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贺明月

作品数:7 被引量:23H指数:3
供职机构:辽宁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天文地球

主题

  • 4篇地貌
  • 3篇第四纪
  • 3篇冰川
  • 2篇辽东半岛
  • 2篇黄土
  • 2篇冰川地貌
  • 2篇冰川作用
  • 2篇冰期
  • 1篇地层
  • 1篇地层特征
  • 1篇地貌特征
  • 1篇第四纪冰川
  • 1篇第四纪冰川作...
  • 1篇东亚季风
  • 1篇雪山
  • 1篇玉龙雪山
  • 1篇年代地层
  • 1篇气候
  • 1篇中纬
  • 1篇中纬度

机构

  • 7篇辽宁师范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作者

  • 7篇贺明月
  • 5篇张威
  • 2篇毕伟力
  • 2篇于治龙
  • 2篇李媛媛
  • 2篇刘鸽
  • 1篇董应巍
  • 1篇李永化
  • 1篇刘啸
  • 1篇王志麟
  • 1篇于洋
  • 1篇刘蓓蓓
  • 1篇崔之久

传媒

  • 1篇国土与自然资...
  • 1篇地理学报
  • 1篇科学通报
  • 1篇干旱区地理
  • 1篇云南地理环境...
  • 1篇科技信息

年份

  • 1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亚洲中纬度地区第四纪冰川作用差异性探讨被引量:4
2014年
近年来,随着绝对年代的不断增加,第四纪冰川作用的启动时间以及演化特点日益明确,为探讨中纬度地区的冰川的形成机制提供了重要依据,同时也为研究中国第四纪冰川发育的构造与气候耦合关系奠定了重要基础。亚洲中纬度地区山地第四纪冰川的冰进时序、冰期历史和冰川规模显示出不同特点。总体来说,西部山地的冰川规模随时间逐渐缩小,冰川历史较为完整,冰川规模大于亚洲东部,东部山地的冰期历史较短,冰川作用的阶段性明显;不同地区的最大冰川扩展规模在时间上不一致,尤其是在末次冰期旋回中,MIS3/4阶段的冰川规模大于传统意义上的末次冰盛期(LGM),冰进时序和规模演化指示了不同的大气环流尤其是西风环流和季风环流对冰川发育的重要影响。此外,构造因素深刻影响着不同地区的冰期系列。
张威于治龙李媛媛贺明月
关键词:中纬度
哈巴雪山第四纪冰川发育特点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哈巴雪山(5 396 m)位于横断山脉中北段,与玉龙雪山(5 596 m)以金沙江相隔,受西南季风影响强烈。在哈巴雪山3 100 m以上保存第四纪冰川侵蚀与堆积地貌,主要沿哈巴雪山西北脊两侧分布。应用相对地貌法,对比邻近山地尤其是玉龙雪山,将哈巴雪山冰期系列初步划分为:倒数第二次冰期、末次冰期早期和末次冰盛期(LGM)。以哈巴雪山哈巴河谷的冰碛物为研究对象,其末端海拔高度在倒数第二次冰期、末次冰期早期、末次冰盛期分别约为3 100 m、3 500 m、3 900 m。应用TSAM法、MEIM法、CF法计算得出哈巴雪山古雪线高度在倒数第二次冰期、末次冰期早期、末次冰盛期分别为3 675 m、4 000 m、4 200 m。
刘鸽张威贺明月
关键词:哈巴雪山冰川地貌冰期划分冰川演化
辽东半岛黄土年代地层特征被引量:1
2013年
在中国东部山前丘陵平原区的黄土堆积研究中,辽东半岛的黄土地层年代研究虽有一些成果,但不如黄土高原以及其他地区陆架黄土地层年代清晰明确,其年代数据不够完善。因此,本文基于辽东半岛黄土年代地层特征研究,认证本地区的黄土地层为中更新世早期开始形成的午城黄土和晚更新世的马兰黄土。同时指出本地区的黄土地层由于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因此需要更多的测年手段进行高分辨率的年代地层研究。
