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许永广

作品数:20 被引量:153H指数:6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9篇麻醉
  • 6篇手术
  • 3篇动脉
  • 3篇血液
  • 3篇血液稀释
  • 3篇硬膜
  • 3篇硬膜外
  • 3篇切除
  • 3篇静脉
  • 3篇高容量血液稀...
  • 2篇血流
  • 2篇血流动力学
  • 2篇硬膜外麻醉
  • 2篇硬膜外阻滞
  • 2篇择期
  • 2篇择期手术
  • 2篇择期手术患者
  • 2篇支架植入
  • 2篇支架植入术
  • 2篇植入

机构

  • 13篇山东省立医院
  • 8篇山东大学
  • 1篇泰安市中心医...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作者

  • 20篇许永广
  • 8篇李刚
  • 4篇袁大川
  • 2篇高淑文
  • 2篇蔡新力
  • 2篇傅志俭
  • 2篇王晓艳
  • 2篇贾明睿
  • 2篇刘慧贞
  • 2篇赵序利
  • 1篇宋文阁
  • 1篇王红
  • 1篇孙巧梅
  • 1篇满敏
  • 1篇程显玲
  • 1篇谭武菊
  • 1篇张高峰
  • 1篇李芸
  • 1篇王波
  • 1篇李新平

传媒

  • 6篇山东医药
  • 4篇中华麻醉学杂...
  • 1篇中国疼痛医学...
  • 1篇颈腰痛杂志
  • 1篇临床麻醉学杂...
  • 1篇基础医学与临...
  • 1篇山东医科大学...
  • 1篇医学影像学杂...
  • 1篇山东大学学报...
  • 1篇中国麻醉与镇...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8
  • 2篇2006
  • 2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 4篇2001
  • 3篇2000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程度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时家兔小肠和全身氧代谢的变化被引量:11
2006年
目的评价不同程度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D)对家兔小肠及全身氧代谢的影响。方法5月龄健康家兔12只,体重2.4-2.9kg。全身麻醉后,静脉输注4%琥珀酰明胶70ml-1·kg-1·h-1行AHHD,使Hct分别达到25%(H1)、20%(H2)、15%(H3)、10%(H4)4种程度,每种程度维持30 min。抽取股动脉、颈内静脉、肠系膜上动脉及肠系膜上静脉血标本,测定血液稀释前(H0)及4种程度下进行血气分析,测定血乳酸(Lac)浓度,计算动脉血氧含量(CaO2)、静脉血氧含量(CvO2)、氧摄取率(ERO2)、静脉-动脉乳酸含量差(v-aLac)。结果与H0比较,全身及小肠vLac、v-aLac在H4时升高,ERO2在H3、H4时升高(P<0.01);与H3比较,H4时ERO2、aLac、vLac、v-aLac升高(P<0.01);全身及小肠CaO2、CvO2随血液稀释程度的加深而降低(P<0.01)。全身及小肠血气分析结果与Lac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结论Hct在15%~25%是保证家兔小肠和全身氧供的安全的血液稀释范围。
王晓艳李刚许永广孙巧梅
关键词:血液稀释氧耗量小肠
覆膜支架植入术治疗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麻醉及围术期处理(附6例报告)被引量:15
2001年
报告 6例 Debakdy 型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 ,均在全麻和控制性低血压下完成股动脉覆膜支架植入术。结果 :6例内支架植入位置准确 ,主动脉内膜瘘口被封堵 ,狭窄的主动脉真腔基本恢复正常。麻醉平稳 ,无严重心脑血管并发症。认为全麻、直接动脉压监测下的控制性低血压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关键。
高淑文许永广满敏李燕
关键词:动脉瘤胸部疾病静脉压监测
剖宫产全身麻醉35例临床分析被引量:9
2008年
剖宫产手术一般可在连续硬膜外阻滞(CEA)或腰麻一硬膜外联合阻滞(CSEA)下完成,仅有极少数病例由于各种原因需全麻下手术。本文回顾分析我院2007年的剖宫产全麻病例。
许永广李刚岳天强
关键词:剖宫产手术全身麻醉硬膜外联合阻滞连续硬膜外阻滞全麻病例
经皮心导管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的麻醉处理
2002年
袁大川许永广梁跃凤孙勇
关键词:麻醉CHD动脉导管未闭PDA
右全肺切除加上腔静脉置换术中上腔静脉压监测的意义被引量:1
2004年
袁大川许永广
关键词:全肺切除上腔静脉综合征置换术置换手术
抗癫痫药物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对照研究被引量:34
2012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卡马西平和加巴喷丁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带状疱疹以及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安全性和不良反应。方法:102位患者进入本研究,比较卡马西平或加巴喷丁治疗前后患者疼痛强度的改变和对睡眠影响的改善;依据药物分类,比较两种药物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结果:卡马西平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起效较加巴喷丁快,二者长期疗效相当;加巴喷丁治疗带状疱疹和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优于卡马西平;疗效随治疗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卡马西平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较加巴喷丁高。结论:抗癫痫药物卡马西平和加巴喷丁是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有效药物,可以改善患者的睡眠,但副作用和不良反应发生率高。
