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柏武
- 作品数:36 被引量:140H指数:7
- 供职机构:龙岩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规划课题福建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社会学政治法律更多>>
- 体验经济视野下商业健身休闲体育俱乐部服务策略探究被引量:2
- 2011年
-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探讨了体验经济与健身休闲体育服务的关系、体验式健身休闲体育服务的特征,提出了在体验经济背景下,健身休闲体育俱乐部在提供服务时,要以顾客为中心,在服务产品、服务场景、服务过程互动的质量管理、扩展性服务供给以及提供个性化服务等方面下功夫,让顾客在健身休闲的过程中获得美好的体验,以增强顾客的忠诚度,从而提升自己的市场竞争力。
- 郑柏武
- 关键词:体验经济健身休闲体育俱乐部
- 龙岩市城乡居民体质对比研究
- 2009年
- 通过对龙岩2374名20-59岁城乡居民的身体素质指标按性别和年龄段进行分组对比研究,结果显示龙岩城乡居民男、女性的身体素质随年龄的增长呈衰退的特征;除柔韧性外,其余各项指标男性均优于女性;城市优于乡镇。
- 郑柏武黄强李铠卢玉龙李全吴张宜
- 关键词:城乡居民体质
- 一种体育器材支架焊接成型工装
- 本发明属于焊接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体育器材支架焊接成型工装,包括焊接台,所述焊接台上端面一侧滑动连接有位移板,所述位移板后端面上侧固定连接有两根滑杆二,两根所述滑杆二后端均固定连接有填充板,所述填充板后端设置有焊枪,...
- 钟兆祥郑柏武邓芳刘新壮林丽芳
- 城市绿化带休闲体育设施的规划与建设被引量:2
- 2011年
- 随着社会的发展,休闲体育成为现代社会主体性休闲方式,然而,由于城市化进程中,休闲体育设施的规划建设滞后,影响了居民的休闲健身活动。为缓解这一矛盾,通过对专家的访谈和有关资料的比较研究,分析了在城市绿化带规划建设休闲体育设施的可行性,提出了规划建设的依据,并指出了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以利于休闲体育设施的建设,弥补设施的不足,满足城市居民不同人群的健身休闲需求。
- 郑柏武罗丹
- 关键词:休闲体育规划建设
- 论高校体育俱乐部形式选项课教学的实施被引量:7
- 2008年
- 体育俱乐部形式选项课教学的实施能调动学生的体育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激发教师的积极性,促进教师在体育学习中主导性的发挥。它把传统的体育教育、教学方法与体育俱乐部的活动形式相结合,符合当前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发展要求。就实施体育俱乐部形式选项课教学的意义、教学模式的构架以及在实施过程中采取有关方略等方面作些探讨,旨在为高校体育俱乐部形式选项课教学的实施提供理论参考。
- 郑柏武钟兆祥
- 关键词:高校体育体育俱乐部选项课教学
- 新课标下高校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探讨被引量:14
- 2007年
- 从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出发,对新课标下高校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策略等做了深刻的剖析。
- 郑柏武
- 关键词:高校体育校本课程
- 体育新课程的实施与教师专业素质发展的探讨被引量:1
- 2010年
- 新体育课程理念的提出对体育教师的素质,特别是专业素质提出了新的挑战,而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等因素的影响,制约了体育教师专业素质的发展,为此探讨在实践中采取有关的方略来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是体育课程改革的需要,也是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 郑柏武钟兆祥卢玉龙廖金琳
- 关键词:教师专业素质体育方略
- 龙岩市农村留守儿童体育教育边缘化研究被引量:3
- 2018年
-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田野法、访谈法和数据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龙岩市农村留守儿童体育教育边缘化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龙岩市农村留守儿童存在学校体育课程资源危机、家庭体育无视化、村落社区体育滞后化等现状。建议:化解体育课程资源危机、促进家庭体育常态化、建立村落社区体育多元化,构建家庭—学校—村落社区体育一体化的体育学习环境,推动学校体育、家庭体育和村落社区体育的有机融合,改变农村留守儿童体育教育边缘化的现状。
- 廖金琳张赐东郑健荣郑柏武
- 关键词:边缘化体育课程家庭体育
- 高校开设体育定向运动课程的探讨被引量:6
- 2010年
- 定向运动作为一项新兴的体育项目,在高校的开展为高校的体育教学改革注入了生机.本文从高校开展定向运动的意义、优势和实施方略等方面作了探讨,促进其在高校中的推广和普及,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等各方面全面发展.
- 钟兆祥郑柏武
- 关键词:高校体育课程
- 体育新课标下学生学习评价体系的构建
- 2010年
- 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对体育新课程标准下构建学生学习评价体系的指导思想、评价的基本理念、评价的基本内容、评价的基本模式及学习评价的实施与反馈进行研究,力图在新课程全面实施的背景下,构建一个客观、合理、科学、有效的学习评价体系,目的在于提高学生健康水平、促进其个性发展,为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提供理论参考。
- 卢玉龙郑柏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