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维萍 作品数:11 被引量:17 H指数:3 供职机构: 滁州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文化科学 生物学 轻工技术与工程 更多>>
食品微生物学的实验过程“三段化”教学探索 被引量:2 2016年 分析了食品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实验过程进行了"三段化"划分,并提出了相关的要求。构建了实验过程"三段化"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取得了较为理想的实验教学效果。 柴新义 张磊 于世军 赵维萍 马玉华杂交油菜直播技术规程 被引量:3 2004年 介绍杂交油菜的直播栽培技术规程。 卞士锐 林剑 赵维萍关键词:杂交油菜 直播 食品微生物学实验考核“分级化”和“量化”一体的探索 被引量:3 2015年 为强化学生能力培养,提高食品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效果,对实验课考核内容和评价标准进行研究。在实践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实验类型和实验阶段构建了考核"分级"化和"量化"一体的考核评价体系,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效果。 柴新义 张磊 张微微 于世军 赵维萍滁菊f3'h基因启动子的克隆及分析 2016年 为探明滁菊类黄酮3'-羟化酶(F3'H)基因在类黄酮物质合成过程中的作用,基于本实验室已经获得滁菊f3'h编码基因的基础上,采用Genome Walking技术,克隆了1 348 bp的启动子,序列分析表明,该启动子片段除含有真核生物启动子核心元件TATA-Box等外,还含有参与脱落酸响应(ABRE)元件以及G-Box等参与光响应单元、植物激素响应单元件植物防御和逆境胁迫应答元件、以及环境因素等多个顺式调控元件。该基因启动子的克隆及其初步分析将为深入研究f3'h基因在滁菊类黄酮合成中的分子机制提供参考、为开发滁菊分子育种提供有效基因原件,以及为今后利用生物技术手段提高滁菊黄酮含量奠定基础。 赵维萍 陆李昌 刘洋 徐媛媛 翟璐 蔡华关键词:滁菊 启动子 GENOME WALKING 食品微生物学实验模块化教学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1 2016年 为提高食品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效果,探讨了构建模块化实验教学的原则,设计了包含基础、综合、创新性实验有机统一的模块化教学体系,使教学内容系统化、层次化和多样化。基于模块化的食品微生物学实验改革,激发了学生的实验兴趣和主观能动性,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柴新义 张磊 于士军 赵维萍 马玉华关键词:模块化 江淮地区小麦倒伏对产量结构的影响及预防措施 被引量:3 2002年 本文针对寿县 2 0 0 2年小麦倒伏情况进行了倒伏与未倒伏的产量结构调查比较 ,分析了倒伏的原因 。 赵维萍 李立新 郑大水 张贤菊 葛厚兵关键词:小麦 倒伏 预防措施 小麦抗冻基因sod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2015年 为研究低温胁迫前后小麦抗冻基因转录水平的表达差异,以不同生态类型的8个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克隆其超氧化物歧化酶基因sod并进行表达分析。结果表明,低温胁迫条件下,春性品种sod基因转录水平表达量显著提高,而其他生态类型的sod基因转录水平表达量无明显变化。 蔡华 王方平 余意 赵维萍关键词:小麦 抗冻基因 SOD 高产抗病小麦新品种—苏隆128 被引量:1 2016年 苏隆128是滁州学院和安徽农业大学于2004年以丰产性好、抗寒性强的宁麦8号×绵311后代品系5E008为母本,以籽粒商品性好、赤霉病抗性强、品质优的宁麦9号为父本,F1和玉米远缘杂交诱导小麦单倍体,经染色体人工加倍获得纯合的双单倍体DH(double haploid)系,再连续多年对DH系进行多代系谱选择,最终培育而成。于2016年3月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皖审麦2016007。 蔡华 司红起 赵维萍 葛奇 王方平 常迪关键词:抗病 小麦单倍体 宁麦8号 抗寒性强 小麦西瓜粳稻一年三熟的效益分析及配套栽培技术 2000年 本文总结分析了小麦西瓜粳稻一年三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介绍了具体的茬口配置及配套栽培技术。 赵维萍关键词:小麦 西瓜 粳稻 普通小麦显性Kr1和隐性kr1基因的分子结构差异 被引量:3 2016年 Kr1基因是小麦远缘杂交不亲和的主效基因。为探究Kr1基因的特性,根据已公布的Kr1基因c DNA部分序列,采用染色体步移(Genome Walking)和c 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rapid amplification of c DNA ends,RACE)克隆小麦显性Kr1基因和隐性kr1基因,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小麦Kr1基因全长4 006 bp,含有4个外显子和3个内含子,ORF全长1 671 bp,编码557个氨基酸,可形成一条完整肽链,有基因活性,Kr1蛋白三级结构与植物S位点受体激酶具有较高的相似性。kr1基因全长3 945bp,第3、第4外显子中因含有大量终止密码子,不能通读,表明kr1基因无基因活性。同时对小麦×黑麦、小麦×球茎大麦、小麦×玉米等不同远缘杂交系统的亲和性差异进行探讨,认为Kr1基因在小麦×玉米中失活可能与玉米转座子的插入有关。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阐明Kr1基因的功能及其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 蔡华 赵维萍 许柱 江伟 姚运涛 赵怡然关键词:小麦 染色体步移 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