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晏

作品数:74 被引量:422H指数:11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基础医学院生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攀登计划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5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1篇医药卫生
  • 7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10篇细胞
  • 9篇P物质
  • 8篇循经
  • 8篇循经感传
  • 8篇经络
  • 8篇感传
  • 7篇电刺激
  • 7篇受体
  • 6篇褪黑素
  • 6篇黑素
  • 6篇氨酸
  • 5篇电针
  • 5篇穴位
  • 5篇抑素
  • 5篇脊髓
  • 5篇谷氨酸
  • 5篇膀胱经
  • 4篇信息传递
  • 4篇生长抑素
  • 4篇皮神经

机构

  • 59篇西安交通大学
  • 13篇西安医科大学
  • 5篇西安交通大学...
  • 5篇西安近代化学...
  • 4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天津医院
  • 2篇上海市东方医...
  • 1篇成都医学院
  • 1篇肯塔基大学
  • 1篇河南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西安市第四医...
  • 1篇中北大学
  • 1篇国家自然科学...
  • 1篇马里兰大学
  • 1篇环境与疾病相...
  • 1篇四川省医学科...

作者

  • 74篇赵晏
  • 26篇王会生
  • 18篇郭媛
  • 17篇史文春
  • 14篇曹东元
  • 13篇张世红
  • 13篇孙启新
  • 6篇姚繁荣
  • 6篇蔡晓宏
  • 5篇徐磊
  • 5篇罗蓉
  • 5篇王军
  • 4篇郭新奎
  • 4篇展淑琴
  • 4篇王惠玲
  • 4篇贾军
  • 3篇田雨灵
  • 3篇马少杰
  • 3篇向晓辉
  • 3篇刘鸿

