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许建军

作品数:70 被引量:203H指数:7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培养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科技专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理学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0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7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17篇肾移植
  • 12篇膀胱
  • 11篇前列腺
  • 11篇肿瘤
  • 9篇尿管
  • 7篇输尿管
  • 7篇术后
  • 7篇尿道
  • 7篇切除
  • 6篇增生
  • 6篇前列腺增生
  • 5篇移植术
  • 5篇切除术
  • 5篇激光
  • 5篇出血
  • 4篇移植术后
  • 4篇肾移植术
  • 4篇肾移植术后
  • 4篇手术
  • 4篇疗效

机构

  • 38篇首都医科大学...
  • 34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北京大学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清华大学第一...
  • 1篇北京医科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中国中医研究...
  • 1篇新疆石油管理...

作者

  • 70篇许建军
  • 25篇高居忠
  • 25篇管德林
  • 24篇欧彤文
  • 17篇韩志友
  • 13篇崔昕
  • 13篇李进
  • 10篇吴江涛
  • 10篇陈晓松
  • 9篇韩修武
  • 8篇何新洲
  • 8篇王升晗
  • 8篇王琦
  • 7篇崔波
  • 7篇陈晓
  • 6篇和不朗
  • 6篇马潞林
  • 6篇高伟
  • 5篇吴克让
  • 5篇王勇

传媒

  • 6篇中华器官移植...
  • 5篇中华外科杂志
  • 4篇中华泌尿外科...
  • 4篇首都医科大学...
  • 4篇现代泌尿外科...
  • 3篇肾脏病与透析...
  • 3篇临床泌尿外科...
  • 2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国临床医生...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临床与实验病...
  • 1篇北京医学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河南肿瘤学杂...
  • 1篇肿瘤防治研究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国男科学杂...

