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乐云

作品数:99 被引量:382H指数:11
供职机构:福建省水产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省属公益类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专项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天文地球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9篇期刊文章
  • 22篇会议论文
  • 12篇专利
  • 6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8篇农业科学
  • 5篇生物学
  • 2篇经济管理
  • 2篇天文地球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53篇石斑
  • 53篇石斑鱼
  • 53篇斑鱼
  • 20篇斜带石斑
  • 20篇斜带石斑鱼
  • 16篇养殖
  • 14篇赤点石斑鱼
  • 10篇神经坏死病毒
  • 9篇幼鱼
  • 8篇云纹石斑鱼
  • 8篇海马
  • 7篇杂交子代
  • 7篇受精卵
  • 7篇子代
  • 7篇免疫
  • 7篇鞍带石斑鱼
  • 6篇育苗
  • 6篇受精
  • 6篇基因
  • 5篇诱变

机构

  • 99篇福建省水产研...
  • 18篇厦门小嶝水产...
  • 6篇集美大学
  • 4篇福建师范大学
  • 3篇华南农业大学
  • 3篇厦门大学
  • 3篇福建省淡水水...
  • 1篇温州医学院
  • 1篇汕头大学
  • 1篇厦门市医药研...
  • 1篇福建中医药大...
  • 1篇漳州市水产技...

作者

  • 100篇郑乐云
  • 35篇黄种持
  • 25篇林克冰
  • 21篇葛辉
  • 21篇吴水清
  • 15篇林琪
  • 14篇周宸
  • 13篇王涵生
  • 13篇郭明忠
  • 13篇方琼珊
  • 10篇杨火盛
  • 9篇林燕
  • 9篇黄培民
  • 9篇吴建绍
  • 8篇杨求华
  • 7篇李正良
  • 7篇郑养福
  • 7篇何丽斌
  • 7篇刘银华
  • 6篇仇登高

传媒

  • 12篇福建水产
  • 8篇渔业研究
  • 6篇海洋科学
  • 3篇中国水产科学
  • 2篇中国水产
  • 2篇台湾海峡
  • 2篇上海海洋大学...
  • 2篇福建省海洋学...
  • 1篇上海水产大学...
  • 1篇海洋渔业
  • 1篇饲料研究
  • 1篇齐鲁渔业
  • 1篇科学养鱼
  • 1篇水产养殖
  • 1篇福建农业科技
  • 1篇福建师范大学...
  • 1篇福建农业学报
  • 1篇厦门大学学报...
  • 1篇渔业现代化
  • 1篇水产科技情报

