏观上大范围短距离运移的运移模式。致密油有利区带的展布受优质烃源岩的分布控制,生烃强度4.0×105t/km2是研究区致密油有利区带分布的边界,孔隙度和渗透率较高的储层形成致密油甜点,高产井则与裂缝的发育程度关系密切。
庞正炼陶士振张琴张天舒杨家静范建玮袁苗
关键词:二次运移非达西流侏罗系四川盆地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