年份

  • 1篇2018
  • 5篇2016
  • 2篇2014
  • 2篇2013
  • 6篇2012
  • 5篇2011
  • 5篇2010
  • 2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 3篇2004
  • 10篇2003
  • 5篇2002
  • 1篇2001
  • 7篇2000
  • 4篇1999
  • 1篇1998
  • 2篇1997
  • 2篇1996
7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骁悉在肾移植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04年
本文较为详细地阐述骁悉在肾移植患者中应用。
许建军
关键词:肾移植骁悉肾移植MMF免疫抑制剂
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后联合髂内动脉化疗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疗效分析被引量:17
2016年
目的:评价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后联合髂内动脉介入化疗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MIBC)的临床疗效。方法:2007年2月~2014年6月对71例不能或不愿接受膀胱全切手术的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疗效进行分析,根据膀胱肿瘤治疗方案进行分组,其中采用TURBT后联合髂内动脉化疗(吉西他滨和顺铂,GC)的TUR+GC组42例,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后无动脉化疗的TUR组29例,两组均于术后进行规律膀胱灌注化疗。结果:71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59(18~100)个月。两组2年膀胱保存率比较,TUR+GC组为92.9%,高于TUR组79.3%(P<0.05);1年无复发生存率比较,TUR+GC组为83.3%,高于TUR组58.6%(P<0.05);2年的无复发生存率比较,TUR+GC组为78.6%,高于TUR组62.1%(P<0.05);2年肿瘤特异性生存率比较,TUR+GC组为92.9%,TUR组82.8%(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的2年总生存率比较,TUR+GC组为88.1%,TUR组82.8%(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后联合髂内动脉介入化疗和膀胱灌注化疗对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近期疗效较单纯采用膀胱灌注化疗为好,生存质量较高,两组的2年肿瘤特异性生存率和2年总生存率比较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王琦徐佳伟欧彤文许建军李进崔昕
关键词: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髂内动脉化疗膀胱癌
吗替麦考酚酯在肾移植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03年
吗替麦考酚酯(MMF,商品名:骁悉)作为一种新型免疫抑制剂于20世纪90年代初应用于临床作为移植免疫用药.MMF正式进入我国移植领域是在1997年,现将其在肾移植中的应用作一介绍.
许建军
关键词:吗替麦考酚酯肾移植免疫抑制剂急性排斥反应
大器官移植系列研究
管德林高居忠许建军韩志友韩修武
本研究在HLA配型技术以及临床应用方面进行了较深入的探索。应用先进的交叉反应组配型标准以及六抗原标准配型相结合选择错配位点小于3个的供、受者进行多种类大器官移植,明显提高了供、受者相配的几率。对无心跳供者进行多脏器联合摘...
关键词:
关键词:器官移植组织配型
肾移植术后微嵌合的研究被引量:4
2000年
目的 探讨肾移植术后微嵌合的出现与移植肾功能、排斥反应间的关系。 方法 采用对人类性别决定基因SRY扩增的多重PCR方法 ,对 89例男性供肾的女性肾移植患者外周血的微嵌合进行检测分析。 结果 此方法的特异性为 10 0 % ,灵敏度为 1∶10 4 ~ 1∶10 5,总的微嵌合发生率为 5 5 .1% (49/ 89) ,6个月内微嵌合的发生率为 37.0 % ,6~ 18个月内发生率为 5 1.5 % ,18个月以上发生率为 75 .8% ,三组间比较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12例患者术后 10天至 6个月连续观察发现 :微嵌合出现成波纹式动态变化 ,嵌合阳性病人的肾功能Cr值好于阴性病人 ,但二者在排斥反应发生次数上差别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结论 随着生存时间延长 ,微嵌合的发生率升高。微嵌合反映了供受体间移植物抗宿主反应 (GVH)和宿主抗移植物反应 (HVG)的动态平衡 ,与排斥反应及免疫耐受间的关系尚不明确 ,它可能是免疫耐受最终表现的结果。
王建文高居忠闫梅刘敬忠管德林许建军朱章菱
关键词:肾移植移植肾功能排斥反应
1,25-二羟维生素D3对小鼠移植皮片、血清钙、胸腺及脾脏指数的影响被引量:3
2004年
张进生管德林许建军刘振红张长品陈晓
关键词:1,25-二羟维生素D3小鼠移植皮片血清钙胸腺脾脏指数
离体肾动脉瘤切除和自体肾移植术治疗复杂肾动脉瘤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探讨手助腹腔镜法活体取肾、离体肾动脉瘤切除、肾动脉重建和自体肾移植技术治疗复杂性肾动脉瘤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2006年10月收治1例42岁复杂性肾动脉瘤男性患者。术前彩超、CT及DSA检查显示左肾动脉瘤3.4cm×4.3cm×4.5cm大小,瘤内有部分血栓形成,位于左肾动脉主干分叉部,累及5支分支动脉,邻近肾门。患者有高血压病史,药物控制不佳。术中采用手助腹腔镜法活体取肾成功后,立即对离体肾脏采用4℃肾脏保存液灌注,低温保护肾脏,体外进行肾动脉瘤切除;切取自体右髂内动脉体外行肾动脉重建,最后将肾脏异位移植至右侧髂窝。结果患者手术成功,围手术期未出现并发症。术后肾功能正常;彩超复查显示右侧髂窝移植肾动脉及其分支血流通畅无狭窄,肾静脉血流通畅,输尿管无狭窄。术后13个月随访,血压恢复正常,肾功能正常。结论离体肾动脉瘤切除和自体肾移植术治疗复杂性肾动脉瘤微创、安全、可行。
郭连瑞谷涌泉欧彤文许建军张建李建新俞恒锡李学锋齐立行汪忠镐
关键词:肾动脉瘤自体肾移植
老年男性脑卒中患者排尿功能障碍的尿动力学评估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存在阻塞性尿路疾患的老年男性在发生脑血管意外后,是否可通过早期症状或排尿症状类型(梗阻性还是刺激性)来预判排尿功能障碍的病因。方法:选择57例脑卒中后主诉排尿障碍的老年男性患者,所有患者均有继发于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膀胱出口梗阻(BOO)症状。采集病史并行体检,57位患者均实行尿动力学检查,检查结果行A-G图分析并分类为:有梗阻,无梗阻及可疑梗阻。结果:患者平均年龄70岁(54-87),按排尿障碍的主诉类型分组(纯刺激症状42%,纯梗阻症状34%,两者混合24%),其中51例(89%)在脑卒中发生后即出现排尿症状,47(82%)例患者出现逼尿肌反射亢进(DH),在三组患者中无显著统计学差异。压力流率分析显示,36(63%)位患者有出口梗阻,无梗阻14(24%)例,可疑梗阻7(13%)例。在3组患者中亦无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所有老年男性患者呈现的症状不能预测膀胱出口梗阻或逼尿肌反射亢进的尿动力学结果。中风发生后排尿功能障碍症状的发生率明显升高,表明由脑血管意外引起的排尿功能障碍合并前期具有膀胱出口梗阻疾病时,可能会使后者的症状恶化,反之亦然。
王升晗陈晓松吴江涛李进许建军欧彤文
关键词:排尿功能障碍脑卒中膀胱出口梗阻
新辅助内分泌治疗在前列腺癌^125碘近距离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观察新辅助内分泌治疗对前列腺癌近距离治疗患者的疗效和生活质量的影响,评价新辅助内分泌治疗在前列腺癌^125I永久粒子种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共入组165例T1c—T3b的前列腺癌患者,患者年龄的中位数为79(65—88)岁。患者分为2组,一组90例进行新辅助内分泌治疗3个月联合超声引导下经会阴穿刺^125I永久粒子种植,另一组75例直接行粒子植入。观察患者在新辅助内分泌治疗前后血清PSA的变化,前列腺体积的变化,粒子种植前后泌尿系统、性功能方面的毒副反应变化以及PSA的变化规律。结果^125I永久粒子种植前的新辅助内分泌治疗使患者的血PSA中位数由26.50(3.56~150.0)μg/L降低到0.38(0.01—6.56)μg/L,前列腺体积中位数由46.38(19.28~128.10)ml减小到29.33(23.62—65.21)ml。粒子种植术后随访时间为24个月,术后联合治疗组和单纯粒子植入组PSA降低的最低值的中位数分别为0.62和2.56μg/L,术后急性尿潴留分别为6例和9例。结论新辅助内分泌治疗在前列腺癌^125I永久粒子种植中可起到减少粒子种植,缩小前列腺体积和降低血PSA水平,降低粒子植入并发症。新辅助内分泌治疗对患者术后复发率及生存率和性功能方面的影响尚需大样本研究。
崔昕李强许建军李进欧彤文
关键词:前列腺肿瘤肿瘤辅助疗法
胰腺和肾脏移植治疗Ⅰ型糖尿病合并终末期肾病
目的:探讨Ⅰ型糖尿病合并终末期肾病患者胰腺和肾脏移植的术式、术后用药、并发症和移植物近期、远期存活率。方法:胰腺和肾脏移植15例,胰肾联合移植(SPK)12例,肾移植后胰腺移植(PAK)3例;均为双手术切口;9例移植的胰...
张勇管德林许建军韩志友王勇张小东
文献传递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