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鹏辉
- 作品数:3 被引量:16H指数:3
- 供职机构:西藏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不同干扰措施下黄土丘陵区人工刺槐林生长结构及土壤理化性质分析被引量:5
- 2011年
- 为合理经营管理人工刺槐林,提高其稳定性,通过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不同干扰措施下林龄为30a左右的刺槐×柠条,刺槐×油松,刺槐×连翘等3种混交林中刺槐与33龄刺槐纯林的生长指标、土壤理化性质及林下植物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的抚育管理方式对混交林和纯林中刺槐乔木的密度影响较小,刺槐通过无性繁殖自我修复,密度均维持在1 000~1 500株/hm2;纯林中乔木蓄积量显著高于3种混交林;纯林径阶主要分布在8~16cm,占样地内刺槐的79.31%,混交林主要分布在2~12cm,占样地内刺槐的82.58%左右;纯林内刺槐胸径与其树冠的投影面积相关系数r=0.385,混交林内的刺槐为r=0.735,混交林内刺槐树形结构好于纯林;纯林对土壤容重、有机质的改善作用差于混交林,混交林中以刺槐×柠条林改善土壤容重作用最显著,纯林和混交林在0—5cm土层的有机质含量平均值分别为15.50,15.19g/kg,5—60cm土层有机质含量平均值混交林较纯林高70.6%;纯林林下草本层多样性指数高于混交林,但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均低于混交林。
- 高俊芳陈云明许鹏辉王铁梅
- 关键词:刺槐林分密度混交林
- 黄土丘陵半干旱区人工刺槐林退化特征及改造效果评价
- 水土流失严重与气候干旱是黄土丘陵半干旱区当前面临的两大生态问题。由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共同作用,黄土丘陵半干旱区部分人工植被如刺槐、小叶杨等存在退化现象,这一问题已经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为了正确认识该区人工植被退化的机理...
- 许鹏辉
- 关键词:黄土丘陵半干旱区人工刺槐林
- 文献传递
- 黄土丘陵半干旱区退化刺槐林不同改造方式效果分析被引量:7
- 2009年
- 采用野外典型抽样调查和室内分析测定的方法,在黄土丘陵半干旱区-安塞水土保持综合试验站研究了退化刺槐林经萌蘖更新和重造侧柏林改造后林地土壤水分含量、乔木根系生物量和生物多样性指标的差异。结果表明:萌蘖更新林地内的土壤水分含量和生物多样性指数均高于重造侧柏林地;不同改造方式下整个土层内根系生物量的差异较大,根系生物量最大的是重造侧柏林地,为17.59 g,最小的是退化刺槐林,为16.59 g。萌蘖刺槐林与退化刺槐林相比,土壤水分含量和生物多样性指数变化不大,但林内乔木种类较退化刺槐林内丰富。因此利用间伐萌蘖方式对退化刺槐林改造是可行的。
- 许鹏辉陈云明吴芳
- 关键词:刺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