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运新伟

作品数:11 被引量:35H指数:4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甲状腺
  • 5篇肿瘤
  • 4篇乳头
  • 4篇乳头状
  • 4篇乳头状癌
  • 4篇甲状腺乳头状...
  • 3篇腺肿瘤
  • 2篇导管
  • 2篇导管癌
  • 2篇预后
  • 2篇生物学
  • 2篇手术
  • 2篇突变
  • 2篇族性
  • 2篇外科
  • 2篇细胞
  • 2篇腺癌
  • 2篇基因
  • 2篇家族
  • 2篇家族性

机构

  • 11篇天津医科大学

作者

  • 11篇运新伟
  • 9篇高明
  • 4篇于洋
  • 3篇魏松锋
  • 3篇郑向前
  • 2篇杨晓勇
  • 2篇程文元
  • 2篇李亦工
  • 2篇张艳
  • 2篇董莉
  • 2篇李大鹏
  • 1篇李小龙
  • 1篇高健
  • 1篇王军轶
  • 1篇叶艳
  • 1篇池嘉栋
  • 1篇赵敬柱
  • 1篇胡传祥
  • 1篇李亦工
  • 1篇赵翠

传媒

  • 2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肿瘤
  • 1篇中华内分泌代...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天津医药
  • 1篇中华耳鼻咽喉...
  • 1篇中华内分泌外...