年份

  • 1篇2024
  • 5篇2022
  • 2篇2021
  • 5篇2020
  • 4篇2019
  • 1篇2018
  • 8篇2017
  • 14篇2016
  • 7篇2015
  • 5篇2014
  • 7篇2013
  • 6篇2012
  • 9篇2011
  • 4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4篇2004
  • 2篇2003
  • 2篇2002
  • 3篇2001
9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鳉鱼产卵量控制工艺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鳉鱼产卵量控制工艺。所述养殖液的工艺参数包括:水温:24~27℃;溶解氧浓度:大于5.5mg/L;pH值:7.0~7.5;水的硬度浓度:小于300mg/L。它具有如下优点:经过试验,在上述的养殖参数条件下...
郭明忠郑乐云郑养福杨火盛黄培民
文献传递
红小丑鱼性腺发育与性逆转的研究
2020年
利用组织学方法研究了红小丑鱼(Amphiprion frenatus)性腺发育和性逆转。红小丑幼鱼生长至第2个月时形成了原始生殖细胞,此时为未分化型腺。当幼鱼生长至第3个月时,生殖腺中既有雄性生殖细胞,也有雌性生殖细胞,雌雄生殖细胞在同一区域。当幼鱼生长至第4个月时开始产生精子,性腺雄性区域包含各个阶段的生精细胞且这些细胞是同步发育的。雌性生殖腺由卵母细胞组成,但未见卵巢腔。精巢组织位于卵巢组织的外周且两者之间没有明显的结缔组织。幼鱼生长至第5个月时出现卵巢腔。6~12月龄红小丑鱼的性腺体积逐渐增大,卵巢组织增多,卵母细胞未被发现;精巢组织和雄性生殖细胞数量明显增多。雄性红小丑鱼在13~14个月大时开始发生性别转变。当红小丑鱼长至14个月时,有配偶的雌鱼开始产卵。
何丽斌吴水清罗辉玉郑乐云
关键词:性腺发育性逆转组织学雌雄同体
配合饲料与小杂鱼对斜带石斑鱼生长性能影响被引量:7
2012年
选取2 500尾平均体质量为74.3 g的斜带石斑鱼,分成5组,分别为试验组1号(自配饲料+小杂鱼)、试验组2号(自配饲料)、试验组3号(市售饲料+小杂鱼)、试验组4号(市售饲料)和对照组5号(小杂鱼)。每组设2个重复,比较几种石斑鱼专用配合饲料和小杂鱼对斜带石斑鱼生长速度、饲料效率及肌肉营养成分的影响。经过50 d的饲养,结果表明:自配饲料组饲料系数最低且蛋白质效率最高,斜带石斑鱼每增质量1 kg所需饲料成本最低,自配饲料组与对照组肥满度差异不显著。综合分析生长指标、饲料系数和饲料成本等因素,自配饲料是试验中最合适的斜带石斑鱼饲料。在不影响斜带石斑鱼生长性能的前提下,人工配合饲料可替代小杂鱼。
黄种持陈度煌林建斌林克冰朱庆国梁萍郑乐云邱峰岩
关键词:斜带石斑鱼配合饲料小杂鱼营养成分
漳州市刺参养殖现状与展望被引量:3
2008年
根据对漳州市2006、2007年刺参池塘养殖情况的调查,通过池塘选择、刺参附着基、苗种选择与运输、水质管理、饵料投喂、市场前景等方面的分析,对如何充分利用现有养殖池塘资源、提高养殖经济效益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
李正良郑乐云郑雅友林琪
关键词:刺参养殖
石斑鱼池塘可控生态健康养殖技术
王涵生方琼珊郑乐云林琪林克冰杨章武
“石斑鱼池塘可控生态系统健康养殖技术”是在吸取传统海水网箱养殖、池塘养殖和水泥池养殖各自优点的基础上,扬长避短,研究开发出的健康养殖新技术,其核心技术是池塘优良养殖生态系统的构建和调控。项目通过改进池塘的进排水系统,在池...
关键词:
关键词:石斑鱼池塘养殖病虫害防治养殖生态系统
10种免疫相关基因在斜带石斑鱼组织中的表达分析被引量:3
2017年
采用相对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RT-PCR)技术,以β-肌动蛋白(β-actin)的表达量作为内参,对健康养殖斜带石斑鱼(Epinephelus coioides)不同组织(头肾、心脏、肝脏、脾脏、鳃、肌肉、鳍、眼、肠道)中的10种免疫相关基因:免疫球蛋白(IgM)、CD4、MHCIIa、TCRβ、CD8a、MHCIa、ISP16、Mx、TNFR14、HSP90的mRNA表达量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10种免疫相关基因在斜带石斑鱼的10种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体液免疫相关基因[免疫球蛋白(IgM)、CD4和MHCIIa]在鳃中的表达量最高,在其他组织部位的表达量相对较少。细胞免疫相关基因(TCRβ、CD8a和MHCIa)也是在鳃中的表达量最高,在眼、肌肉、肝和肠的部位表达量相对较少。ISP16在鳃和肝中的表达量较高,在肌肉和肠中的表达量较低。Mx在鳃中的表达量较高,在肌肉和肠的表达量较低。TNFR14在眼的表达量较高,在肠的表达量较低。HSP90在鳃和肝中的表达量相对较高,在心和肌肉的表达量较低。
