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安珍

作品数:54 被引量:459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4篇期刊文章
  • 5篇专利
  • 3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7篇农业科学
  • 13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0篇土壤
  • 14篇红壤
  • 12篇可变电荷
  • 12篇可变电荷土壤
  • 10篇电荷
  • 10篇离子
  • 6篇生物质炭
  • 6篇酸根
  • 6篇面电荷
  • 6篇表面电荷
  • 5篇水体
  • 5篇土壤吸附
  • 5篇解吸
  • 5篇发育
  • 5篇
  • 4篇低分子量有机...
  • 4篇铜离子
  • 4篇秸秆
  • 4篇废弃物
  • 3篇豆秸

机构

  • 54篇中国科学院
  • 4篇中国科学院研...
  • 3篇南京林业大学
  • 2篇华中农业大学
  • 2篇南京农业大学
  • 2篇浙江大学
  • 2篇西南大学
  • 1篇甘肃省农业科...
  • 1篇广东省农业科...
  • 1篇江苏省农业科...
  • 1篇江苏出入境检...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54篇赵安珍
  • 38篇徐仁扣
  • 17篇姜军
  • 13篇季国亮
  • 8篇张效年
  • 7篇肖双成
  • 5篇李成保
  • 4篇邹献中
  • 3篇李九玉
  • 3篇钱薇
  • 2篇袁金华
  • 2篇王敬华
  • 2篇张宏
  • 2篇徐建民
  • 2篇刘兆东
  • 2篇王永
  • 2篇谭文峰
  • 2篇钟凯
  • 2篇李航
  • 2篇梁晶