毕伟力张威刘啸贺明月刘蓓蓓
关键词:辽东半岛黄土年代地层
辽东半岛黄土中CaCO_3含量及其环境意义被引量:2
2012年
黄土是第四纪的典型沉积物,与其气候变化关系十分密切,因此在气候与环境的研究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主要以大连七顶山黄土剖面为研究对象,定量分析黄土剖面中的CaCO3含量。并将其与黄土高原地区等地的黄土中的CaCO3含量进行对比,以此分析探讨第四纪时期辽东半岛的环境变化,推测出辽东半岛马兰黄土形成时比离石黄土形成时的气候较干冷等特征,为以后进一步研究辽东半岛的气候与环境的演变做铺垫。
毕伟力刘鸽贺明月李媛媛
关键词:辽东半岛黄土CACO3环境意义
贺兰山第四纪冰川特征及其与气候和构造之间的耦合关系被引量:12
2012年
贺兰山(3556m)是中国东部存在确切第四纪冰川遗迹的山地之一,是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温带草原与荒漠草原的分界线,对于研究中国东、西部冰川发育特点以及青藏高原边缘山地冰川发育与气候和构造之间的耦合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意义.野外地貌调查与室内光释光(OSL)、加速器质谱碳十四(AMS14C)对冰川、黄土以及湖相沉积物年代测定结果显示,在贺兰山主峰周围海拔2800m以上保存着古冰川侵蚀与堆积地貌,第四纪冰川发生的时限较晚,时代上限为末次冰期中冰阶,对应深海氧同位素MIS3中期(43.2±4.0ka)、末次冰盛期(LGM,-18ka)、晚冰期(12.0±1.1ka)和新冰期(3.4±0.3ka),冰川作用的阶段性明显.采用深海氧同位素曲线(MIS)代表共和运动(150ka)以来的冰川平衡线变化,并用末次冰盛期的平衡线(2980m)以及现代理论雪线高度值(4724m)作为平衡线的最大振幅,以3.5mm/a作为贺兰山体的抬升速率,探讨了末次冰期以来贺兰山山体高度与冰川作用之间的关系,并与黄土-古土壤等反应气候环境变化的指标对比,认为贺兰山地区第四纪冰川作用是山体的构造抬升与气候条件耦合的结果,即"共和运动"之后山体抬升到与末次冰期气候耦合的高度,开始发育冰川.
张威崔之久李永化王志麟于洋贺明月
关键词:末次冰期冰川地貌
气候和地貌对晚第四纪冰川发育差异性的影响被引量:5
2013年
中国第四纪冰川作用极大地推动了高亚洲乃至全球冰川形成机制的探讨。青藏高原以及喜马拉雅山地冰川作用的时限和规模研究得到了广泛关注,为西风带与西南季风带对晚第四纪冰川作用差异性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有利条件。然而,对于中亚西风环流与东亚季风环流影响下的冰川演化差异性关系不甚明确,两大气候系统控制下的山地第四纪冰川的冰进时序、冰期历史和冰川规模显示出不同特点,其差异性主要体现在:西部山地的冰期启动时间早,冰川规模随时间而逐渐缩小,冰川历史较为完整,绝对年代证据显示冰川作用的启动时间是450ka左右的中梁赣冰期(MISl2);东部山地的冰期历史较短,仅保留末次冰期(~75ka)的冰川遗迹,冰川作用的阶段性明显;冰川演化时间与空间的差异性表明,影响冰川发育的因素不仅仅是区域气候,构造因素也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张威董应巍于治龙贺明月
关键词:西风带东亚季风冰川作用
金沙江大具阶地与玉龙雪山冰期系列
玉龙雪山(5596 m)更新世存在昆仑冰期(MIS18-16)、倒数第三次冰期(MIS12)、倒数第二次冰期(MIS6)和末次冰期(MIS2)四次冰川作用,其冰碛物和冰水沉积物在玉龙雪山北部的大具盆地沉积。金沙江从玉龙雪...
贺明月
关键词:河流阶地地貌特征发育模式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