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永福
- 作品数:18 被引量:89H指数:5
- 供职机构:河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常温下长时间阻断肝血供的实验与临床研究被引量:5
- 1996年
- 为了观察常温下阻断入肝血供不同时期肝脏的变化,探讨肝脏的温缺血时限。方法:常温下阻断Wistar大鼠入肝血供30分钟(A组)、45分钟(B组)及60分钟(C组),观察肝细胞的形态、结构、肝血窦内皮细胞的超微结构,酶学指标AIlT、AST的改变。结果:常温下鼠肝血流阻断在的分钟内肝脏的改变为可逆性改变。肝脏酶学A、B和C组ALT、AST明显高于正常(P<0.001),A组与B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C组ALT、AST高于AD组(P<0.01)。应用此方法成功地为15例患儿行肝叶切除术,认为该方法应用于小儿简单、安全。
- 王家祥范应中赵永福张谦杨合英
- 关键词:肝切除肝肿瘤肝循环
- 青少年大肠癌52例诊治分析被引量:1
- 1997年
- 青少年大肠癌并非罕见,1987~1996年我院收治的521例大肠癌中,青少年(7~30岁)占52例(10%),其中结肠癌22例,直肠癌30例。临床表现以大便习惯改变、腹痛、便血为主,结肠癌病人腹部肿块也较常见。病理特点是恶性程度高者较多。在52例中,低分化腺癌、粘液腺癌、印戒细胞癌占55%。青少年大肠癌误诊率较高,结肠癌误诊率为82%,直肠癌误诊率77%。本组误诊率78.3%,根治性切除率69.2%。作者认为青少年大肠癌的治疗最有效的方法是根治性切除术。
- 苟建军赵永福僧国珍
- 关键词:青少年大肠癌
- 三联手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被引量:14
- 2000年
- 目的 评价三联手术(人造血管肠腔静脉C型架桥、冠状静脉结扎、脾动脉结扎)治疗门静脉高压症(PHT)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方法 对采用三联手术治疗的58例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手术前胃网膜静脉压为27~45cmH2O,术后为25~43cmH2O,平均下降8cmH2O。术后因脑血管意外死亡1例。2例有轻度肝性脑病,经对症治疗后好转;3例发生乳糜瘘,分别在手术后5,10d和3个月后自行消失。随访1个月~6年的共41例,无再出血病例,无肝性脑病发生。所有病人脾机能亢进消失。腹水消失20例,明显减少10例,无1例增加。肝功能好转10例,下降3例,28例变化不明显。B超或彩色多普勒检查,40例人造血管均通畅。结论 本手术主要适应于以下原因引起的门静脉高压:①单纯化肝静脉闭塞(布加综合征的一种病理类型);②门静脉主干血栓形成成海绵样变性引起的肝前性门静脉高压;③肝内型门静脉高压行断流术后再发出血或未行手术,肝功能为ChildA和B级者。
- 马秀现冯留顺赵永福许培钦
- 腔静脉-腔静脉转流术治疗布-加综合征被引量:19
- 2000年
- 目的 探讨布 加综合征更为有效的手术方式。方法 采用腔静脉 腔静脉人工血管转流术对 32例节段闭塞型布 加综合征病人进行手术治疗。结果 围手术期死亡 2例 ,病死率 6 %。对 30例病人术后随访 6~ 30个月 ,随访率 94% ,效果优者 2 6例 (81% ) ,病人临床无症状 ,腹水、胸腹壁曲张静脉及下肢肿胀消失 ,肝右肋下不能触及 ;良好者 3例 (10 % ) ,胸腹壁曲张静脉基本消失 ,肝脏缩小 ;1例效果欠佳。结论 本术式与腔静脉 右心房转流术相比具有人工血管短、创伤小 ,疗效确切的优点 ,并且可避免心包炎的发生 ,是治疗节段闭塞型布 加综合征较为有效的方式。
- 许培钦赵龙栓赵永福马秀现冯留顺
- 关键词:布-加综合征术式
- 对区域性胰腺切除术治疗胰腺癌的再评价
- 1999年
- 自从1973年Former创用区域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以来,不仅提高了胰头癌手术切除率,而且延长了术后生存期.从1995年5月至1998年10月,作者采用Fortnerl型术式——胰头联合肠系膜上静脉-门静脉(SMPV)切除与重建治疗胰头癌12例,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12例,男10例,女2例.年龄43~70岁,平均56.4岁.除1例外,均以阻塞性黄疸主诉入院.6例伴有腹痛、腹胀,1例出现十二指肠梗阻症状.术前B超、CT检查发现胰头占位病变者10例,2例报告为上腹肿块;8例提示肿瘤与SM-PV关系密切,其中3例肿块将后者包裹其内.肿瘤大小为4cm×3cm×3cm~8cm×7cm×5cm.
- 许培钦马秀现赵永福赵龙栓
- 关键词:胰腺肿瘤胰腺切除术胰腺癌手术疗法
- 4例无心跳者供肝切取与修整的体会(摘要)
- 1999年
- 赵永福张水军张谢夫许冰李中凌马继红
- 关键词:肝移植
- 改良青木春夫断流术治疗门脉高压症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 1998年
- 1991年1月~1997年10月,笔者采用改良青木春夫断流术治疗门脉高压症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52例,经随访1个月~6年10个月,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 马秀现赵永福冯留顺张水军叶学祥
- 关键词:门脉高血压食管静脉曲张出血
- 布加综合征460例误诊误治原因探讨被引量:14
- 1999年
- 目的探讨布加综合征(BCS)的误诊误治情况及其原因,以及避免误诊误治的方法。方法对就诊的520例BCS病人的诊断和治疗情况进行调查和统计分析,了解误诊误治情况及易误诊的疾病。结果首次就诊的误诊率为885%(460/520),所误诊的疾病依次为肝硬变、肝炎、大隐静脉曲张等。县区级医院的误诊率为975%、地市级医院的误诊率为811%、省级以上医院的误诊率为500%。施行错误治疗有: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脾切除、精索静脉结扎等手术,化疗、抗痨治疗及其他药物治疗。结论BCS的误诊率较高,且常被误治。避免误诊的方法有:(1)注意寻找本病的特征性表现;(2)合理应用影像学检查如B型超声、下腔静脉造影等。
- 张水军赵永福苟建军马秀现许培钦
- 关键词:门脉高压症布-加综合征误治误诊
- 胰管插管引流对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的预防
- 1999年
- 胰管插管,经以下4种引流途径:①经胆总管内直入的“T” 管引出体外;②经胆管空肠的引流管引出体外;③直接经空肠引出体外;④胰管插管内引流.用于38例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仅1例发生轻度胰瘘,取得良好临床效果.
- 赵永福金中奎
- 关键词:胰头十二指肠胰瘘
- 401例经腹会阴联合切口治疗直肠肛管癌病历分析
- 1991年
- 1976~1989年我院共行腹会阴联合切口直肠肛管癌根治术401例,其中111例术中采用不缝合盆底腹膜、会阴部留置引流管,人工肛门肠管粘膜不外翻缝合术式。该术式利用腹腔内小肠及大网膜自然下垂压迫创面减少渗血渗液和腹膜、大网膜的防御感染功能,从而降低了会阴部切口的感染率。同时,因不受切除腹膜多少的限制,手术范围可扩大,有利于肿瘤的彻底根治。
- 僧国珍苟建军赵龙拴赵永福
- 关键词:直肠肿瘤肛管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