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谢晓奕

作品数:27 被引量:127H指数:6
供职机构:上海市胸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上海市胸科医院科技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5篇医药卫生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篇左室
  • 6篇超声
  • 5篇动脉
  • 5篇二尖瓣
  • 5篇瓣环
  • 4篇心肌
  • 4篇心室
  • 4篇心室收缩
  • 4篇主动脉
  • 4篇斑点追踪显像
  • 3篇弹性成像
  • 3篇动脉瓣
  • 3篇心动图
  • 3篇心室功能
  • 3篇心室收缩功能
  • 3篇胸部
  • 3篇三尖瓣
  • 3篇三尖瓣环
  • 3篇三尖瓣环位移
  • 3篇主动脉瓣

机构

  • 22篇上海市胸科医...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同济大学附属...

作者

  • 27篇谢晓奕
  • 19篇吴卫华
  • 13篇马兰
  • 9篇陆静
  • 9篇魏松霞
  • 6篇黄艳
  • 5篇刘奇志
  • 5篇郭丽娜
  • 5篇王雷
  • 5篇马兰
  • 4篇杨玲
  • 4篇宫霞
  • 4篇陆静
  • 4篇吴卫华
  • 3篇方亮
  • 3篇孔烨
  • 2篇陈洁
  • 2篇李伟
  • 1篇陈明
  • 1篇张卫

传媒

  • 10篇中国临床医学
  • 3篇中国胸心血管...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中华超声影像...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海军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心血管杂...

