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专利

领域

  • 4篇矿业工程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4篇电子设备
  • 4篇覆岩
  • 3篇煤炭
  • 2篇岩石
  • 2篇岩石破碎
  • 2篇样本数据
  • 2篇渗流
  • 2篇渗流能力
  • 2篇污染
  • 2篇裂隙
  • 2篇裂隙带
  • 2篇煤炭安全
  • 2篇煤岩
  • 2篇回采
  • 2篇基岩
  • 2篇基于视觉
  • 2篇工作面
  • 2篇工作面回采
  • 2篇拱壳
  • 2篇粉尘

机构

  • 11篇中国矿业大学...
  • 6篇神华神东煤炭...
  • 6篇中国神华能源...
  • 4篇北京低碳清洁...
  • 4篇国家能源投资...
  • 2篇能源集团
  • 1篇辽宁工程技术...

作者

  • 12篇贺安民
  • 5篇杨俊哲
  • 1篇彭苏萍
  • 1篇朱国维
  • 1篇胡振琪
  • 1篇毕银丽
  • 1篇张凯
  • 1篇杨鹏
  • 1篇李全生

年份

  • 3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3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勘探用地质环境模拟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勘探用地质环境模拟装置,其包括液体槽、电极转换器和信号采集仪器,液体槽的顶部设有槽口,液体槽内承装液体,槽口处的槽壁设置有在水平向上相互垂直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的两端分别与槽口处的槽...
彭苏萍贺安民崔凡刘现锋
文献传递
基于视觉的煤岩识别方法、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视觉的煤岩识别方法、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该方法包括:采集待识别煤岩图像信息,并对所述待识别煤岩图像信息进行预处理,生成待识别煤岩数据信息;根据预先存储的煤岩样本数据信息对所述待识别煤岩数据信息进行线性...
杨俊哲贺安民伍云霞关丙火郭爱军
一种覆岩结构稳定性的精准提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覆岩结构稳定性的精准提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工作面回采前,在巷道内采用物探的方式探索工作面上方覆岩内部岩石破碎情况;工作面回采后,假设覆岩结构内已经形成分层拱壳,计算分层拱壳的最终发育形态;确定工作面上方...
李全生郭俊廷贺安民陈建强常博郑三龙阎跃观张琰君朱元昊李鹏
挡煤装置及具有挡板装置的采煤系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挡煤装置及具有挡板装置的采煤系统,挡煤装置包括第一滑槽、第二滑槽、第一挡煤架、第二挡煤架、第一双向伸缩杆、第二双向伸缩杆和挡煤网,安装时第一滑槽、第二滑槽分别安装在预定位置,且相距预定距离;第一挡煤架...
杨鹏杨俊哲贺安民武子生毛君张强张坤井旺邸帅
文献传递
用于生态环境监测的根系监测管清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生态环境监测的根系监测管清理装置,用于解决植物根系监测管在进入灰尘后,难以有效快速清理的问题。该清理装置包括:外轴、内轴、固定插销、牵引架、支撑架和清洁刷,所述外轴为空腔结构,套在内轴外,并可以与内...
毕银丽贺安民李全生
文献传递
采空区覆岩渗流能力计算与修复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本发明公开了采空区覆岩渗流能力计算与修复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其方法包括:首先得到研究矿区覆岩的三带结构,其次利用超声波测试法对研究矿区覆岩的三带结构进行测量并得到修复前的渗水能力,最后对研究矿区覆岩进行修复并计算渗水能...
李全生郭俊廷贺安民滕腾朱艳照李鹏李军张村阎跃观李召龙
一种采动地裂缝监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采动地裂缝监测装置,包括第一固定杆、第二固定杆、垂直测杆、水平测杆和直连杆;其中,第一固定杆通过一调平基座与垂直测杆的一端连接,第二固定杆通过另一调平基座与直连杆的一端连接;水平测杆的一端与垂直测杆的...
胡振琪杨俊哲贺安民郭洋楠王新静郭雨明
文献传递
一种瞬变电磁法多匝小线圈偶极探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瞬变电磁法多匝小线圈偶极探测装置,包括:发射机、发送线框、接收机和接收线框,发射机通过信号电缆与发送线框连接,接收机通过信号电缆与接收线框连接,发射机和接收机通过参考电缆连接;其中发送线框和接收线框均...
朱国维杨俊哲贺安民李能考李迎张庆朝郭洋楠
文献传递
基于视觉的煤岩识别方法、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视觉的煤岩识别方法、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该方法包括:采集待识别煤岩图像信息,并对所述待识别煤岩图像信息进行预处理,生成待识别煤岩数据信息;根据预先存储的煤岩样本数据信息对所述待识别煤岩数据信息进行线性...
杨俊哲贺安民伍云霞关丙火郭爱军
文献传递
分布式地下水库群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分布式地下水库群,其中,该地下水库群包括两个以上的地下水库,且地下水库之间分别通过引水管道相连。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分布式地下水库群通过在多个地下水库之间建立引水管道,对地下水库内的矿井水进行转移和调控,...
张凯李全生贺安民陈书社胡振琪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