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许益民

作品数:43 被引量:168H指数:6
供职机构: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9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3篇手术
  • 9篇外科
  • 8篇颅内
  • 8篇出血
  • 7篇动脉
  • 7篇颅脑
  • 6篇外伤
  • 6篇脑损伤
  • 6篇颈总动脉
  • 5篇手术治疗
  • 5篇外科手术
  • 5篇小口径
  • 5篇颅脑损伤
  • 5篇脑出血
  • 5篇脑室
  • 5篇高血压
  • 5篇高血压脑出血
  • 4篇动脉瘤
  • 4篇引流
  • 4篇内压

机构

  • 35篇汕头大学医学...
  • 10篇南方医科大学...
  • 3篇南方医科大学
  • 3篇汕头大学
  • 3篇汕头市中心医...
  • 1篇揭阳市人民医...

作者

  • 42篇许益民
  • 17篇杨应明
  • 13篇郑少钦
  • 9篇漆松涛
  • 9篇郑丰任
  • 7篇林绿标
  • 7篇许锦成
  • 7篇赖润龙
  • 6篇蔡楚伟
  • 6篇袁军
  • 3篇石小峰
  • 3篇林旭妍
  • 3篇庄冰容
  • 3篇肖哲
  • 3篇曾绍文
  • 3篇李伟秋
  • 2篇张子衡
  • 2篇徐声亮
  • 2篇张文清
  • 2篇林良山