年份

  • 2篇2022
  • 3篇2021
  • 4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 4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分层应变技术评价胸部肿瘤放疗前后左室心肌功能短期改变
目的 放疗是胸部肿瘤患者重要的的治疗方式之一,但是心脏放射性损伤显著增加远期负性心脏事件的发生,是胸部肿瘤非肿瘤性死亡的主要原因。本研究应用二维分层应变技术评价胸部肿瘤患者放疗前后左室心肌收缩功能的亚临床改变,探讨放疗对...
陈璐吴卫华马兰谢晓奕顾淑莲
实时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测定房间隔缺损最大径的价值评估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real-time three-dimensional 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RT3DTEE)在测量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ASD)最大径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4年6月单中心筛查的继发孔中央型单孔ASD并接受封堵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RT3D-TEE、二维经胸超声心动图(two-dimensional 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2D-TTE)、二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wo-dimensional 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2DTEE)测得的ASD最大径,并将三者与封堵器释放后的实际腰部直径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共31例患者入选,经RT3DTEE[(21.81±8.57)mm]、2D-TEE[(20.31±8.50)mm]、2D-TTE[(23.08±10.89)mm]测得的缺损最大径与封堵器释放后实际腰部直径[(20.99±8.15)mm]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经RT3D-TEE、2D-TEE、2D-TTE测得的缺损最大径与实际腰部直径均高度相关,相关系数(r值)分别为0.902、0.981、0.897(P=0.000)。结论:RT3D-TEE在测定ASD最大径方面较二维超声并无明显优势。
郭丽娜吴卫华马兰陆静宫霞谢晓奕
关键词:实时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房间隔缺损最大径封堵器
常规超声和超声弹性成像在颈部淋巴结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40
2016年
目的:对比实时静态超声弹性成像技术与二维灰阶、彩色多普勒等传统超声方法在判断颈部淋巴结良恶性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诊治的311例颈部淋巴结肿大患者(共322个颈部淋巴结),所有淋巴结均经病理学证实良恶性。采用灰阶超声进行病灶检查,记录淋巴结的长径、短径,并计算长短径的比值。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淋巴结进行血管模式分型,分为淋巴门型、中央型、周围型及混合型,并记录血流阻力指数(RI)值。对病灶行超声弹性成像,根据弹性图显示图像将感兴趣区(ROI)内病灶区与周围组织硬度相比较,并对弹性图进行分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价各项指标对颈部浅表淋巴结良恶性的诊断价值。结果:322个颈部淋巴结中经病理证实良性淋巴结73个,恶性淋巴结249个。长短径比值截断值1.5789,曲线下面积0.766,准确性65.22%,敏感性61.40%,特异性78.10%。RI截断值0.655,曲线下面积0.787,准确性72.98%,敏感性73.10%,特异性72.60%。血管模式中,淋巴门型恶性病变率11.8%,中央型恶性病变率52.9%,周围型恶性病变率83.3%,混合型恶性病变率88.8%,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弹性分级≥Ⅲ级作为判断淋巴结良恶性的标准,249个恶性淋巴结中弹性分级≥Ⅲ级222个,73个良性淋巴结中弹性分级≤Ⅱ级31个,超声弹性分级诊断颈部淋巴结良恶性准确性为78.57%。长短径比值、RI、超声弹性分级用于诊断颈部淋巴结良恶性的准确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淋巴结长短径比值、RI、血管模式分型、超声弹性图分级对于判断颈部淋巴结的良恶性有诊断价值,超声弹性分级用于判断颈部淋巴结良恶性的准确性优于RI及长短径比值,RI优于长短径比值。血管模式分型为周围型及混合型的淋巴结恶性病变率高于中央型及淋巴门型。
刘奇志吴卫华王雷陈洁宫霞谢晓奕
关键词:淋巴结
斑点追踪显像评价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左室扭转被引量:9
2008年
目的:应用斑点追踪显像评价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左室扭转以及其与左室收缩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获取30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与30例正常人的标准短轴左心室基底部、心尖部的图像,应用斑点追踪显像测量各个水平峰值旋转角度及旋转率,比较扩张型心肌病患者与正常人之间的差异,以及分析左室扭转与左室舒张末期、左室收缩末期容积及射血分数之间的关系。结果:扩张型心肌病组中峰值旋转角度、旋转率与左室扭转明显减低,左室扭转与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左室收缩末期容积呈负相关,与左室射血分数呈正相关。结论: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左室扭转运动严重受损,从而引起收缩功能减退。
马兰吴卫华陆静魏松霞黄艳谢晓奕
关键词:超声心动图斑点追踪显像扩张型心肌病左室扭转
瓣膜修复在反流性主动脉瓣二叶畸形患者中应用的近中期结果
2021年
目的评价瓣膜修复技术在反流性主动脉瓣二叶畸形(BAV)患者中应用的近中期临床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至2020年1月期间,在我院行瓣膜修复术的27例反流性BAV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24例、女3例,平均年龄20~68(38.5±14.6)岁。27例患者病理分型均为Seviers 1型。左右冠瓣融合23例,右冠瓣和无冠瓣融合4例。心脏彩色超声:主动脉瓣中度反流3例、中重度18例、重度6例。主动脉瓣环(27.9±3.4)mm,主动脉窦部最大径(39.9±7.6)mm,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62.7±6.5)mm,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197.9±53.6)mL。结果 27例患者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51(24.2±12.5)个月,末次随访时患者全部存活,无主动脉瓣再次手术。患者心功能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随访心脏彩色超声提示:主动脉瓣无反流11例、轻度反流13例、中度反流3例,无重度反流患者。与术前相比,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及容积均明显缩小(P<0.05)。结论瓣膜修复技术应用于反流性BAV患者中是安全有效的,具有良好的近中期结果。
张步升戴黄栋方亮谢晓奕李伟孔烨
关键词:主动脉瓣二叶畸形主动脉瓣反流瓣膜修复手术