葛辉林克冰周宸吴建绍朱志煌陆振郑乐云吴水清林琪黄种持
关键词:斜带石斑鱼免疫基因
投喂频率对流水养殖鞍带石斑鱼生长、摄食及免疫酶活力的影响被引量:11
2018年
在水温(28.59±1.74)℃下,选用冰鲜杂鱼饲养平均体质量为858.73g的鞍带石斑鱼,经过60d的生长实验,研究了不同投喂频率(1次/d、1次/2d、1次/3d)对流水养殖鞍带石斑鱼生长、摄食及免疫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投喂频率对鞍带石斑鱼存活率的影响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期间各个实验组存活率在99.40%~99.80%之间;各实验组间的肥满度(CF=2.22~2.35)、体质量变异系数(SV=20.08~24.27)、饲料系数(FCR=2.70~3.01)和日增质量(7.50~12.51g/d)均无显著影响(p>0.05),而投喂频率1次/d组和1次/2d组的特定生长率(SGR)和相对增质量(RWG)均显著高于1次/3d组(p<0.05),投喂频率1次/d组的日摄食率和1次/2d组的饲料转化效率均显著高于1次/3d组(p<0.05);在免疫酶活力方面,投喂频率对鞍带石斑鱼血浆中的碱性磷酸酶(AKP=0.083 5~0.089金氏单位/mL)、过氧化氢酶(CAT=7.96~8.19U/mL)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32.40~34.45U/mL)均无显著影响(p>0.05).在本实验条件下,流水模式养殖鞍带石斑鱼的适宜投喂频率为1次/d或1次/2d.
仇登高郑乐云郑乐云吴水清黄种持刘银华吴水清邱峰岩
关键词:鞍带石斑鱼投喂频率流水养殖
膨腹海马人工繁殖与育苗关键技术
2022年
为了提高膨腹海马(Hippocampus abdominalis)养殖效率,了解温度、配对方式与数量、养殖密度等对膨腹海马生长、存活及生殖的影响,本研究测定了不同温度、不同雌雄数量比对膨腹海马亲本产苗量的影响和不同培育密度对膨腹海马苗种生长、存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膨腹海马亲鱼适宜的繁殖水温范围为16.0~19.0℃;膨腹海马雌雄鱼比例控制在1∶1、2∶3的范围内繁殖效果最佳,产苗量相对较高;膨腹海马苗种生产的早期阶段(30日龄前),最适培育密度为0.50~1.00尾/L,中期阶段(30~60日龄),最适培育密度为0.25~0.50尾/L。本研究为膨腹海马人工繁殖与育苗技术提供了科学数据。
何丽斌祁剑飞林金波陈欣欣罗辉玉王庆郑乐云
关键词:海洋生物学人工繁殖苗种培育温度
水产动物生命体的卫星搭载技术研究与诱变观察
2010年
在航天育种试验中,水产动物生命体由于所需生存环境的特殊性以及受到实验卫星或宇宙飞船条件的限制,送入太空中进行太空诱变育种试验存在时间窗口难对应、在天运行时间长、水携带难、水环境可控度差以及供给难保证等技术瓶颈而较难实施。当使用休眠技术、生态环境模拟技术和理化环境控制技术后,在无源条件下可以成功搭载水产动物生命体。本项研究先后在我国第21颗、第22颗、第23颗返回式科学与技术试验卫星上,开展22种水产动植物3次太空搭载试验,并有14个品种成活返回。返回样本经地面选育,已有4个品种在水产养殖生产中应用并取得显著效益。其中,太空蒙古裸腹潘具有繁殖速度快、营养价值高等特点,做为虾苗、鳝鱼苗饵料,虾、鱼苗成活率分别提高40%和20%以上。
郭明忠林燕林光纪杨火盛钟建兴郑养福郑乐云温凭
关键词:水产动物太空诱变卫星搭载生命体鱼苗成活率技术试验卫星
赤点石斑鱼精子的超低温冷冻及短期保存被引量:4
2013年
对赤点石斑鱼(Epinephelus akaara)精子的激活特点、超低温冷冻方案筛选、短期保存、受精实验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水温25℃、比重为1.018的海水对赤点石斑精子具有最佳的激活效果,活力为(82.50±4.18)%;在进行超低温冷冻时,选择距离液氮面7 cm的高度进行降温,获得冻后活力为(65.83±3.76)%,显著高于1、3、15 cm的处理组(P<0.0001),利用冻存液B(含30 g/L海藻糖、10%DMSO的生理盐水)冻存赤点石斑精子,冻精活力为(67.92±3.96)%,显著高于另外两种冻存液(P<0.05);通过优化的方案(冻存液B,7 cm高度)冻存得到精子可获得较好的受精效果,受精率为(74.55±4.31)%,而相应的鲜精受精率可达(87.42±4.63)%,二者间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7);短期保存的结果表明,赤点石斑鱼精子在4℃环境中保存约两周后活力降低为0。
郑乐云黄种持危林丹黄长江董巧香
关键词:精子超低温冷冻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