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秀霞
- 作品数:3 被引量:13H指数:1
- 供职机构:山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 28S核糖体RNA基因D3区序列在两种甲螨中的测定及其系统学意义
- 2006年
- 利用引物D3A和D3B扩增出姬三皱甲螨Rhysotritiaardua和棒菌甲螨Scheloribateslatipes的28SrDNAD3区序列,结合GenBank检索得到蛛形纲的8个相关序列,采用MP法构建分子进化树.发现蜘蛛目分化较早,前气门亚目、甲螨亚目首先聚合,再与中气门亚目聚为一类;但蝎目比蛛蛛目进化晚.说明28SrDNAD3区对于蛛形纲分子系统分类有一定的意义.
- 付荣恕王德印葛君谢秀霞朱立华张丛
- 关键词:甲螨蛛形纲RDNA
- 不同饲养密度对德国小蠊生殖力影响被引量:12
- 2007年
- 目的观察不同饲养密度下德国小蠊的生殖情况。方法设置5个密度,3个性比,实验重复3次。观察虫体交配、产卵、孵化、一龄期若虫重量、单雌羽化成虫的数量及子代性别情况。结果德国小蠊的孵化率随着密度增大而降低,在密度高时雌虫数目对孵化起重要作用;一龄期若虫重量随密度增大呈下降趋势,体重与饲养密度之间的关系符合Logistic方程W=K/1+ea+rρ(W为幼虫重,ρ为饲养密度,K为环境容量);单雌的子代数量随密度增加显著下降,但当密度增大到一定程度反而无差异;子代性比与母代性比及密度无明显关系。结论在空间、食物等资源有限的环境中,德国小蠊的生殖力对于密度变化有一定调节能力,减少栖息地对控制德国小蠊种群密度有重要作用。
- 谢秀霞付荣恕霍新北
- 关键词:德国小蠊饲养密度生殖力
- 德国小蠊的生物学特性及拟除虫菊酯对其作用机理的研究
- 德国小蠊(Blattella germanica)作为一种世界性分布,危害极大的室内病媒昆虫,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我国侵害的程度日益严重.其繁殖能力强,有文献报道,在适宜条件下,一只雌虫一年可繁殖4代或更多.目前我国...
- 谢秀霞
- 关键词:德国小蠊种群密度生殖力二氯苯醚菊酯毒理学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