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重型
  • 2篇重型颅脑
  • 2篇重型颅脑损伤
  • 2篇颅脑
  • 2篇颅脑损伤
  • 2篇脑损伤
  • 1篇药物
  • 1篇应激性
  • 1篇应激性溃疡
  • 1篇真菌
  • 1篇真菌感染
  • 1篇真菌药物
  • 1篇手术
  • 1篇切除
  • 1篇切除术
  • 1篇缺血
  • 1篇缺血改变
  • 1篇肿瘤
  • 1篇肿瘤切除
  • 1篇肿瘤切除术

机构

  • 4篇滁州市第一人...

作者

  • 4篇赵星
  • 3篇童加谋
  • 1篇杨光
  • 1篇葛健
  • 1篇汤德刚
  • 1篇陈绍东
  • 1篇葛键
  • 1篇王维东

传媒

  • 1篇医学综述
  • 1篇安徽卫生职业...
  • 1篇实用全科医学
  • 1篇安徽省第九次...

年份

  • 1篇2018
  • 3篇200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重型颅脑损伤并发严重感染27例分析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分析重型颅脑损伤疑似并发真菌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收治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治疗期间疑似并发真菌感染的有27例,确诊的有5例,用抗真菌药物治疗。结果:有26例感染治愈,1例死亡。结论:对于重型颅脑损伤疑似真菌感染,应早诊断、早治疗、预防用药、用高效、低毒的抗真菌药治疗。
童加谋赵星葛键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真菌感染抗真菌药物
重型颅脑损伤致应激性溃疡的防治体会被引量:1
2006年
赵星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应激性溃疡
常规骨瓣开颅与小骨窗开颅治疗基底核区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比较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比较常规骨瓣开颅与小骨窗开颅治疗基底核区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3月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53例基底核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术式分为对照组(29例)和观察组(24例),对照组用取常规骨瓣开颅治疗,观察组采用小骨窗开颅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血肿复发率、血肿清除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及患者术后3个月的生活能力(ADL量表)。结果观察组血肿复发率、血肿基本清除率均低于对照组[6.9%(2/24)比29.2%(8/29)、45.8%(11/24)比75.9%(22/29)](均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116±16)min比(89±13)min、(31±8)d比(23±4)d],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215±25)m L比(87±15)m L](P<0.01);术后3个月,观察组生活能力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骨窗开颅治疗基底核区高血压脑出血的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术后血肿复发率低,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和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能力。
赵星童加谋
关键词:小骨窗开颅
颅内肿瘤切除术后脑缺血改变的临床分析(附80例报告)
目的: 根据颅内肿瘤术后脑缺血改变的临床分析,总结相关因素,探讨早期发现和防治措施。方法: 收集80例颅内肿瘤手术病例,均采用手术前后影像对比观察,术前CT、或MRI检查,确定病变部位、大小、瘤周缺血范围。术后1周复查头...
陈绍东王维东童加谋汤德刚杨光赵星葛健
关键词:颅内肿瘤MRI检查肿瘤手术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