赵序利许永广宋文阁傅志俭
关键词:抗癫痫药慢性疼痛三叉神经痛带状疱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不同剂量咪唑安定与异丙酚、芬太尼、维库溴铵联合麻醉诱导的效果比较被引量:3
2003年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咪唑安定与异丙酚、芬太尼、维库溴铵联合麻醉诱导的效果并确定咪唑安定的合理用量。方法  80例全麻患者随机分为 4组 , 组咪唑安定 0 .0 5 mg/ kg、 组 0 .1mg/ kg、 组 0 .15 mg/ kg、 组生理盐水对照。按分组静注不同剂量的咪唑安定或生理盐水后依次给予异丙酚 1.5 mg/ kg、芬太尼 3μg/ kg、维库溴铵0 .1mg/ kg麻醉诱导 ,面罩加压供氧后气管插管。观察并记录诱导前、插管前、插管后 1、3、5分钟时的心率、血压指标、术后拔管时间及术后不良反应。结果  组患者插管前血压心率较诱导前下降 , 组患者插管后 1分钟血压升高 (P<0 .0 5 )。 、 组拔管时间较 组延长 (P<0 .0 5 )。 组 1例发生躁动。 组患者插管前后血压、心率平稳 (P>0 .0 5 ) ,无拔管时间延长 (与 组比 ,P>0 .0 5 ) ,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  0 .0 5 m g/ kg咪唑安定与异丙酚、芬太尼、维库溴铵联合诱导效果最佳。
许永广李刚杨淼蔡新力李新平
关键词:咪唑安定异丙酚芬太尼维库溴铵全麻诱导
罗哌卡因胸段硬膜外阻滞对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15
2000年
目的 探讨罗哌卡因胸段硬膜外阻滞对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健康杂种犬 18条 ,随机分为罗哌卡因组 (Ⅰ组 )、布比卡因组 (Ⅱa组 )和生理盐水组 (Ⅱb组 )。静脉全麻后控制呼吸 ,T6~ 7间隙穿刺置入硬膜外导管 ,按分组分别硬膜外注射 0 5 %罗哌卡因、0 5 %布比卡因或生理盐水 12ml。 15min后 ,阻断左冠状动脉 45min。分别在给药前和开放后 6h抽取右心房血。以Cardiac试剂条测定血浆心肌肌钙蛋白T(cTnT)浓度 ,并取左心室梗塞区心肌组织作透射电镜观察。结果 阻断前血浆cTnT浓度三组均 <0 0 5ng/L。开放 6h三组各有 4例升高、2例无变化 ,其中Ⅰ组 4例均 <0 1ng/L ,Ⅱa组 2例 <0 1ng/L、2例介于 0 1~ 3ng/L ,Ⅱb组 4例均介于 0 1~ 3ng/L。Ⅰ组与Ⅱb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开放后 6h的梗塞区心肌组织的电镜学观察结果显示 ,Ⅰ组心肌肌纤维排列完整、规律 ,线粒体未见异常 ;Ⅱa组肌纤维间隙增宽 ,核膜模糊 ,线粒体基本正常 ;Ⅱb组肌纤维排列极度紊乱 ,正常肌节结构消失 ,区域内出现大量空泡区。结论  0 5 %罗哌卡因胸段硬膜外阻滞对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其效果优于相同浓度的布比卡因。
李刚许永广刘慧贞王萍
关键词:硬膜外麻醉再灌注损伤罗哌卡因急性心肌缺血
经股动脉覆膜支架植入术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
2001年
目的 :总结经股动脉覆膜支架植入术治疗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手术步骤和并发症处理。方法 :①经左肱动脉置入猪尾巴导管至升主动脉 ,进行造影 ,确定动脉瘤内膜瘘口位置并作标记 ;②在透视下经股动脉将长导丝送至升主动脉 ;③沿长导丝将 2 4F支架推送器放至动脉瘤瘘口位置 ,释放支架 ;④置入猪尾巴导管至升主动脉 ,造影复查。结果 :6例内支架植入位置准确 ,主动脉瘘口被封堵 ,狭窄的主动脉真腔基本恢复正常。无严重心脑血管并发症。结论 :与传统的胸主动脉瘤手术相比 ,支架植入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心脑血管及肺部并发症少的特点 ;控制性低血压是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有力措施 ;
高淑文许永广蔡新力贾明睿
关键词:主动脉瘤支架植入
新生大鼠前扣带皮层神经元的原代培养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建立新生大鼠前扣带皮层(ACC)神经元的体外培养方法,并进行纯度和生长状态检测。方法从新生鼠ACC分离出神经元,采用低浓度胰酶长时间消化、阿糖胞苷处理、差速培养等方法进行体外原代培养。在培养的第7天,应用兔抗大鼠微管相关蛋白2(MAP2)对培养的神经元进行纯度鉴定,利用微量滴定(MTT)法测定培养第712天ACC神经元的生长状态。结果从新生大鼠ACC分离的神经元,培养至第5天,可见多数细胞长出2个以上突起且呈多极形态并交织成网;第7天神经元有多种形式的接触,互相迁移靠拢,部分神经元聚集成团。MAP2细胞免疫荧光染色结果表明,ACC神经元阳性率大于80%,MTT结果显示,培养第79天的ACC神经元可保持较好的生长状态,之后细胞活性降低。结论新生大鼠ACC神经元可进行体外原代培养,纯度和活力检测表明,培养第79天的神经元可作为ACC神经元相关研究的体外细胞模型。
李芸王红王波许永广张孟元王公明
关键词:扣带回神经元免疫组织化学原代培养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