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贾杰

作品数:8 被引量:15H指数:3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电气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专利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化学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5篇制氢
  • 4篇电解
  • 4篇电解制氢
  • 3篇氢气
  • 3篇煤浆
  • 2篇电化学
  • 2篇电化学氧化
  • 2篇动力学
  • 2篇氧化碳
  • 2篇液压
  • 2篇液压驱动
  • 2篇离体
  • 2篇化学氧化
  • 2篇还原态
  • 2篇假手
  • 2篇骨骼肌
  • 2篇二氧化碳
  • 1篇电脉冲
  • 1篇电氧化
  • 1篇动力学研究

机构

  • 8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作者

  • 8篇贾杰
  • 4篇隋升
  • 2篇张定国
  • 2篇朱新坚
  • 2篇黄波
  • 2篇汪洋
  • 2篇朱向阳
  • 1篇古云蛟
  • 1篇向康
  • 1篇何建波
  • 1篇孙志刚

传媒

  • 2篇燃料化学学报
  • 1篇电源技术

年份

  • 2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一种从煤生产纯净氢气和二氧化碳的工艺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从煤生产纯净氢气和二氧化碳的工艺方法,该工艺方法采用氧化剂化学氧化煤粉浆液,生成二氧化碳,然后生成的还原态氧化剂再通过电化学氧化而恢复再生,并产生氢气。在本发明的工艺方法中,煤粉浆液的化学氧化和氧化剂电化...
隋升贾杰
文献传递
通信用7kW PEMFC与DC-DC转换器的联合建模与仿真被引量:3
2014年
采用燃料电池作为通信基站中的备用电源具有极大的优势,基于Matlab/Simulink,通过搭建通信用7 kW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的模型,为相应的DC-DC转换器设计提供了重要参考,进而进行了DC-DC转换器的参数设计,并基于7 kW PEMFC模型搭建了PEMFC和DC-DC转换器的联合仿真模型。将7 kW PEMFC模型的仿真电气特性输出曲线与相应的实验数据进行了比对,证明了PEMFC模型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联合模型的仿真结果表明,设计的DC-DC转换器能够很好地实现PEMFC输出电压的调节功能。
古云蛟朱新坚贾杰黄波
关键词:通信基站备用电源PEMFCSIMULINK
活性离体骨骼肌驱动的生机电一体化假手
本发明提供一种活性离体骨骼肌驱动的生机电一体化假手,包括:电刺激模块(1)、骨骼肌驱动模块(2)、机械手模块(3);电刺激模块(1)通过电脉冲控制骨骼肌驱动模块(2);电刺激模块(1)与骨骼肌驱动模块(2)之间通过导线(...
张定国朱向阳汪洋贾杰范圣琪
文献传递
煤浆氧化电解制氢的研究
煤炭是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的主要来源。发展洁净煤技术,提高煤炭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氢作为一种无污染和可再生的二次能源已经受到了世界各国的广泛重视,被视为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清洁能源,...
贾杰
关键词:电解煤浆氢气动力学
文献传递
活性离体骨骼肌驱动的生机电一体化假手
本发明提供一种活性离体骨骼肌驱动的生机电一体化假手,包括:电刺激模块(1)、骨骼肌驱动模块(2)、机械手模块(3);电刺激模块(1)通过电脉冲控制骨骼肌驱动模块(2);电刺激模块(1)与骨骼肌驱动模块(2)之间通过导线(...
张定国朱向阳汪洋贾杰范圣琪
煤浆电解制氢的动力学研究被引量:9
2013年
研究了煤浆电解过程中电压、温度、H2SO4浓度、Fe3+浓度等因素的影响,并进行了电解前后煤粉样品的热重测试和电解后溶液的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电压、温度、添加的Fe3+浓度、H2SO4浓度等参数对电解过程的电流密度有较大影响。其中,温度对电流密度的影响符合阿伦尼乌斯方程,在电解电压1 V条件下煤浆电解活化能为31.87 kJ/mol。TGA和ICP分析表明,电解后煤中的部分金属离子溶入溶液,导致结构和灰分成分发生了较显著的变化。
贾杰隋升朱新坚黄波
关键词:电解煤浆制氢动力学
一种从煤生产纯净氢气和二氧化碳的工艺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从煤生产纯净氢气和二氧化碳的工艺方法,该工艺方法采用氧化剂化学氧化煤粉浆液,生成二氧化碳,然后生成的还原态氧化剂再通过电化学氧化而恢复再生,并产生氢气。在本发明的工艺方法中,煤粉浆液的化学氧化和氧化剂电化...
隋升贾杰
文献传递
Fe^(3+)辅助煤浆氧化制氢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利用Fe^(3+)/Fe^(2+)电对的相互转化原理,在水热反应釜中用Fe^(3+)氧化煤浆得到Fe^(2+),将Fe^(2+)在电解槽中电解氧化,在阴极产生氢气,从而通过两步反应形成一个新的煤浆电氧化制氢工艺。进行了九次水热-电解循环实验,在恒电压(1V)条件下,测试了电解反应的电流密度和累积电量的数据,并对循环实验前期、中期、后期的三个阶段煤样品进行了扫描电镜(SEM)、比表面积(BET)、热重(TG)、红外光谱(FT-IR)等表征分析。研究表明,相对于通常煤浆电氧化制氢工艺,这种"两步法"煤浆制氢新工艺具有更高的反应速率,初始电流密度约为60 m A/cm2,而传统的"一步法"煤浆制氢工艺初始电流密度均不超过10 m A/cm^2。表征分析结果很好地反映了煤颗粒在这种制氢工艺过程中的形态、结构、成分的变化,从而解释了在新的煤浆氧化制氢工艺中的Fe^(3+)/Fe^(2+)转化的反应机理。
向康孙志刚何建波贾杰隋升
关键词:煤浆电氧化制氢反应机理铁离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