传媒

  • 15篇土壤
  • 11篇土壤学报
  • 5篇环境化学
  • 3篇土壤通报
  • 2篇农业环境科学...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环境污染与防...
  • 1篇环境科学
  • 1篇广西农业科学
  • 1篇生态环境
  • 1篇环境科学与管...
  • 1篇生态与农村环...
  • 1篇生态环境学报
  • 1篇土壤化学与生...
  • 1篇全国土壤胶体...
  • 1篇中国化学会第...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4篇2012
  • 4篇2011
  • 5篇2010
  • 4篇2008
  • 5篇2007
  • 4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 4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 3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7
  • 1篇1996
  • 2篇1992
5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华南红壤的交换性碱和交换性酸被引量:6
1990年
本文提出了一个同时测定土壤的交换性酸和交换性碱的简易方法。将土壤的交换性酸和交换性碱区分为:Na-交换性酸、Ba-交换性酸和SO_4-交换性碱、F-交换性碱。用推荐的方法,在野外对华南地区由不同母质发育的砖红壤、赤红壤、红壤等10个剖面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红壤类土壤含有相当量的交换性碱,但其数量比交换性酸少。酸性母质发育的土壤的交换性酸和交换性碱量大于由基性岩发育的土壤者。红壤的交换性酸和碱的量随电性盐浓度的增高而增大,浓度大于0.1N后,数量基本不变。
张效年赵安珍章钢娅张宏
关键词:红壤土壤交换性酸
砷酸根促进红壤吸附Cd(Ⅱ)的机制被引量:1
2007年
用一次平衡实验法研究砷酸根对Cd(Ⅱ)在红壤表面吸附和解吸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砷酸根使土壤对Cd(Ⅱ)的吸附量和解吸量均增加,且随着砷酸根加入量的增加,土壤对Cd(Ⅱ)的吸附增量和解吸增量也均增加·当向体系中加入砷酸根后,红壤胶体的Zeta电位显著降低,说明胶体颗粒表面的净负电荷增加·这说明砷酸根主要通过自身吸附增加了土壤表面的净负电荷,从而增加了土壤对Cd(Ⅱ)的静电吸附量·研究结果还表明,在pH3·5—6·0范围内,砷酸根均表现出对Cd(Ⅱ)吸附的显著促进作用,说明砷酸根与Cd(Ⅱ)在红壤表面的协同作用可以在比较宽的pH范围内发生.
梁晶徐仁扣赵安珍谭文峰
关键词:砷酸根吸附-解吸红壤
阴离子对可变电荷土壤吸附铜离子的影响机理被引量:6
2012年
根据NO-3、Cl-和SO24-对可变电荷土壤和恒电荷土壤吸附Cu2+的影响的比较,探讨了阴离子对可变电荷土壤吸附Cu2+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当3种阴离子的浓度相同时,在SO24-体系中铁质砖红壤对Cu2+的吸附率较在NO3-和Cl-体系中大得多,而在浓度相同的3种阴离子体系中,黄棕壤对Cu2+的吸附率相差不大。在离子强度相近的NaCl体系中,砖红壤对Cu2+的吸附率相近。在3种阴离子体系中,随着pH升高,砖红壤对Cu2+的吸附率均增大;但在NO-3体系和Cl-体系中Cu2+的吸附率相近;而在SO24-体系中Cu2+的吸附率最大。随着Na2SO4浓度的增大,铁质砖红壤和砖红壤对Cu2+的吸附率减小。但在0.005 mol L-1和0.05 mol L-1Na2SO4体系中,Cu2+的吸附率大于在不含Na2SO4的体系中者。而在0.5 mol L-1Na2SO4体系中,Cu2+吸附率小于在不含Na2SO4体系中者。在3种浓度的Na2SO4体系中,黄棕壤对Cu2+的吸附率均小于在不含Na2SO4体系中者。总之,阴离子可通过离子强度、专性吸附和形成离子对影响土壤对Cu2+的吸附。在可变电荷土壤中,阴离子对Cu2+吸附的影响机理较在恒电荷土壤中复杂得多。
邹献中姜军赵安珍季国亮
关键词:可变电荷土壤CU2+
农作物残体制备的生物质炭对水中亚甲基蓝的吸附作用被引量:64
2012年
