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磷酸化丝氨酶/苏氨酸蛋白激酶B与吲哚美辛诱导胃黏膜损伤的关系探讨
- 2008年
- 目的探讨抗凋亡信号蛋白磷酸化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B(AKT)表达水平与吲哚美辛诱导胃黏膜损伤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吲哚美辛处理后的C57BL/6小鼠胃黏膜组织和大鼠胃黏膜细胞(RGM-1)中抗凋亡信号蛋白磷酸化AKT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吲哚美辛处理后的小鼠胃黏膜组织呈现典型的胃溃疡病理形态变化;和对照组相比,经吲哚美辛处理后的小鼠胃黏膜组织和大鼠胃黏膜细胞RGM-1中抗凋亡信号蛋白磷酸化AKT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结论抗凋亡信号蛋白磷酸化AKT表达水平降低可能是吲哚美辛诱导的胃黏膜损伤的一种新的机制。
- 高明谭爱国刘爱华张春媚黄慈渡
- 关键词:P-AKT吲哚美辛胃黏膜抗凋亡蛋白
- 抗C1q抗体检测与SLE疾病活动性及狼疮性肾炎关系探讨被引量:7
- 2005年
- 目的探讨抗C1q抗体检测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活动性及活动性狼疮性肾炎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35例SLE患者血清中抗C1q抗体水平,并与其它SLE活动性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SLE患者血清中抗C1q抗体阳性率为51.4%,其中活动性狼疮性肾炎患者和其它无活动性狼疮性肾炎患者血清中阳性率分别为77.8%(14/18),42.3%(22/52),前者显著高于后者(P<0.01)。在活动期SLE患者中,抗C1q抗体水平显著高于临床非活动期患者。相关分析表明,血清中抗C1q抗体水平分别与SLEDAI评分、抗dsDNA抗体水平和CRP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但与补体C3、C4和CH50含量分别呈显著负相关。活动性狼疮性肾炎患者血清中抗C1q抗体(P<0.05)、抗dsDNA抗体(P<0.01)单独检测阳性率和两抗体联合检测(P<0.001)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其它SLE患者。结论抗C1q抗体与SLE疾病活动性高度相关,抗C1q抗体和抗dsDNA抗体的联合检测为活动性狼疮性肾炎的特异性检测指标,两抗体同时阴性排除活动性狼疮性肾炎。
- 高明谭爱国刘爱华谢志贤
- 关键词:狼疮性肾炎抗双链DNA抗体补体
- 串联质谱检测新生儿遗传代谢病中的质量控制体系建立
- 目的:建立新生儿遗传代谢病检测的实验质量控制方案,保证报告结果的稳定可靠。材料和方法:新生儿在出生72小时后,以3mm直径的干血滤纸片进行足跟采血。成长儿则直接采集新鲜静脉血,将血滴在3mm直径的干血滤纸片上。每次至少采...
- 洪杰谭爱国姚志建
- 文献传递
- SLE患者血清中抗核抗体和抗ENA抗体同时检测的临床意义
- 2001年
-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以免疫调节异常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国内外文献报道血清中可出现多种自身抗体[1,2].本文对84例SLE患者血清中抗核抗体(ANA)和抗可提取性核抗原(ENA)抗体谱进行检测,结果如下.
- 谭爱国高明何美懿
- 关键词:核型分析抗核抗体自身抗体荧光抗体技术
- 血清肿瘤标记物在肺癌诊疗中的应用被引量:14
- 2001年
- 目的 探讨联合检测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 (NSE)、癌胚抗原 (CEA)、肿瘤相关抗原 12 5 (CA12 5 )在肺癌诊断、疗效评价、转移复发监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微粒子酶联免疫分析法及生物素—链霉亲和素双抗体夹心法 ,分别对 30例健康人、4 8例肺良性疾病患者、5 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 (NSCLC)和 14例小细胞肺癌患者(SCLC)血清中NSE、CEA和CA12 5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NSE和CEA二者在NSCLC和SCLC患者血清中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和肺良性疾病组 (P <0 0 5 ) ,NSCLC患者血清CA12 5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和肺良性疾病组 (P <0 0 5 ) ,而在SCLC患者血清中水平与正常对照组和肺良性疾病组相比 ,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NSE、CEA、CA12 5检测NSCLC的敏感度分别为 4 2 3%、5 6 3%、63 2 % ,检测SCLC的敏感度分别为 68 2 %、4 4 4 %、2 9 5 % ,三者联合检测NSCLC和SCLC的敏感度分别为 84 2 %、78 5 % ,三者联合检测SNCLC和SCLC的敏感度大大提高 ,而三项指标单独检测和联合检测肺癌的特异性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NSE、CEA、CA12 5三项指标在肺癌的早期诊断、疗效观察及转移复发监测中有重要意义 ,三项指标联合检测可提高对肺癌的诊断价值。
- 鲁君艳谭爱国姜志刚
- 关键词:肿瘤标记肺癌
- 半嵌套式RT-PCR法检测肾病患者尿沉渣中WT1基因表达研究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探讨尿沉渣中WT1基因表达在肾脏病检测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半嵌套式RT-PCR方法检测健康人,慢性肾小球肾炎(CGN),风湿性疾病以及糖尿病肾病等进行性肾损害患者尿中WT1基因表达情况。结果在尿蛋白阳性的CGN和DM患者,尿沉渣中WT1表达阳性率分别为46.7%(14/30)和44.4%(16/36);在尿蛋白阴性的DM患者,尿沉渣中WT1基因表达阳性率5.95%(5/84);在风湿性疾病患者,尿沉渣中WT1基因表达阳性率为16.0%(4/25);WT1基因表达与蛋白尿阳性程度,血尿,肾功能及临床病程无关;正常人,多囊肾以及慢性膀胱炎患者,尿沉渣中WT1基因表达均为阴性。结论尿中WT1基因检测对进行性肾脏损害的早期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高明谭爱国蔡剑平杨振华