年份

  • 1篇2018
  • 3篇2016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MLH1R217C/BRAFV600E突变型家族性甲状腺乳头状癌永生化细胞系的建立及鉴定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建立家族性甲状腺乳头状癌(FPTC)永生化细胞系,为研究家族性非髓样甲状腺癌(FNMTC)提供新的途径。方法选取FPTC患者的肿瘤标本,采用消化法分离原代细胞。使用改良的DMEM/F12培养基,添加促甲状腺激素(TSH)、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GF)及氢化可的松等进行培养。在原代细胞早期分2种方式导入外源基因SV40T/TERT用于诱导永生化。利用RT-PCR检测甲状腺过氧化物酶(TPO)、甲状腺球蛋白(TG)、促甲状腺激素受体(TSHR)、钠/碘共同转运体(NIS)等基因的表达,同时利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TPO及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PC3)蛋白的表达。提取该患者外周血DNA,进行突变基因的检测。提取细胞基因组PCR扩增后测序,进行突变基因的检测。结果分离的FPTC原代细胞呈梭形或不规则多角形贴壁生长;细胞生长6个月,转染SV40T组(标记为FPTC-S)传代至p26,FPTC细胞传代至p23,转染SV40T+h TERT组(标记为FPTC-ST)传代至p19,细胞增殖能力较好;FPTC-S与FPTC-ST细胞均能够在基因水平稳定表达TPO、TG与TSHR;患者外周血中存在MLH1 R217C胚系突变;原代细胞存在BRAF V600E突变;原代细胞及永生化的细胞系中均存在MLH1 R217基因突变。结论本研究初步建立了FPTC永生化细胞系,且该细胞系中存在MLH1 R217C及BRAF V600E突变,该细胞系将为研究以上突变及其相互作用关系提供研究模型。
郝伟静于洋王青松赵丽叶艳董莉李健森孟祥睿运新伟高明
关键词:细胞培养技术永生化细胞系MLH1BRAF
罕见RET原癌基因Y606C突变所致家族性甲状腺髓样癌家系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分析讨论RET原癌基因Y606C这一罕见突变所致家族性甲状腺髓样癌(familial medullary thyroid carcinoma, FMTC)的临床生物学特点。方法:对先期确诊的1个携带RET原癌基因Y606C种系突变的FMTC家系成员进行RET基因种系突变筛查,同时行血清降钙素、甲状旁腺素、颈腹部超声等相关,临床检查,对患病成员和携带者给予临床干预,并总结分析上述病例临床生物学特点。结果:包括先证者在内,该家系中10例参与基因筛查,发现6例携带RET基因第10外显子Y606C突变。其中3例确诊为FMTC患者(含先证者),均为女性,平均发病年龄50.0(47~53)岁。发病成员临床均表现为甲状腺肿物伴降钙素升高,未发现甲状旁腺和肾上腺病变。2例行全甲状腺切除术,1例行患侧腺叶切除术。术后病理均确诊为甲状腺髓样癌,其中2例病理分期均属早期,术后随访期间均达生化治愈。家系中另有3例为突变携带者,平均年龄33.0(15~55)岁。其中2例颈部超声均提示甲状腺肿物(考虑良性),另1例颈部超声未见异常。除1例拒绝降钙素检测外,其余2例血清降钙素均正常范围,建议定期复查。结论:RET原癌基因Y606C突变可以导致FMTC发病,家系成员发病平均年龄较大,肿瘤分期较早,生化治愈率高,预后较好;家系成员基因检测结合颈部超声和降钙素检查有利于甲状腺髓样癌的早期诊断;对于无症状Y606C突变携带者,应根据其降钙素水平及颈部超声检查情况实施个体化临床处置。
王军轶于洋李大鹏魏松锋运新伟贾永胜高明
关键词:RET原癌基因突变髓样甲状腺肿瘤
全文增补中
129例甲状旁腺肿瘤的诊断及外科治疗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甲状旁腺肿瘤的诊断及外科治疗。方法回颐性分析1999年1月至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129例甲状旁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29例甲状旁腺肿瘤均行手术治疗,病理诊断甲状旁腺囊肿9例,甲状旁腺腺瘤75例,甲状旁腺癌16例,甲状旁腺腺瘤伴生长活跃29例。术前B超定位诊断准确率为82.9%,甲状旁腺显像定位诊断准确率为94.3%。患者术后血清钙(t=16.864,P=0.000)、甲状旁腺激素水平(t=8.640,P=0.000)显著降低。结论血钙及甲状旁腺激素检测,B超及甲状旁腺显像对甲状旁腺肿瘤的诊断有重要价值,手术切除是最佳的治疗方式。
赵敬柱董莉高明郑向前于洋池嘉栋胡传祥李大鹏运新伟李亦工
关键词:甲状旁腺肿瘤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外科治疗
12例涎腺导管癌临床生物学特点及预后分析
目的探讨涎腺导管癌的临床生物学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4月至2006年10月经我院确诊并行根治手术的涎腺导管癌12例,就本病的临床生物学特征、影像学特点、病理、治疗及预后进行总结分析。结果12例涎腺导管...
魏松锋高明张艳程文元李亦工郑向前李小龙杨晓勇运新伟
关键词:涎腺导管癌手术预后
文献传递
复发性甲状腺乳头状癌去分化过程的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研究复发性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去分化行为的临床生物学特征,探讨其发病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974—2008年收治的23例复发后转变为未分化癌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分析其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结果:26例复...
运新伟高明
关键词:甲状腺癌复发去分化
