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邹俊

作品数:4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学位论文
  • 1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退行性
  • 2篇退行性疾病
  • 2篇椎间盘
  • 1篇多节段
  • 1篇多节段颈椎
  • 1篇信号
  • 1篇信号通路
  • 1篇腰椎
  • 1篇腰椎间盘
  • 1篇腰椎间盘退行...
  • 1篇影像
  • 1篇诱导大鼠
  • 1篇融合器
  • 1篇融合术
  • 1篇生物学
  • 1篇生物学作用
  • 1篇髓核
  • 1篇髓核细胞
  • 1篇通路
  • 1篇退变

机构

  • 4篇苏州大学

作者

  • 4篇邹俊
  • 2篇杨炎
  • 1篇倪莉
  • 1篇唐天驷
  • 1篇包肇华
  • 1篇干旻峰
  • 1篇钱忠来
  • 1篇耿德春
  • 1篇陈亮
  • 1篇杨惠林
  • 1篇姜为民
  • 1篇宋达玮
  • 1篇王金宁
  • 1篇朱雪松

传媒

  • 1篇中国血液流变...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5
  • 1篇2010
  • 1篇200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基于磁共振影像的腰椎间盘退行性疾病诊断新技术和治疗新材料的研究
杨惠林邹俊朱雪松姜为民陈亮耿德春干旻峰杨炎钱忠来包肇华唐天驷
课题组的研究结果显示:利用动力位的磁共振图像进行分析,补充了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依据,减少其漏诊率。而对磁共振图像显示腰椎间盘退变程度严重的患者,传统的腰背肌功能锻炼的方法并不完全适合,有时甚至还能够加快椎间盘退变,使症...
关键词:
关键词:磁共振影像腰椎间盘退行性疾病骨移植材料
颈椎前路减压ROI-C融合器治疗多节段颈椎间盘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2018年
目的探究颈椎前路减压ROI-C融合器治疗多节段颈椎间盘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使用颈椎前路减压ROI-C融合器治疗多节段颈椎间盘退行性疾病的患者资料。记录术前影像学参数[颈椎前凸角(CA)、手术节段前凸角(SA)]及临床结果(JOA评分、NDI评分、VAS评分),并与术后及末次随访数据进行比较,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副合率、副合器沉降及吞咽困难发生率。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未出现插片断裂或松动等。平均随访时间为(18.89±5.97)个月。术后及末次随访时的JOA评分、NDI评分、VAS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的评分与术后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及末次随访时的CA和SA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的CA和SA与术后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手术时间为(160.56±27.2l)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80.56±19.76)mL0术后所有手术节段均获得了融合。术后1例出现了轻微的吞咽困难,在3个月内自行好转。结论使用ROI-C融合器治疗多节段颈椎间盘退行性疾病能够取得令人满意的临床效果。
王金宁宋达玮邹俊杨炎倪莉黄军
关键词: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
Syndecan-4在椎间盘退变中生物学作用的机制研究
第一部分退变腰椎间盘髓核组织Syndecan-4蛋白的表达  目的:研究 Syndecan-4在退变的腰椎间盘髓核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腰椎间盘退变的关系。  方法:收集在骨科行腰椎后路减压手术患者的椎间盘标本,共18例...
邹俊
关键词:椎间盘退变髓核细胞生物学信号通路
Nell-1基因诱导大鼠脊柱后外侧融合的实验研究
背景:自体骨移植的脊柱后外侧融合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脊柱融合方式,但该方法仍然有些尚未解决的问题,比如潜在的供骨区感染和顽固性疼痛,手术时间和术中失血的增加。据估计,单椎体间自体髂骨骨移植脊柱融合的病人中约5/%-35/%...
邹俊
关键词:脊柱融合骨诱导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