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莉

作品数:5 被引量:47H指数:4
供职机构:东北林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林业局林业科技成果推广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生物学
  • 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桑树
  • 3篇间作
  • 3篇大豆
  • 2篇光合特性
  • 2篇大豆间作
  • 1篇稻种
  • 1篇叶绿
  • 1篇叶绿素
  • 1篇叶绿素荧光
  • 1篇叶片
  • 1篇诱变
  • 1篇幼苗
  • 1篇弱光
  • 1篇生长及光合特...
  • 1篇水稻
  • 1篇水稻幼苗
  • 1篇水稻种
  • 1篇水稻种子
  • 1篇水稻种子发芽
  • 1篇种间

机构

  • 5篇东北林业大学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作者

  • 5篇赵莉
  • 4篇孙广玉
  • 3篇张会慧
  • 2篇朱文旭
  • 2篇许楠
  • 2篇郑晓媛
  • 1篇韩亚萍
  • 1篇王师丹
  • 1篇焦顺吉
  • 1篇岳冰冰
  • 1篇李鑫
  • 1篇宋云飞

传媒

  • 2篇经济林研究
  • 1篇黑龙江农业科...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土壤

年份

  • 1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桑树大豆间作地上部和地下部的种间作用研究被引量:24
2011年
在田间条件下研究了桑树-大豆间作体系中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在桑树和大豆间作的共生期间,间作桑树地上部生物量、光合速率、含N量、根系干重、根长密度和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NRA)比单作桑树分别增加了65.9%、11.8%、17.8%、24.8%、139.8%和116.2%,而大豆呈现相反趋势,桑树和大豆间作期间存在明显的竞争关系。但是,间作大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和土壤脱氢酶活性分别比单作大豆高10.6%和3.5%,桑树和大豆间作存在种间促进作用。因此,桑树和大豆间作体系中种间促进作用和种间竞争作用是同时存在的。
郑晓媛赵莉许楠张会慧孙广玉
关键词:桑树大豆间作
桑树/大豆间作和混作模式下的生长及光合特性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为桑树/大豆复合模式的合理空间配置提供理论依据,为桑树/大豆复合模式的推广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分别研究了1年生桑树幼苗与大豆在间作和混作模式下桑树幼苗和大豆的生长及光合特性。[结果]1年生桑树幼苗在间作和混作模式下均不会影响大豆的生长及光合特性,但间作模式下桑树幼苗叶片的各项生长及光合指标明显优于单作。但1年生桑树幼苗与大豆在混作模式下二者地上部分有明显的光能竞争,大豆限制了桑树幼苗的生长。[结论]与大豆间作可以提高1年生桑树幼苗的光合生产能力和植株的生长。新移栽的1年生桑树幼苗不宜与大豆混作。
王师丹张会慧赵莉朱文旭孙广玉
关键词:间作混作大豆桑树光合特性
飞秒激光处理对水稻种子发芽和苗期生长的影响被引量:4
2011年
以水稻品种龙稻5号种子为试材,以波长800nm、光斑半径2mm、功率650mW、频率1 000Hz的飞秒激光分别辐照3、5、7、9、11和13s后,研究飞秒激光辐照处理对水稻种子发芽和苗期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飞秒激光辐照处理可以刺激水稻发芽和幼苗的生长,3~9s飞秒激光辐照处理,水稻发芽势和发芽率增高,而随着处理时间变长11~13s出现抑制发芽现象。苗期经处理后水稻植株比对照有不同程度增加现象,在11和13s处理株高变化较为明显。经辐照处理后幼苗叶绿素含量增加,POD酶活性增强,SOD酶活性减弱。
焦顺吉韩亚萍赵莉宋云飞
关键词:水稻激光诱变水稻幼苗POD酶
间作模式下桑树与大豆叶片的光合日变化特点被引量:21
2011年
为了提高桑树与大豆间作模式下地上部分的光能利用率,优化桑树与大豆复合经营的空间配置,研究了在这一间作模式下生育后期速生桑树和大豆叶片的光合日变化特点。结果表明:无论在单作还是间作模式下大豆叶片在13:00时均表现出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其光合性能并未因间作桑树而受到影响;一天之中,桑树叶片分别在9:00时和13:00时出现光抑制现象,并且13:00时光抑制的程度和持续的时间均大于9:00时出现的,不同种植模式下桑树叶片的光合日变化情况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一天之中,间作模式下桑树叶片的Pn、Tr、Fo和Fv/Fm等光合指标值均优于单作模式的桑树叶片,桑树与大豆间作具有一定程度的种间促进作用,1年生桑树幼苗与大豆间作能明显提高生育后期速生桑树叶片的光合生产能力,从而可实现高产的目的。
张会慧赵莉许楠朱文旭李鑫岳冰冰孙广玉
关键词:间作模式桑树大豆
弱光桑树幼苗形态结构和光合特性对光强的适应性被引量:6
2010年
为给桑树的栽培提供技术资料,以桑树品种"秋雨"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温室内弱光桑树幼苗移栽到自然光下的光转换过程中叶片、根系和光合的适应性。结果表明:桑树幼苗由弱光(光强相当于自然光强的27%)移栽到大田自然光下的光转换过程中,叶片厚度、栅栏组织厚度和叶绿素a/b比值只略高于弱光叶片,显著低于自然光叶片,而叶绿素含量与弱光叶片相似,显著高于自然光叶片,单株根系干质量和根冠比明显高于弱光叶片。转换光桑树叶片的RuBP羧化效率、光饱和点、光饱和时的光合速率比弱光叶片略高,而明显低于自然光叶片,且表观量子效率较高。移栽10d后,转换光叶片实际光化学效率和热耗散随光强的变化介于弱光叶片和自然光叶片之间,光合能力较低,热耗散能力增强。说明弱光叶片在移栽后的叶片结构和光合功能没有达到自然光叶片的水平,光合能力的提高主要依赖于根系增长和状态转换耗散部分过剩光能以减轻光抑制。
赵莉郑晓媛孙广玉
关键词:桑树光合作用叶绿素荧光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