传媒

  • 5篇汕头大学医学...
  • 2篇河北医学
  • 2篇中国临床神经...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国临床神经...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医学信息(医...
  • 1篇中风与神经疾...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河北医药
  • 1篇山西医药杂志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新医学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广东医学
  • 1篇实用医技杂志
  • 1篇国外医学(脑...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 6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4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2
  • 5篇2001
  • 2篇2000
  • 3篇1999
  • 4篇1998
  • 1篇1997
4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应用改良四动脉结扎法制作猫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被引量:1
2012年
背景:四血管结扎法制作全脑缺血模型目前主要用于小鼠、大鼠等小型动物,大型动物模型方面鲜有报道,缺少有关的解剖资料。目的:探讨四动脉结扎法制作猫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方法改良。方法:参照Pulsinelli四动脉结扎法,提出电凝位于翼突与第二颈椎横突之间的椎动脉,永久性阻断双侧椎动脉。再临时阻断双侧颈总动脉,以动态脑电图监测出现静息脑电波为判定猫全脑缺血的标准。15min后恢复颈动脉供血,进行再灌注损伤。假手术组猫不进行电凝或夹闭即缝合切口。结果与结论:模型制作成功25只,模型制作不成功1只,死亡4只,成功率83%。苏木精-伊红染色示缺血脑组织呈典型的迟发性神经元坏死。提示改进后的四血管法制作猫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效果确切,模型制作成功率高。
林绿标林旭妍许益民肖哲
关键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新型小口径生物型人造血管的光镜和扫描电镜观察被引量:6
2007年
目的观察小口径生物型人造血管移植后6月内不同时期的血管材料腔内面内膜层的组织病理学和扫描电镜变化,探讨研制一种新型小口径生物型人造血管。方法19只健康杂种犬作为实验对象,手术切除3cm颈总动脉,以口径4mm的小口径新型人造血管进行桥接。其中19只犬的19侧颈部随机分为1、8、12、24周四组,各含4、4、6、5条动脉。四组的近、远心端均行端-端吻合术。以彩色多普勒B超监测移植血管2周内通畅情况,并于取材前行颈总动脉DSA造影术,观察人造血管不同时间的通畅率。术后1、8、12、24周分期切取标本,标本经处理后分别作光镜和扫描电镜检查。结果四组19条人造血管除12周组和24周组各1条血管阻塞外,其余血管均通畅。组织病理学及扫描电镜检查显示:植入后1周,血管吻合口处有少量的纤维组织增生混杂有薄层少量红色血栓形成,尚未见内皮细胞生长。移植后8周,宿主组织通过人造血管孔隙长入血管腔内参与移植血管新内膜的形成,新内膜形成较均匀,其中有丰富的胶原纤维组织增生,但仍未见内皮细胞生长。移植后12周,镜下于吻合口处,可见新内膜表面有不连续的内皮细胞生长,且内皮细胞形态成熟,其下的胶原纤维增生更致密;而于人造血管中段,可见不成熟的内皮细胞呈岛状生长,新内膜层结构较吻合口处疏松,其间尚可见炎性细胞生长。移植后24周,通畅的人造血管整段管腔内面均可见内皮细胞生长,吻合口附近新内膜表面可见连续的内皮细胞生长。结论以新型生物型人造血管修复犬颈总动脉缺损是可行的,新内膜形成早和完整,24周内自然内皮化相对满意,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新型人造血管。
许益民漆松涛曾绍文石小峰李伟秋黄广龙庄冰容
关键词:颈总动脉组织病理学内皮化
颅内肠源性囊肿的诊断与治疗被引量:1
2001年
目的 :提高对颅内囊性占位病变的鉴别能力和对颅内肠源性囊肿的诊疗水平 ,减少复发率。方法 :通过本院 2例颅内肠源性囊肿典型病例的诊治过程及近 2 0年系统文献复习 (共报道 17例 ) ,对颅内肠源性囊肿的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进行归纳、总结果。结果 :文献统计资料中有详细资料的共有 11例 ,加上我院 2例典型病例 ,均经手术切除和病理证实 ,其中全切除共 7例 ,随访 2~ 5年均未见复发 ,效果好。结论 :颅内肠源性囊肿除具有压迫邻近结构的神经定位体征外 ,常具有以下特点 :①多见于儿童或青少年 ;②常合并脊柱和 /或躯体其他部位畸形 ;③囊肿多位于中线结构。手术全切除囊肿是治愈本病的最佳方法。
许益民杨应明袁军
关键词:颅内肠源性囊肿
注水法在巨大硬膜外血肿开颅术中的价值被引量:5
2000年
目的 为进一步提高对巨大硬膜外血肿的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术中硬膜下腔注液 ,用水快速抬起塌陷的硬脑膜 ,消灭硬膜与颅骨间之广泛剥离。结果 常规手术组 40例 ,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 :1分 1 2例 ,2~ 3分 2例 ,4分 4例 ,5分 2 2例 ;注水组 40例 ,GOS :1分 1例 ,2~ 3分 2例 ,4分 3例 ,5分 34例 ;优良率P <0 .0 1 ,差异非常显著。结论 在巨大硬膜外血肿形成过程中 ,后期硬膜的剥离起主导作用 ,导致血管断裂出血迅猛 ,难以控制。术中清除血肿后采用注水法使硬脑膜快速复位 ,符合生理 。