传媒

  • 7篇西安医科大学...
  • 7篇第四军医大学...
  • 6篇针刺研究
  • 6篇生理科学进展
  • 4篇中国针灸
  • 4篇生理学报
  • 4篇神经解剖学杂...
  • 3篇山东中医药大...
  • 2篇中国药物依赖...
  • 2篇上海针灸杂志
  • 2篇国外医学(生...
  • 2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生命科学
  • 1篇国外医学(肿...
  • 1篇医学研究通讯
  • 1篇中国药理学通...
  • 1篇中国寄生虫学...
  • 1篇第一军医大学...
  • 1篇癌症
  • 1篇国外医学(医...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3
  • 2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3篇2006
  • 6篇2005
  • 3篇2004
  • 8篇2003
  • 18篇2002
  • 7篇2001
  • 4篇2000
  • 1篇1999
  • 2篇1998
  • 3篇1996
  • 2篇1995
  • 1篇1993
7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电刺激引起背根节PPTA mRNA表达的变化被引量:1
2001年
给予大鼠背部左侧胸 9脊神经皮支电刺激后 ,用原位杂交方法观察了本节段背根节 PPTA m RNA表达的变化。证明电刺激后 2 4h,左侧胸 9节段背根节 PPTA m RNA的表达较对侧和对照组有显著增高 ( P<0 .0 1)。表明较强的电刺激可增加背根节细胞 PPTA m RNA的表达 ,提示
李秀华赵晏史文春李信民王会生
关键词:电刺激原位杂交组织化学背根节
局部注射αβme-ATP对大鼠背部皮肤初级传入纤维的兴奋作用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探讨P2X嘌呤受体激动剂αβme-ATP对大鼠背部皮肤感受单位的兴奋和敏化作用.方法在大鼠T9~Ti3脊神经背侧皮支分离细束,进行单纤维电生理学记录,观察相应皮肤感受野注射αβme-ATP(100 μmol/L,10μl)或生理盐水对皮肤感受单位机械阈值和自发放电的影响及时程变化.结果①Aδ和C类纤维的机械阈值分别是(0.384±0.018)和(0.943±0.102)mN,注射αβme-ATP后降低至(0.304±0.013)和(0.659±0.071)mN(P<0.05,P<0.01);Aβ纤维的机械阈值是(0.301±0.019)mN,注射αβme-ATP后为(0.288±0.018)mN(P>0.05).生理盐水对照组注射前后Aβ、Aδ和C类纤维的机械阈值均无显著变化(P>0.05).②注射αβme-ATP后,Aβ、Aδ和C类纤维自发放电频率增加的比例分别为7.7%、66.7%和75.0%,其中Aδ和C类纤维的反应比例显著高于Aβ纤维(P<0.01).生理盐水对照组未见自发放电频率显著增加的单位.③Aδ和C类纤维在注射αβme-ATP过程中(5 min)的平均自发放电数和注射后(5 min)的平均自发放电数与注射前相比均显著增加(P<0.05),但Aβ纤维在注射过程中平均自发放电数和注射后平均自发放电数与注射前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另外,还观察了αβme-ATP引起感觉神经自发放电的时程变化,发现αβme-ATP对Aδ和C类初级传入末梢的兴奋作用可见于所观察的整个时段.结论ATP的类似物αβme-ATP对大鼠背部皮肤的Aδ和C类纤维具有兴奋和敏化作用.
张琪赵晏田雨灵郭媛曹东元王会生
关键词:外周神经
褪黑素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的抑制作用被引量:8
2000年
目的 观察褪黑素对人肝癌 SMMC- 772 1细胞生长抑制作用及其作用机理。方法 采用不同浓度的褪黑素通过体外细胞培养、MTT显色技术研究其抑制作用 ,以流式细胞仪和电子显微镜技术观察其作用机理。结果 褪黑素对人肝癌 SMMC- 772 1细胞具有抑制作用 ,其 IC30 、IC50 分别为 1 .1 0和 2 .0 0 mmol/L。以 IC30 的褪黑素处理 SMMC- 772 1细胞 ,使其倍增时间由 2 1 .1 h延长到 38.4h。流式细胞仪观察到褪黑素导致 SMMC- 772 1细胞 G0 /G1期比例升高 ,S期比例降低。透射电镜可观察到以 IC30 的褪黑素处理的细胞 ,其超微结构发生了退行性改变。结论褪黑素对 SMMC- 772 1细胞具有抑制作用 ,其作用机理可能是褪黑素导致细胞 G0
蔡晓宏赵晏白艳红刘鸿
关键词:褪黑素肝肿瘤SMMC-7721细胞
P物质(SP)与临床疾病的关系及其受体拮抗剂的应用前景被引量:3
2000年
SP广泛地分布于中枢和外周组织 ,呈现出复杂的生理效应。它与临床的多种疾病有关 ,如帕金森氏病、亨廷顿氏病、胃肠道炎症、膀胱炎、风湿病、头痛、变异性心绞痛、脊髓空洞症等。SP的拮抗剂如sendide,spantide ,CP 963 4 5,RP67580 ,SP4 8968,CP 1 2 2 72 1等通过阻断SP的作用可产生镇痛、止泻、解痉、止喘、抗炎和抗伤害等效应 ,在临床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李秀华赵晏史文春
关键词:P物质疾病
P物质和相关肽研究进展
1993年
P物质(SP)是广泛存在于人和动物体内的一种生物活性肽,它由十一个氨基酸构成。60年前Euler和Gaddum首先发现了SP。后来人们又相继发现了神经激肽A(NKA,K物质,是一种10肽)。神经激肽B(NKB,10肽),还包括其它几种结构与功能相近似的肽类通称为速激肽(tachykinins)。
赵晏
关键词:P物质
吗啡中毒大鼠死后体内吗啡再分布的影响因素被引量:5
2003年
目的 确定大鼠生前摄入吗啡量、死亡时间及各组织pH值在死后吗啡再分布中的作用。方法 建立急、慢性吗啡中毒大鼠模型 ,测定死后 0~ 96h心血、心肌、肝、肾、脑组织吗啡含量 ,用pH计测定各检材的 pH值 ,并与相应检材的吗啡含量变化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①吗啡急性中毒 (一次肌肉注射 10mg·kg- 1 )组和慢性中毒 (累计 7d肌肉注射吗啡总量 6 4 5mg·kg- 1 )组大鼠死后同一组织吗啡含量变化差异显著 ,如脑、肝、肾组织 ;②死后 0~ 96h吗啡中毒大鼠不同时间段 ,同一组织中的吗啡含量发生显著改变 ,如心血、心肌、肝组织、肾组织 ;③心血、肝、肾组织的pH值与该检材中的吗啡含量变化呈负相关。结论 吗啡中毒大鼠死后体内吗啡再分布受大鼠生前摄入吗啡量。
王惠玲马丽霞赵晏唐承汉
关键词:吗啡中毒影响因素死亡时间
阿片类药物依赖与中脑—边缘多巴胺系统回路被引量:22
2003年
王惠玲赵晏
关键词:阿片类药物药物成瘾DA受体DA受体激动剂
反复力竭游泳对大鼠痛阈的影响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观察大鼠运动疲劳前后痛阈的变化,探讨疲劳与痛阈的关系。方法:建立一周力竭游泳疲劳模型,观察疲劳前后大鼠的机械性缩爪阈值(PWMT)和热缩爪潜伏期(PWTL),以反映运动疲劳后大鼠痛阈的变化。结果:大鼠在维持一周的运动疲劳状态下PWTL明显延长(P<0.01),即热痛阈值升高;PWMT显著升高(P<0.01),即机械性痛阈升高。结论:强迫游泳所致的运动疲劳可引起机体痛阈升高,对痛觉反应迟钝,可能是机体保护性抑制和应激的结果。
杨坤张书婷郭媛赵晏刘鸿宇
关键词:力竭游泳痛阈
前速激肽原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1
1999年
速激肽在中枢和外周有广泛分布,并呈现出多种生理效应。近年来,对其前体前速激肽原(preprotachykinin,PPT)的研究有了一些新的进展,其中包括PPT基因及PPTmRNA的结构、PPT生成速激肽的过程,以及神经营养因子、多巴胺、5HT、乙酰胆碱、肾上腺皮质激素、兴奋性氨基酸、雌激素及免疫因子(如IL1、TNF等)对PPT基因表达与速激肽水平的调节等。这些工作为从分子水平上阐明速激肽的重要生理功能奠定基础。
李秀华赵晏
关键词:速激肽基因表达
PPTAmRNA在大鼠脑内的正常分布及电针针刺足三里对其表达的影响
2006年
目的:研究前速激肽原A mRNA(preprotachykininAmRNA,PPTAmRNA)在大鼠脑内的正常分布及电针针刺足三里对其表达的影响,进而加深对速激肽功能及电针机制的理解。方法:用原位杂交组织化学的方法观察了正常大鼠脑内PPTAmRNA的正常分布及电针对其表达的影响。结果:PPTAmRNA在大鼠脑内分布广泛,在许多核团内均有较高表达,电针针刺足三里可使脑内许多核团PPTAmRNA表达增高。结论:PPTAmRNA在大鼠脑内的广泛分布提示其可能在脑内发挥重要的作用,速激肽可能参与电针的作用。
展淑琴赵晏郭新奎王会生
关键词:原位杂交组织化学电针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