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延昇
- 作品数:32 被引量:211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管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重庆师范大学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文化科学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 替代性选择对满意顾客的忠诚度影响——来自餐饮业的实证研究被引量:7
- 2009年
- 前人理论成果表明顾客满意并不一定带来顾客忠诚,而消费者替代性选择又可进一步划分为竞争者的可选择性和吸引力两个维度,这两个维度影响着满意顾客的顾客忠诚。以餐饮业为研究对象的实证分析表明,竞争者的可选择性和吸引力对顾客行为忠诚、态度忠诚都有显著负向影响,且吸引力对顾客行为忠诚的影响大于竞争者的可选择性。在竞争激烈的餐饮业内,消费者的替代性选择越大,即使在顾客满意的情况下,其顾客忠诚度越低;餐饮企业应致力于提供高质量差异化服务,减少本企业的真正替代者。
- 赵延昇谢出本
- 关键词:顾客满意顾客忠诚餐饮业
- 导游职业倦怠与离职倾向关系研究
- 导游普遍存在职业倦怠,导游职业已成为离职和转行率最高的职业之一。本文以合肥导游为研究样本,对收集到的数据采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方法,探讨了职业倦怠对导游离职倾向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情绪衰竭、去人性化和成就感低下均与离职...
- 赵延昇毕迎春
- 关键词:职业倦怠情绪衰竭去人性化离职倾向
- 论动态环境中基于技术创新的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构建被引量:4
- 2007年
- 动态的市场环境大大缩短了企业技术优势的存续时间,给基于技术创新的持续竞争优势提出了严峻挑战。着力探讨动态环境中,基于技术创新的企业如何构建持续竞争优势。首先,在持续技术创新的基础上,提出了企业技术竞争优势的构建模式;其次,从技术资源、技术能力和技术创新3个驱动因素深入分析和探讨技术持续竞争优势的形成;最后。
- 赵延昇巫绪芬雷明
- 关键词:技术创新动态环境
- 基于“CS-IF”矩阵的顾客满意度测评指标体系研究被引量:7
- 2008年
- 测评指标体系是顾客满意度测评的核心。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CS-IF"矩阵的顾客满意度测评指标体系研究方法,更加准确、有效得指导企业改进服务短板,持续提升顾客满意度,并以A省移动公司近期某阶段的满意度测评为例介绍了此方法的应用。
- 赵延昇许晓
- 关键词:企业管理顾客满意度指标体系
- 高科技产业内战略集团的退出壁垒与企业绩效被引量:2
- 2007年
- 退出壁垒限制了企业及时有效退出所在战略集团的能力,降低了企业的战略灵活性。文章认为退出壁垒是企业战略和企业绩效的中间变量,高科技企业的退出壁垒主要由产品技术投资、工艺技术投资和工厂设备投资三部分产生;在Miller提出的战略集团划分的框架下,具体分析了高科技产业内六种战略集团的退出壁垒与企业绩效,为管理者进行相关技术投资决策和以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 巫绪芬赵延昇陈良高
- 关键词:退出壁垒企业绩效
- 集团公司总部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模式探索——“三三管理法”
- 2004年
- 提出了集团公司总部的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模式——"三三管理法"。"三三管理法"是由"快、稳、准"三字管理方针,"面、线、点"三位协调统一运作模式和"工作规范化、标准模板化、绩效定量化"三化管理的三方面的结合。它对于我国集团公司管理总部的人力资源管理改革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 赵延昇雷明
- 关键词:总部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绩效三化管理方针
- 工作满意度、组织承诺与离职倾向关系的实证研究
- 为了考察工作满意度、组织承诺和离职倾向的关系,文章以213名IT企业技术员工实际调查资料为样本,并采用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和路径分析的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工作满意度、组织承诺与离职倾向具有显著负相关性和因...
- 赵延昇宛常春
- 关键词:工作满意度
- 关系营销:产业市场营销的核心理念被引量:4
- 2003年
- 90年代以来 ,关系营销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应用 ,被看做是“对传统营销理论的一次革命”。本文站在供应商角度 。
- 董玉芳赵延昇
- 关键词:关系营销市场营销供应商
- 导游职业倦怠与离职倾向关系研究
- 导游普遍存在职业倦怠,导游职业已成为离职和转行率最高的职业之一。本文以合肥导游为研究样本,对收集到的数据采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方法,探讨了职业倦怠对导游离职倾向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情绪衰竭、去人性化和成就感低下均与离职...
- 赵延昇毕迎春
- 关键词:职业倦怠情绪衰竭去人性化离职倾向
- 论“恶性价格竞争”的根本来源及规避策略被引量:5
- 2007年
- 在原有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重新阐述“恶性价格竞争”的概念与特征,并定义“产品趋同”。认为源于定位趋同、技术趋同和营销模式(4Ps)趋同的产品趋同是“恶性价格竞争”的根本来源,而产业状况和政府调控只是推动因素;并分析由产品趋同到“恶性价格竞争”的路径和结果。最后,针对产品趋同提出规避策略,以防止“恶性价格竞争”的发生。
- 赵延昇巫绪芬
- 关键词:恶性价格竞争产品趋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