将稻草、稻壳、大豆秸秆和花生秸秆低温热解制备生物质炭,用平衡吸附实验和淋溶实验研究了制备的生物质炭对阳离子染料亚甲基蓝的吸附及对水体中亚甲基蓝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生物质炭对亚甲基蓝有很高的吸附能力,但不同生物质炭之间存在较大差异,4种生物质炭吸附亚甲基蓝能力的大小顺序为:稻草炭>大豆秸秆炭>花生秸秆炭>稻壳炭,这一顺序与生物质炭表面负电荷数量和生物质炭比表面的大小顺序基本一致.但亚甲基蓝在生物质炭表面主要发生专性吸附,因为亚甲基蓝的吸附量随介质离子强度的增加而增加,而且亚甲基蓝吸附使生物质炭颗粒的Zeta电位向正值方向位移.Langmuir方程对吸附等温线的拟合效果较好,可以用Langmuir方程描述生物质炭对亚甲基蓝的吸附.由Langmuir方程预测的亚甲基蓝在稻草炭、大豆秸秆炭、花生秸秆炭和稻壳炭表面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196.1、169.5、129.9和89.3 mmol.kg-1.淋溶实验表明,156 g稻壳炭可以将30 L水中亚甲基蓝浓度为0.3 mmol.L-1的染料几乎全部除去,累积吸附量达57.7 mmol.kg-1.生物质炭可以用作高效吸附剂去除染料废水中的亚甲基蓝.
徐仁扣赵安珍肖双成袁金华
关键词:农业废弃物生物质炭亚甲基蓝染料废水ZETA电位
退化土壤恢复重建和季节性干旱防御关键技术研究
张桃林李忠佩鲁如坤杨艳生蔡贵信施亚琴徐仁扣王兴祥何园球季国亮时正元张斌范晓晖赵安珍刘洪顺曾希柏樊志升
项目采用宏观调研、田间定位动态观测和实验室模拟试验、示范相结合,传统技术和遥感、GIS等高新技术相结合的方法,针对红壤地区突出的土壤侵蚀、季节性干旱、土壤酸化和土壤肥力衰减等主要土壤退化形式的发生过程、作用机理及分布规律...
关键词:
关键词:退化土壤恢复重建
我国东部七省(闽、浙、赣、湘、鄂、苏、皖)生态系统对酸沉降的临界负荷的研究2.临界负荷和临界负荷图被引量:7
2000年
本文用MAGIC区域模型研究了我国东部地区生态系统对酸沉降的临界负荷 ,并初步编制了临界负荷图。根据模型的预测结果 ,对不同酸沉降水平下 ,该地区土壤的酸化趋势进行了讨论。根据所编制的酸沉降临界负荷图 。
徐仁扣王敬华张效年赵安珍季国亮庄德辉况琪军夏宜铮刘保元梁小民
关键词:生态系统酸沉降土壤
试用强电场直流导法区分AsO<,4'3->阴离子与不同土壤粘粒的结合强度
叙述了采用强电场直流导法测定分别含有NaNO&lt;,3&gt;和Na&lt;,3&gt;AsO&lt;,4&gt;(10&lt;,-4&gt;/Zmal/L)的砖红壤、黄棕壤和黑土悬液(30g/L)电导率-场强曲线。测...
李成保赵安珍申克强
关键词:土壤粘粒
铝改性秸秆生物质炭去除水体中的大肠杆菌被引量:2
2018年
用一次平衡实验和柱淋溶实验研究了秸秆生物质炭和铝改性秸秆生物质炭对水中大肠杆菌的吸附量和去除率。结果表明,未改性秸秆生物质炭对大肠杆菌的吸附量很低,铝改性秸秆生物质炭对大肠杆菌有很高的吸附容量和去除率,0.6 mol/L Al(Ⅲ)改性生物质炭对大肠杆菌的去除效果优于0.3 mol/L Al(Ⅲ)改性生物质炭。当大肠杆菌浓度低于0.63 mg/ml时,铝改性大豆秸秆炭对大肠杆菌的去除率达100%,铝改性花生秸秆炭和铝改性稻草炭对大肠杆菌的去除率在96%和90%以上。0.5 mg/ml的大肠杆菌悬液通过装有2 g铝改性稻草炭的淋溶柱,每次收集10 ml淋出液,共收集152次,大部分淋出液中大肠杆菌浓度小于0.02 mg/ml,大肠杆菌去除率在95%以上。因此,铝改性生物质炭可用于水体中大肠杆菌的去除。
钱薇赵安珍赵安珍刘兆东王如海唐昊冶徐仁扣
关键词:大肠杆菌
两种植物物料改良酸化茶园土壤的初步研究被引量:30
2007年
本文通过培养试验,比较研究了水稻秸秆和大豆叶(柄)对酸化茶园土壤的改良作用,发现植物物料在提高土壤pH值的同时,降低了土壤交换性Al的含量;水稻秸秆对土壤pH的影响大于大豆叶(柄),但它们对土壤交换性Al的影响表现为大豆叶(柄)大于水稻秸杆。加入土壤干重1%的植物物料,不仅增加了土壤pH、降低了土壤的交换性Al,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土壤可溶性Al的含量。
姜军徐仁扣李九玉赵安珍
关键词:茶园土壤植物物料
氧化铝对红壤正、负电荷的影响被引量:8
1992年
用人工合成氧化铝包被土壤的方法研究了氧化铝(三水铝石)对红壤地区五种土壤的电荷性质的影响。结果发现,土壤包被氧化铝后正电荷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但其增加量随pH的升高而减少,pH7左右时几乎为零。人工氧化铝对负电荷的影响因土而异。带负电荷少的砖红壤包铝后在pH<7范围内负电荷稍有减少;带负电荷多的黄壤和红壤包铝后在低pH时负电荷明显减少,而高pH时负电荷明显增大;另外两个赤红壤包铝后负电荷也有类似的变化趋势,但变幅较小。四种土壤的负电荷由减小转变到增大时转变点的pH值各土不同,在pH3.6—6.2之间。包铝后土壤净电荷的变化趋势与该土壤的负电荷相似。包铝后土壤的ZPNC都有所升高,升高的幅度因土而异,在0.4—1pH单位之间。
赵安珍张效年
关键词:氧化铝正电荷负电荷红壤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