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妍蕊

作品数:11 被引量:31H指数:3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天津市科技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乳腺
  • 8篇乳腺癌
  • 8篇腺癌
  • 5篇多态
  • 5篇多态性
  • 5篇基因
  • 4篇单核
  • 4篇单核苷酸
  • 4篇单核苷酸多态
  • 4篇单核苷酸多态...
  • 4篇核苷
  • 4篇核苷酸
  • 3篇易感性
  • 3篇乳腺癌易感性
  • 3篇卵巢
  • 3篇癌易感性
  • 2篇预后
  • 2篇肿瘤
  • 2篇微RNAS
  • 2篇卵巢癌

机构

  • 1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作者

  • 11篇赵妍蕊
  • 10篇郑红
  • 8篇陈可欣
  • 8篇张丽娜
  • 6篇宋丰举
  • 3篇朱晓灵
  • 2篇李海欣
  • 2篇戴弘季
  • 2篇张微
  • 2篇宋方方
  • 1篇周晓颖
  • 1篇闫晔
  • 1篇曹明丽
  • 1篇刘佳宇

传媒

  • 3篇中国肿瘤临床
  • 3篇全国肿瘤病因...
  • 1篇中国癌症杂志
  • 1篇肿瘤
  • 1篇天津医药
  • 1篇全国肿瘤流行...