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显像技术检测健康成人三尖瓣环位移值的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显像技术测定大样本量健康成人三尖瓣环位移(tricuspid annular displacement,TAD),以建立TAD的正常值范围并研究其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健康志愿者478例,年龄18~77岁,平均(47.51±12.19)岁,利用Phillip Sonos iE33超声仪,取心尖四腔观采集二维图像,然后输入QLAB 6.2工作站获取TAD各参数:三尖瓣环中点收缩期位移(TADm),右心室游离壁(TAD1)与室间隔(TAD2)瓣环插入点的收缩期位移及右心室长轴缩短率(TADm%),分析TAD各测值与年龄、性别、身高、体质量及心率之间有无相关性。结果:获得未考虑年龄因素的TAD的各测值及TAD各测值在各年龄段的正常值范围。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TAD1、TAD2、TADm、TADm%均与年龄呈负相关(P均<0.001),且TADm%与体质量呈负相关(P均<0.001),TAD各测值不受性别、身高及心率的影响(P>0.05)。结论:通过本研究得到大样本量健康成人的TAD各测值,年龄及体质量是其重要的影响因素,即TAD各测值随年龄增长而降低,TADm%随体质量增加而减低。
吴卫华徐迎佳陆静谢晓奕马兰陈晖
关键词:斑点追踪显像三尖瓣环位移
超声弹性成像评价不同阶段静脉血栓的初步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评价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静脉血栓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根据临床症状及常规超声检查诊断静脉血栓的患者45例,根据其超声图像的特点分为急性期与亚急性期,观察两组患者血栓的超声弹性图并计算感兴趣区内的高硬度区百分比(hard material percent,HM%)。结果:急性血栓患者静脉管腔内主要以绿色和紫色为主,而亚急性期血栓患者静脉管腔内主要以红色为主;静脉血栓急性组、亚急性组的HM%中位数分别为7.96、54.64,亚急性组血栓硬度区百分比高于急性组(P<0.01)。结论: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静脉血栓分期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王雷吴卫华刘奇志杨玲陆静魏松霞谢晓奕
关键词:超声检查弹性成像技术静脉血栓
二维纵向应变对冠心病患者经体外心脏震波治疗后左心室收缩功能变化的效果评价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应用二维纵向应变评价冠心病患者经体外心脏震波治疗后,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变化。方法:随机选择70例冠心病患者,其中38例接受体外心脏震波治疗(CSWT,CSWT组),32例不接受CSWT(对照组)。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时完成双核素心肌同步显像。两组患者均在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6个月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分别测得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内径(LVESD)、左房前后径(LAD)。同时采集左心室心尖长轴(APLAX)、心尖四腔(A4C)、心尖两腔(A2C)切面动态图像,应用二维纵向应变技术获取左心室整体收缩期纵向应变值(GLS)、左心室心尖长轴整体应变(GLS-APLAX)、左心室心尖四腔整体应变(GLS-A4C)、左心室心尖两腔整体应变(GLS-A2C)。结果:CSWT组治疗后3个月核素心肌灌注显像总计分与代谢显像总计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对照组治疗后上述指标无明显改善。CSWT组治疗后3个月LVEF、LVEDD、LVESD、LAD与治疗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CSWT组治疗后6个月LVEF较治疗前增加,LVEDD、LVESD、LAD均较治疗前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LVEF、LVEDD、LVESD、LA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CSWT组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的GLS、GLS-APLAX、GLS-A4C、GLS-A2C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GLS、GLS-APLAX、GLS-A4C、GLS-A2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体外CSWT能改善冠心病患者左心室心肌灌注及代谢、二维纵向应变及收缩功能。二维纵向应变的改善早于LVEF,能更早发现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变化。
马兰顾淑莲谢晓奕陈璐郭丽娜吴卫华
关键词: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冠心病左心室
心肌分层应变技术评价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远期左室收缩功能变化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应用心肌分层应变技术(layer-specific strain,LSS)评价无室壁运动异常的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冠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远期左室心肌收缩功能变化。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1月上海市胸科医院行冠脉造影并同期行PCI术的冠心病患者54例为PCI组,冠脉造影阴性者46例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在PCI术前及术后(21.04±2.27)个月采集左室心尖两腔、三腔、四腔心切面的动态图像,应用LSS获取左室心内膜下、中层、心外膜下心肌收缩期整体纵向应变(GLSendo、GLSmid、GLSepi),并计算左室心肌纵向应变的跨壁梯度(ΔGLS)。结果:术前PCI组患者与对照组相比,GLSendo、GLSmid、GLSepi均明显减低(均P<0.05)。随访(21.04±2.27)个月后,术后PCI组GLSendo、GLSmid、GLSepi均较术前PCI组明显升高(均P<0.05),但仍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3组间比较,术前PCI组ΔGLS最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术后PCI组ΔGLS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结论:PCI术后远期左室各层心肌纵向应变均较术前明显改善,且心内膜下心肌收缩功能较心外膜下心肌恢复好。LSS能更敏感、准确地评估无室壁运动异常的冠心病患者PCI术后远期左室心肌收缩功能的变化。
顾淑莲吴卫华谢晓奕陈璐郭丽娜马兰
关键词:二维斑点追踪技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左室收缩功能
肺癌肝转移瘤二维超声表现与组织病理类型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肺癌肝转移瘤的二维超声表现与组织病理类型的相关性。方法:回顾分析102例肺癌肝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分析肺癌肝转移瘤的不同病理分型与二维超声图像特性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02例肺癌肝转移瘤中,小细胞癌24例,鳞癌16例,腺癌55例,腺鳞癌5例,大细胞癌1例,腺样囊性癌1例。小细胞癌、鳞癌、腺癌、腺鳞癌肝转移瘤的回声强度不同,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9)。小细胞癌以低回声多见,占52.6%;高回声占26.3%。鳞癌以高回声多见,占84.6%;低回声占7.7%。腺癌低回声占31.9%,高回声占38.3%。腺鳞癌以高回声多见,占75.0%;低回声占25.0%。结论:肺癌肝转移瘤的二维超声表现与其病理组织类型有一定的相关性。
刘奇志谢晓奕吴卫华王雷杨玲黄艳
关键词:肺癌肝转移瘤超声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