- 关键词:尿沉渣肾病患者WT1基因表达进行性肾损害尿蛋白阳性尿蛋白阴性
- 血清中乙型肝炎5项标志表现模式与乙型肝炎病毒-DNA含量的关系被引量:24
- 2002年
-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血清学 5项指标与乙型肝炎病毒 - DNA(HBV- DNA)含量的关系 ,了解乙肝血清免疫学指标的各种组合模式的病毒含量情况 ,以此估计其传染性程度 ,为乙肝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 用美国 Abbott公司的 AXSYM全自动免疫分析系统和微粒子酶免疫检测试剂盒 ,检测血清乙型肝炎 5项指标 ;根据结果选出常见 6种组合模式 ,每种组合随机取样 5 0例 ,共 30 0例 ;并以聚合酶链反应 (PCR)定量检测血清 HBV- DNA含量。结果 在各种组合模式中 ,均能不同程度地检出 HBV- DNA,在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标本其HBV- DNA含量明显高于乙肝表面抗原阴性的标本 ,其中以乙肝表面抗原 (HBs Ag) (+) /乙肝 e抗原 (HBe Ag)(+) /乙肝核心抗体 (HBc Ab) (+)形式病毒含量最高 (大于 10 6拷贝 / μl,占 84% ) ,阳性率为 10 0 % ;而乙肝表面抗体阳性的组合模式 ,HBV- DNA阳性率较低 ,且含量在 10 6拷贝 / μl以下。结论 血清乙肝 5项标志阳性者 。
- 谢志贤谭爱国何美懿董莹
- 关键词:聚合酶链反应乙型肝炎病毒-DNA
- CA125在肺癌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4
- 2003年
- 目的探讨检测肿瘤相关抗原125(CA125)在肺癌诊断、疗效评价、转移复发监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微粒子酶联免疫分析法,分别对30例健康人、48例肺良性疾病患者、5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NSCLC)和14例小细胞肺癌患者(SCLC)血清中CA125水平进行检测。结果CA125在NSCLC患者血清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和肺良性疾病组(P<0.05),而在SCLC患者血清中水平与正常对照组和肺良性疾病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NSCLS患者治疗前组CA125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后组(P<0.05),转移复发患者组CA125水平也显著高于治疗后组(P<0.05),但与治疗前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SCLC患者治疗前、后CA125水平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转移复发组CA125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后水平P<0.05)。结论CA125的检测在对NSCLC的诊断、NSCLC与SCLC的鉴别诊断中具有一定价值,对肺癌的疗效观察、转移、复发监测及预后有较大的辅助诊断意义。
- 鲁君艳姜志刚周维新谭爱国
- 关键词:肺癌疗效
- CYFRA21-1和CEA对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预后意义被引量:5
- 2007年
- 目的探讨CYFRA21-1和CEA对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预后意义。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62例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放疗前与放疗结束时血清标本中CYFRA21-1和CEA的含量,临床随访6-24月。结果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放疗结束时血清中CYFRA21-1和CEA的水平显著低于放疗前;放疗前血清中CYFRA21-1和CEA升高患者组的2年生存率与正常组2年生存率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放疗结束时CYFRA21-1和CEA的水平正常组的两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升高组;放疗结束时CYFRA21-1和CEA含量较放疗前下降≥50%的病人的2年生存率,明显高于放疗结束时血清CYFRA21-1和CEA含量较放疗前下降<50%的病人的2年生存率。结论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放疗结束后血清中CYFRA21-1和CEA的水平为有意义的阴性预后指标,尤其是放疗结束时血清中CYFRA21-1和CEA含量下降程度的大小有重要的临床预后价值。
- 邓湘修霞谭爱国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细胞角蛋白19片段癌胚抗原
- 时间分辨荧光法检测血清中的CA50及临床意义
- 1997年
- 本文利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对161例恶性肿瘤和50例良性疾病患者血清进行CA50水平检测,结果表明:肿瘤组血清CA50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良性疾病组血清CA50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恶性肿瘤患者血清CA50检测的总阳性率为57.8%,其中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为65.8%.肺癌、子宫癌和前列腺癌患者分别为73.3%、73.3%、71.4%,而在肾癌、膀胱癌、乳腺癌及卵巢癌患者为40%~50%。在恶性肿瘤患者血清中CA50和CEA检测阳性率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因此认为CA50在癌早期诊断方面是一个有用的辅助指标。
- 谭爱国杨振华申磊郭尧君
- 关键词:CA50恶性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