年份

  • 2篇2015
  • 3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上皮源性卵巢癌中4种miRNAs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3
2015年
目的 分析上皮源性卵巢癌(EOC)组织中mi R-200a、mi R-141、mi R-205和mi R-34a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44例EOC患者按FIGO分期分为FIGOⅠ~Ⅱ(FIGO早期组)组15例和FIGOⅢ~Ⅳ(FIGO晚期组)组29例,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定量比较2组4种mi RNAs的表达差异并考察4种mi RNAs表达间的关联。以各组mi RNAs表达的中位数将EOC患者分为mi RNA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比较2组患者间的生存差异。按年龄、FIGO分期、术后是否有残余瘤及术后化疗情况分组,进行Kaplan-Meier生存分析和Cox多因素分析。结果 FIGO晚期组mi R-141的表达高于早期组(P=0.036)。mi R-141的表达与mi R-200a、mi R-205呈正相关,与mi R-34a呈负相关(均P〈0.05);mi R-200a与mi R-205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生存分析显示,mi R-200a的表达低,卵巢癌患者无进展生存期短(P=0.035),FIGO早期组生存率高于FIGO晚期组(P〈0.05)。mi R-200a的表达水平、FIGO分期以及年龄与卵巢癌患者总生存期和无进展生存期有关,mi R-141、mi R-205和mi R-34a的表达水平、术后残余瘤以及化疗与患者生存无关。结论 mi R-200a的表达与卵巢癌患者预后有关,可能是卵巢癌患者预后预测的独立影响指标。
刘佳宇赵妍蕊张丽娜闫晔郑红
关键词:微RNAS卵巢肿瘤上皮-间质转化上皮源性MIMIMIMI
CRY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乳腺癌风险的关联研究被引量:5
2011年
背景与目的:隐花色素-1(cryptochrome-1,CRY1)基因属于生物钟基因家族,它最早在植物体内发现,是生物钟基因负反馈环的主要部分。近年来生物钟基因多态性与乳腺癌易感性的关系引起国内外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本研究探讨生物钟基因CRY1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乳腺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TaqMan单核苷酸多态性分型技术检测1 523例中国汉族女性乳腺癌患者和1 599名正常女性对照者CRY1基因rs1056560位点的基因型,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CRY1基因rs1056560位点三种基因型(TT/GT/GG)在乳腺癌患者和对照间的分布差异具有显著性(χ2=6.394,P=0.041),与TT基因型相比,GT基因型可以显著降低乳腺癌的发病风险(OR=0.743,95%CI:0.580~0.951),携带至少一个G等位基因(GT/GG)的个体乳腺癌风险降低23.2%(OR=0.768,95%CI:0.606~0.971)。分层分析后发现,rs1056560 T>G保护作用在绝经后妇女、初潮≥13岁、初孕≥25岁、无肿瘤家族史者、无乳腺良性病史及流产0~1次妇女中尤为显著。结论:CRY1基因rs1056560 T>G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中国人群乳腺癌的发病风险相关,这一结论有待于不同种族人群的关联研究以及功能学研究的进一步证实。
朱晓灵张丽娜戴弘季郑红赵妍蕊宋丰举陈可欣
关键词:乳腺癌CRY1单核苷酸多态性
CLOCK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乳腺癌易感性的病例对照研究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探讨生物钟CLOCK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乳腺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一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1499例中国汉族女性乳腺癌患者和1592例正常女性对照者CLOCK基因rs3805151位点的基因型,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CLOCK基因CC型、CT型和TT型在病例组和对照组闻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712,P=0.008),与CC型相比,杂合型CT可以显著增加乳腺癌的发病风险(OR=1.41,95%CI:1.07~1.87),携带T等位基因(CTrrr)的个体乳腺癌风险增加35%(OR=1.35,95%CI:1.04-1.76)。分层分析显示,携带T等位基因绝经后、无肿瘤家族史者、无乳腺良性病史的个体患乳腺癌风险增加。结论:CLOCK基因rs3805151C〉T可增加乳腺癌发病风险,这一结论有待于进一步通过不同种族人群的关联研究以及功能学研究的证实.
朱晓灵戴弘季曹明丽郑红赵妍蕊宋丰举陈可欣
关键词:乳腺癌CLOCK单核苷酸多态性遗传易感性
基于外显子组测序的结直肠癌和乳腺癌肝转移基因的确定
目的:肝脏是结直肠癌和乳腺癌常见的转移器官,也是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但特异性器官转移的遗传学事件尚不清楚.因此,关键性驱动遗传突变事件的确定将有助于结直肠癌和乳腺癌侵袭转移的早期诊断和特异性抗转移药物的研发.方法:以8例...
宋方方张玲李海欣赵妍蕊黄彩云郑红张微陈可欣
卵巢癌血浆microRNA作为潜在的预测/预后标志物
目的:卵巢癌在世界女性肿瘤致死率中排名第五.由于其缺乏早期症状和有效的筛查手段,70%的上皮性卵巢癌(卵巢癌最主要的亚型)患者直到晚期才被确诊.为提高卵巢癌生存率和制定最佳个体化治疗方案,我们亟需灵敏,非侵入性的卵巢癌生...
郑红张丽娜赵妍蕊
IQGAP1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IQGAP1(IQ motif containing GTPase activating protein 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S-P法)染色法检测IQGAP1在乳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各110例中的蛋白表达水平。在正常乳腺上皮细胞系MCF-10A和乳腺癌细胞系MCF-7中开展IQGAP1表达调控实验。结果:IQGAP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癌旁正常乳腺组织(P=4.23×10^(-6))。IQGAP1的表达与浸润性导管癌的肿瘤大小(P=0.006)相关,在肿瘤>2 cm组明显高于肿瘤≤2 cm组。未发现与淋巴结转移(P=0.870),临床分期(P=0.278),ER状态(P=0.412)和PR状态(P=0.248)相关。IQGAP1高表达与乳腺癌术后无病生存时间(p=0.008)和总生存时间(P=0.029)相关。在乳腺癌细胞系MCF-7中,IQGAP1降低导致细胞增殖活性显著下降。结论:IQGAP1可能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赵妍蕊宋丰举张丽娜郑红陈可欣
关键词:乳腺癌癌旁组织免疫组化细胞增殖
miR-124靶序列IQGAP1基因3'-UTR多态性在乳腺癌中的意义
目的:探讨miR-124靶序列IQGAP1基因3'-UTR多态性对乳腺癌组织中miR-124和IQGAP1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Taqman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33例乳腺肿瘤组织IQGAP1 mRNA和miRN...
赵妍蕊宋丰举张丽娜郑红陈可欣
迁移侵袭抑制蛋白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中国人群乳腺癌易感性的关联研究
目的探讨新发现的抑癌基因迁移侵袭抑制蛋白(MIIP)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乳腺癌易感性的关联。方法采用TaqMan探针法对1592例正常对照和1524例乳腺癌病人的MIIP基因潜在的功能活性位点rs2295283进行...
宋方方郑红宋丰举张丽娜李海欣赵妍蕊张微陈可欣
文献传递
p53基因codon72多态性与乳腺癌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研究p53基因codon72多态性与乳腺癌患者的年龄、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c—erbB-2、P53蛋白表达情况的相关性。方法:TaqMan探针方法检测277例乳腺癌患者血液标本的p53基因codon72多态性。免疫组化SP法检测匹配肿瘤纽织中ER、PR、c-erbB-2和P53蛋白的表达情况。SPSS16.0软件行统计学分析,p53基因多态性与病理学特征关系用x^2检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基因多态性与ER、PR、c—erbB-2、P53蛋白表达的相关性,计算OR值及其95%可信区间(95%CI)。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p53基因codon72基因型为CC/CG/GG.频率分别为22.0%、513%和26.7%,携带CC、CG、GG基因型的患者发病年龄逐渐降低,但无统计学差异;p53基因codon72多态性与临床病理学特征无关,与ER、PR、c—erbB-2和P53蛋白表达无相关性(P〉0.05)。肿瘤组织P53蛋白表达与ER、PR、c—erbB-2蛋白表达密切相关(x^2=15.492,P=0.000;x^2=3.970,P=0.046;x^2=17.956,P=0.000)。结论:p53基因codon72多态性与P55蛋白表达及病理学特征无相关性,P53蛋白表达与ER、PR、C—erbB-2蛋白表达关系密切。p53基因codon72基因型与患者发病年龄的关系有待扩大样本量进一步研究。
周晓颖张丽娜赵妍蕊郑红陈可欣
关键词:P53CODON乳腺癌免疫组化
ErbB4基因micro-RNA靶序列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乳腺癌易感性的关系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ErbB4基因micro-RNA靶序列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乳腺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TaqMan单核苷酸多态(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分型技术检测1509例乳腺癌患者和1517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中ErbB4基因micro-RNA靶序列rs1595066及rs16845990位点的基因型。结果:ErbB4基因micro-RNA靶序列rs16845990位点3种基因型在乳腺癌患者和健康对照者间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02);rs1595066位点3种基因型在2组间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5),与GG型相比,杂合型AG及纯合型AA均可显著降低乳腺癌的发病风险,调整后比值比(oddsratios,OR)及其95%可信区间(confidenceintervals,CI)分别为0.81(0.69~0.95)和0.75(0.58~0.96)。分层分析显示,此保护作用在年龄≥55岁、无肿瘤家族史和无乳腺良性疾病史者中更显著。结论:ErbB4基因micro-RNA靶序列rs1595066G>A位点A等位基因可能降低乳腺癌的发病风险。
朱晓灵宋丰举郑红张丽娜赵妍蕊陈可欣
关键词:乳腺肿瘤微RNAS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