杨应明许益民郑少钦蔡楚伟
关键词:硬膜外血肿颅脑损伤外科手术
唇下鼻中隔入路垂体瘤切除术
1999年
经唇下鼻中隔人路垂体瘤手术12例。痊愈10例.遗轻度垂体肾上腺轴功能不全2例.与术前功能状态及肿瘤大小有关。文中介绍手术改良方法使鼻中隔与外型得到良好的保护。
杨应明郑丰任郑少钦许益民赖润龙许锦成
关键词:垂体瘤鼻中隔显微手术
急性外伤性弥漫性脑轴索损伤被引量:2
1999年
目的:进一步提高颅脑损伤诊疗水平。方法:分析报道我院3年来采用现代诊疗(新)观点对152例外伤性急性弥漫性脑损伤(DBI)的救治效果。结果:手术治疗75例,保守治疗77例;治疗效果评分(GOS):l分5例,2-3分5例。4分8例,5分134例(88.16%)。结论:本文显示及早诊断弥漫性轴索损伤(DAI),及时清除脑表血肿,有效地扩大硬脑膜腔,积极防治弥漫性脑肿胀(DBS)、弥漫性血管损伤(DVI)、缺氧性脑损害(HBD),将可进一步提高DBI的治疗效果。
杨应明许益民郑少钦
关键词:颅脑损伤救治疗效
小口径生物型人工血管移植后的血管内皮再生被引量:4
2012年
背景:经过生物化改造的人工血管特性更接近人体血管,移植后自体化程度也较高,但人工血管的内皮再生是解决血管长期通畅的关键。目的:观察新型小口径生物型人造血管移植后不同时期移植材料的组织相容性及移植血管壁内膜再生的组织病理学变化。方法:建立犬颈总动脉-人造血管端端连续缝合的动物模型。结果与结论:①光镜:移植后12周于吻合口处见新内膜表面有不连续的内皮细胞生长;移植后6个月通畅的整段管腔内面均可见内皮细胞生长;移植后1.5年管腔通畅,部分内膜组织呈慢性炎症表现。②电镜:移植后12周新生血管内皮细胞排列规则,从吻合口向移植血管中段爬行;移植后6个月内皮细胞从吻合口向移植血管中段爬行,移植血管中段呈跳跃式片状生长的内皮细胞群落,细胞排列更致密,形态更接近成熟血管内皮细胞;移植后1.5年整段血管内壁均有致密内皮细胞覆盖,部分内膜组织呈慢性炎症表现。说明新型小口径生物型人造血管新生内皮形成早,血管内膜重构能力强,生物相容和稳定性好。
林绿标许益民漆松涛曾绍文李伟秋庄冰容
关键词:小口径组织病理学颈总动脉
阿托伐他汀钙联合高压氧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术后硬膜下积液的临床效果
2024年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钙联合高压氧治疗重型颅脑损伤(SBI)患者开颅术后硬膜下积液(SE)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10月揭阳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76例SBI开颅术后出现SE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据库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A组和B组,各38例。A组采用高压氧治疗,B组采用阿托伐他汀钙联合高压氧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检验指标、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临床指标、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结果:B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A组,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均优于治疗前,且B组上述指标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B组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硬膜下积液量少于治疗前,且B组少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颅内压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短于A组,住院费用少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SF-36各项评分高于治疗前,且B组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钙联合高压氧治疗SBI开颅术后SE患者的效果显著,能改善神经功能,促使积液快速吸收,缩短康复时间,降低治疗花费,提高生活质量,且安全性高。
杨克杨克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钙高压氧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术硬膜下积液
骨多肽在颅骨缺损修复中应用研究
2002年
目的 探讨骨多肽生长素在离体颅骨瓣原位修复颅骨缺损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离体颅骨瓣二期原位修复颅骨缺损 4 5例 ,共 4 8处 ,随机分为二组 ,其中多孔离体颅骨瓣 +骨多肽生长素 (简称组Ⅰ ) 2 6处 ,多孔离体颅骨瓣 (简称组Ⅱ ) 2 2处 ,通过术后各阶段影像学检查 ,对术后并发症 ,骨瓣骨质吸收及骨再生情况对照研究1~ 2年。结果 骨瓣部位无松动感 ,外观完美 ,影像学检查示接合处对合良好 ,缝隙渐消失 ,可见骨痂形成 ,组Ⅰ中骨瓣密度均正常 ,组Ⅱ中 5处骨瓣可见中央部密度降低 ,有部分骨质吸收现象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骨多肽生长素局部应用能防止骨瓣吸收 ,促进新骨形成。
郑少钦杨应明郑丰任赖润龙许益民许锦成袁军蔡楚伟
关键词:颅骨缺损颅骨修补
犬嫁接性梭形动脉瘤模型制作与血流动力学观察被引量:8
2006年
张文清漆松涛安胜利许益民龙浩袁智锐
关键词:动物实验血流动力学颈外静脉颈总动脉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