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晨洋

作品数:17 被引量:72H指数:5
供职机构: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文化科研课题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生物学历史地理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建筑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文化科学
  • 1篇艺术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7篇景观
  • 4篇明城墙
  • 4篇景观设计
  • 4篇城墙
  • 4篇城市
  • 3篇南京明城墙
  • 3篇廊道
  • 2篇地景
  • 2篇生态景观
  • 2篇绿地
  • 2篇居住
  • 1篇心理
  • 1篇心理恢复
  • 1篇心理健康
  • 1篇遗产
  • 1篇艺术
  • 1篇园景
  • 1篇园林
  • 1篇社会责任
  • 1篇生态

机构

  • 17篇南京林业大学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江西农业大学
  • 1篇上海市园林科...

作者

  • 17篇赵晨洋
  • 2篇季建乐
  • 2篇何疏悦
  • 2篇唐晓岚
  • 2篇张青萍
  • 1篇于芬
  • 1篇李同予
  • 1篇王燕燕

传媒

  • 2篇林业科技开发
  • 2篇山西建筑
  • 1篇艺术科技
  • 1篇低温建筑技术
  • 1篇合肥工业大学...
  • 1篇华中建筑
  • 1篇城市问题
  • 1篇广东园林
  • 1篇中国名城
  • 1篇现代城市研究
  • 1篇山东工艺美术...
  • 1篇2011全国...

年份

  • 1篇2023
  • 7篇2019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5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扬州何园多层空间的句法解析被引量:5
2019年
何园是19世纪末扬州最后一座大型私家园林,其造园蕴含了许多现代的理念和理法,以其特定的时代背景与空间特征成为中国晚清第一名园。基于空间句法理论,运用Depthmap软件对何园进行图解分析,从可视层和可行层对何园空间的视觉连接度、整合度和深度值进行描述与分析,并对何园的空间特征进行定量化的解读,分析其空间构成的特点及由此产生的多层次、立体化和身心合一的游赏方式,以期为现代园林设计提供多维视角和人性化游赏体验的形式。
赵晨洋
关键词:空间句法
人工湿地与生态景观建设被引量:3
2007年
对人工湿地的概念、构造、营造原则和方法进行了论述和分析,强调了其生态环境效益,并结合美学原理,提出了人工湿地的生态景观设计的方法,以提升人工湿地的景观价值。
赵晨洋
关键词:人工湿地生态景观湿地景观生态系统
生态主义影响下的现代景观设计
本文首先对生态主义思想形成的背景、原因及发展过程做了较为全面的阐述,并对其概念提出了系统的界定与详细的解析。接着,阐明了正是由于环境危机才使得现代景观设计得以产生和发展,而今已进入一个全新的生态主义发展时期的观点,并列举...
赵晨洋
关键词:现代景观设计生态主义现代艺术
文献传递
南京明城墙历史廊道文化遗产评价与保护研究被引量:4
2019年
对南京明城墙的历史变迁和功能演变进行梳理,针对南京明城墙历史廊道内的66处文化遗产资源进行文献分析与现场踏勘调查,明确其属性特点和现状。综合层次分析法、德尔菲法及问卷调查筛选并确定文化遗产评价指标,运用MATLAB软件进行计算,得出各个评价指标的权重,采用罗森伯-格菲什拜因数学模型计算公式,得出文化遗产的综合评分,依据得分值域将文化遗产分为四个等级,并针对不同等级遗产资源在文化内涵、文化价值与影响力和适应反应性上的不同特点,提出各级遗产资源保护与利用的策略。通过构建南京明城墙历史廊道文化遗产的评价体系,对文化遗产进行量化,确保文化遗产保护的科学性与准确性,探索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赵晨洋李子安王燕燕
关键词:南京明城墙文化遗产
南京城墙文旅品牌的视觉传达设计策略
2019年
在当今旅游行业倡导文化、旅游融合的背景下,南京城墙要提高自身知名度,可以通过视觉传达设计的方式实现.视觉传达设计的策略是基于对南京城墙文旅品牌的建设现状与南京城墙所承载的价值、文化和情感的分析,同时融合视觉传达设计的理论知识展开阐述.两大策略指导下的logo、导示牌和文创产品的设计实践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邓卓王笑雪赵晨洋
关键词:南京城墙视觉传达设计
基于生态廊道构建的南京仙林绿地网络优化研究被引量:6
2019年
生态廊道是指连接斑块的带状空间,能确保生态过程的连续性,有利于维持和恢复自然生态系统功能,减少经济社会发展对生态系统功能和服务的不利影响,可兼顾环生态、景观和人文等层面,极大增强新城的吸引力。本文以南京仙林新城为研究对象,首先调查分析仙林新城绿色基础设施状况,总结仙林绿地发展现状与问题,基于GIS平台,采用最小路径(LCP)方法,确定潜在生态廊道;并通过重力模型的计算,提取重要生态廊道,构建新城的生态廊道网络,并对廊道网络指标进行分析和评价;再结合各片区的具体绿地规划的要求与特点,构建新城绿地多层级、多元功能要求的综合绿地生态网络;最终总结并提出新城绿地生态网络的优化策略。
赵晨洋李卫正仲启铖
关键词:生态廊道LCP
居住社区公共性景观设计被引量:1
2008年
居住社区公共性景观是城市景观的组成部分,能为城市居民的户外活动提供多种服务功能。通过分析居住社区公共性景观的共性特点及存在问题,提出强化归属感、注重舒适性和安全性等相应的设计途径。
唐晓岚赵晨洋季建乐何疏悦
关键词:居住社区公共性景观
城市开放空间的景观安全性设计研究被引量:5
2010年
分析了城市开放空间中的常见事故,进行了安全性及景观安全评价,从安全性角度对城市公共空间的各类景观构成元素以及景观设施的安全性设计进行了研究,以保障在城市开放空间中人群活动的安全性。
赵晨洋于芬
关键词:安全性公共空间
环境景观设计中手绘技法课程的教学研究被引量:2
2007年
环境景观设计中的手绘技法是设计者表达设计构思的工具,表现技法课程同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同样是服务于专业设计课的基础课,任何一种技法都有它的优势和局限,应该将这些技法的长处充分地认识并发挥出来,使它们能很好地为专业设计服务。
赵晨洋
关键词:表现技法景观设计教学研究课程手绘计算机辅助设计
绿色基础设施的规划模式研究——以南京仙林副城为例被引量:4
2014年
绿色基础设施(Green Infrastructure,GI)是一种将发展、保护与精明增长等一系列理念融入生态保护的方法。由GI导向的城市规划的新策略有助于构建社会和谐,人类健康、生物多样性、社会发展和经济稳定增长的健全格局,通过充分利用大自然的"自发"服务功能和生态循环的过程,创造一个开敞空间集散体系,用于连接已有的和未来的绿色空间资源。针对快速城市化之下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通过对现有绿色基础设施规划实践案例的分析和研究,探索南京仙林副城的绿色基础设施的规划模式,确保GI体系的整体性、综合性、战略性与政策专业性,以期通过其建立完整的绿色生态网络、恢复自然过程,建立未来土地开发及土地保护决策的框架,达成对城市生态系统的营建、修复与再生,打造"协调发展、可持续的新市区"。
赵晨洋张青萍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