甲状腺与乳腺多原发肿瘤的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分析甲状腺与乳腺多原发肿瘤的临床特征对病程产生的不同影响。方法收集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1978年1月至2004年12月收治的甲状腺与乳腺多原发肿瘤(包括良、恶性)235例进行分析,先证肿瘤为乳腺肿瘤144例(A组),先证甲状腺肿瘤91例(B组),筛选出相关危险因素;以保存有完整组织蜡块的甲状腺与乳腺多原发癌27例(C组)为研究对象,并设置对照组(甲状腺癌及乳腺癌各25例),用免疫组化检测ER、PR在甲状腺癌及其并发的乳腺癌中的表达,探讨其差异及相关性。结果发病间隔时间与后发肿瘤的良恶性关系有统计学意义(A组t=-2.102,P=0.047;B组t=-3.044,P=0.003);〉50岁的A组患者及〉40岁的B组患者其发病间隔时间明显缩短(A组t=3.738,P=0.000;B组t=2.472,P=0.018);C组中的甲状腺癌及乳腺癌ER免疫组化表达呈正相关(rs=0.516,P=0.006);C组与对照组甲状腺癌ER强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638,P=0.031)。结论〉40岁的甲状腺肿瘤患者或〉50岁的乳腺肿瘤患者患良性第二原发肿瘤的可能性较大,间隔时间越长,则并发对应部位恶性肿瘤的可能性更大。甲状腺与乳腺多原发癌患者的甲状腺及乳腺癌组织的ER表达水平具有相关性,甲状腺癌组织ER强表达率较一般人群高,这为甲状腺与乳腺多原发癌的内分泌治疗提供了依据。
运新伟高明
关键词:甲状腺癌雌激素受体
以USP22为靶点下调ALDH1A3抑制肺癌干细胞成瘤性及顺铂耐药性的分子机制研究
目的:肺癌是全世界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lungcancer,NSCLC)占全部肺癌的85%。虽然大多数肺癌在初期对化疗较为敏感,并且目前在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中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运新伟
关键词:肺癌干细胞顺铂耐药性
文献传递
涎腺导管癌临床生物学特点及预后分析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涎腺导管癌的临床生物学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4月至2006年10月行根治手术治疗的12例涎腺导管癌的临床生物学特征、影像学特点、病理、治疗及预后资料。结果12例涎腺导管癌患者中男女之比为5:1,发病年龄53~73岁,中位年龄为56岁;临床上表现为质硬、界限不清肿块,常伴有神经侵犯症状;病理学特征是导管样细胞巢呈实质性、筛孔状和乳头状结构,中心可出现粉刺样坏死;手术切除+颈淋巴清扫者11例,术后辅以放疗10例,辅以化疗者3例。12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7~65个月,平均随访时间(31±21)个月。生存期满1年者10例,满3年者5例,满5年者仅3例,中位生存时间约为36个月。结论涎腺导管癌是一类较少见但恶性度很高的涎腺恶性肿瘤,好发于中老年男性;治疗以局部广泛切除+颈淋巴结清除为主,可辅以放疗或化疗;本病易出现同侧颈部Ⅰ、Ⅱ、Ⅲ区淋巴结转移,预后较差。
魏松锋运新伟李亦工张艳程文元郑向前杨晓勇高明
关键词:外科手术预后
复发性甲状腺乳头状癌109例临床分析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复发相关因素及复发部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8年1月—2012年1月的109例复发性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和随访资料,并选择同期非复发性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350例作为对照。进行复发相关因素的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初次手术方式、TNM分期和病理亚型与复发显著相关(P<0.05),而肿瘤大小、年龄、性别、合并桥本氏甲状腺炎、淋巴结转移、腺外侵犯、病灶数和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均与复发无关(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初次手术方式和病理亚型是影响复发的相关因素(P<0.05)。109例复发性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中,20例(18.3%)为肿瘤残留。复发部位包括淋巴结Ⅱ区34例、Ⅲ区54例、Ⅳ区58例、Ⅴ区12例、Ⅵ区68例,软组织Ⅱ区5例、Ⅲ区6例、Ⅳ区9例、Ⅴ区0例、Ⅵ区8例,颈前肌2例、喉外肌1例、胸锁乳突肌0例,甲状旁腺1例,喉返神经3例,侵犯食管1例,侵犯气管2例,肺转移5例,肝转移合并骨转移1例。结论:对于可能复发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初次治疗后应加强随访,定期复查时可重点检查易复发部位;一旦发现复发,应采取较为积极和规范的治疗方式。
赵翠运新伟高健高明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甲状腺乳头状癌复发
头面部血管肉瘤15例诊治分析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 探讨原发于头面部的血管肉瘤临床和病理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3年1月至2003年1月15例原发于头面部的血管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0例,女5例,肿瘤发生于头皮11例,面部4例.临床症状以局部肿物和血管瘤样改变为主.15例患者肿瘤分期为Ⅰ期6例,Ⅱ期3例,Ⅲ期1例,Ⅳ期5例.本组患者行单纯手术5例,单纯化疗3例,综合治疗5例,未治疗2例.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率分析.8例患者行CD31、CD34和第Ⅷ因子相关抗原(FⅧRag)免疫组化染色检查.结果 本组患者随访3~24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28个月,无失访病例.1例Ⅰ期单纯手术治疗患者及2例Ⅰ期综合治疗患者无瘤生存,分别为121、209和240个月;1例Ⅰ期综合治疗患者带瘤生存127个月;11例患者死亡,生存时间为3~78个月,中位生存时间20个月;3年生存率为46.7%,5年生存率为33.3%.免疫组化检查8例患者CD31和CD34均为阳性,6例FⅧRAg阳性.结论 头面部血管肉瘤较少见,恶性程度高,易误诊,确诊依靠病理诊断,免疫组化检查有一定意义.血管肉瘤的治疗应采用手术切除加放、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模式,对于早期患者可提高其生存率.
运新伟王萍萍于洋高明
关键词:血管肉瘤面部肿瘤头皮皮肤肿瘤头颈部肿瘤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