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延平
- 作品数:9 被引量:169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 美国华人社区心理卫生的特点与防治策略被引量:3
- 1997年
- 郑延平林克明竹内大卫
- 关键词:心理卫生华人社区
- 200例情感性精神病单双相两型的临床特征比较分析被引量:17
- 1991年
- 对200例单双相情感性精神病的临床特征和人格进行了比较分折,发现双相型发病年龄较早,精神病阳性家族史较明显,多为迟钝型抑郁,人格特征偏外向。单相型发病年龄晚于双相型,较多存在自杀意念和罪恶感,多为激越型抑郁,人格特征偏内向。资料支持单双相两亚型的划分。
- 赵靖平梁巍郑延平沈其杰
- 关键词:情感性精神病双相型
- 医学生紧张性生活事件评定量表——Ⅱ.对827名医学生的评定被引量:1
- 1990年
- 827名医学生紧张性生活事件评定量表观察值的分布情况,确定95%的医学生生活事件年心理紧张总值在121以下,相应T分在66.4以下。由于本量表具有较好的预测SCL—90总分的效度,可用来作为心理健康水平粗估的预测量表。医学生一年心理压力最大的是学习、社交问题,但回归分析发现影响心理健康水平的事件主要是经济、个人方面的问题,其次才是学习、社交问题。
- 郑延平赵靖平梁巍任岳兰
- 关键词:应激心理学评定量表医学生
- 生物反馈在脑卒中后偏瘫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11
- 2003年
- 吴萍陵姚树桥向娥英郑延平
- 关键词:生物反馈脑卒中偏瘫
- 非器质性慢性疲劳综合征的诊断归属
- 1996年
- 应用CCMD—2、ICD—10、DSM—Ⅲ—R、CDC诊断标准定式评估96例非器质性慢性疲劳为主诉的门诊病人,以比较不同分类诊断系统的差异。结果发现,26例病人诊断一致性较好。其余70例符合CCMD—2神经衰弱诊断标准的病人,应用ICD—10标准,62例诊断为神经衰弱,8例诊断为未分化性躯体形式障碍(USD);应用DSM—Ⅲ—R标准,58例符合USD诊断,12例无诊断;应用CDC标准,13例符合慢性疲劳综合征(CFS)诊断。据此作者认为,作为一个疾病单元,神经衰弱并未消失,可能等同于目前欧美诊断系统中的USD和CFS。
- 李凌江杨德森张亚林郑延平
- 关键词:慢性疲劳综合征
- 中学生心理卫生调查被引量:129
- 1992年
- 本文采用 SCL—90和生活事件量表对1088名中学生进行了调查,SCL—90结果显示强迫、人际敏感、抑郁、偏执是中学生常见的心理不良反应。回归分析发现与中学生心理不良反应有关的主要生活事件有20项,主要来自家庭和学校管教过严、担心升学失败、失恋等方面的紧张性事件,这些紧张性生活事件是中学生心理卫生咨询和干预的重点。
- 梁巍赵靖平郑延平
- 关键词:心理健康中学生
- 医学生紧张性生活事件评定量表 Ⅰ、信度和效度分析被引量:5
- 1989年
- 通过对827名医学生生活事件的调查和个体心理紧张程度的评定,编制成医学生紧张性生活事件评定量表(SLERS—MS)。该表所含23个生活事件与医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密切相关,因素分析归为七类:社交问题、学习问题、个人问题、家庭问题、经济问题、环境问题和其它问题。SLERS—MS具有良好的信度(Cronback alpha=0.78)。效度分析发现,个体评定时的心理健康水平(SCL—90总分),与其过去一年心理紧张总分密切相关(r=0.515),回归分析证实,SLERS—MS具有预测个体心理健康水平的作用[复相关系数R=0.851,F(23,804)=91.898;P<0.01]。SLERS-MS可作为医学生心理紧张因素调查和评定的标准测定工具。本文还对发展SLERS—MS的方法学问题进行了讨论。
- 郑延平赵靖平
- 关键词:心理学评定量表
- 洛杉矶地区美国华人的神经衰弱流行病学研究被引量:3
- 1997年
- 目的 研究美国华人神经衰弱的流行病学、症状群、心理社会因素以及与其它精神疾病诊断的重叠性。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的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美国洛杉矶某华人社区符合ICD-10诊断标准神经衰弱的患病率、临床特征以及与其它精神障碍的疾病分类学关系进行探讨。结果 神经衰弱的总患病率为6.4%,其中“单纯”神经衰弱的患病率为3.61%;与正常组比较,神经衰弱患者的SCL-90-R总分和因子分显著增高,经历了更多应激性生活事件,体验到较少的社会支持;与抑郁和焦虑症比较,单纯神经衰弱患者陈诉了同样多的躯体症状,而心理症状的较少。结论 提示神经衰弱是一种特殊的临床类型,仅部分与其它诊断重叠。至于诊断的效度则需进行更为广泛深入研究。
- 郑延平卢晓宏李凌江林克明David Takeuchi
- 关键词:神经衰弱流行病学
- 植物提取剂治疗精神疾患的最新进展(摘要)
- 1999年
- 本文主要介绍欧洲缬草根、卡瓦根、银杏叶和St.John's Wort等四种目前疗效肯定或特别有希望的抗精神疾患的植物提取剂,重点阐述它们的基本特性和制作方法、药理机制、临床研究发现和今后研究的取向。了解西方国家对抗精神疾患的植物提取剂的最新进展和发展趋向,对开阔我们精神科临床药物研究的思路、进一步提高我们的临床治疗水平。
- 郑延平林克明Michael Smith
- 关键词:精神病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