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祖安

作品数:20 被引量:92H指数:6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肿瘤
  • 6篇放疗
  • 5篇疗法
  • 5篇放射疗法
  • 4篇射野
  • 4篇头颈
  • 4篇头颈部
  • 4篇头颈部肿瘤
  • 4篇细胞
  • 4篇颈部
  • 4篇颈部肿瘤
  • 3篇照射
  • 3篇摆位
  • 3篇摆位误差
  • 2篇调强
  • 2篇调强放射
  • 2篇调强放射治疗
  • 2篇胸部
  • 2篇胸部肿瘤
  • 2篇预后

机构

  • 13篇华中科技大学
  • 4篇同济医科大学...
  • 3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20篇郑祖安
  • 5篇付秀根
  • 5篇于世英
  • 4篇胡国清
  • 4篇陈元
  • 3篇胡长耀
  • 3篇庄亮
  • 3篇刘飞
  • 3篇王俊峰
  • 3篇钟伟伟
  • 2篇张禹
  • 2篇袁响林
  • 2篇晁腾飞
  • 2篇王道雄
  • 2篇黄河
  • 2篇肖志平
  • 2篇尹龙斌
  • 2篇付强
  • 2篇肖仁兰
  • 1篇姜永生

传媒

  • 3篇放射学实践
  • 2篇中国辐射卫生
  • 2篇中华肿瘤防治...
  • 1篇职业与健康
  • 1篇肿瘤研究与临...
  • 1篇中华放射医学...
  • 1篇同济医科大学...
  • 1篇肿瘤防治研究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医用放射技术...
  • 1篇中国生物医学...
  • 1篇实用医药杂志...
  • 1篇中华放射肿瘤...
  • 1篇实用神经疾病...
  • 1篇中国临床护理
  • 1篇湖北省抗癌协...

年份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 2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4
  • 1篇2002
  • 2篇1999
  • 1篇1997
  • 1篇1995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X射线生物辐照仪剂量学探讨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X射线生物辐照仪的射野剂量和周围环境辐射剂量。方法用PTW UNIDOS电离室剂量仪测量X射线生物辐照仪正常工作状态时有效射野80%范围内的多对对称点的剂量,测量射野中心点剂量且每周重复测量一次;用451P环境剂量巡测仪测量X射线生物辐照仪正常工作状态和停机状态时前面、后面、左边、右边和顶部各方向的周围环境辐射剂量。结果 X射线生物辐照仪剂量输出连续7周测量稳定性<1%,射野对称性为2%,射野平坦度为9.8%;X射线生物辐照仪正常工作状态的周围环境辐射剂量均值为0.194μSv,属于本底辐射,最大值为辐照仪前面的0.308μSv略高于且接近本底辐射最高标准。结论 X射线生物辐照仪正常工作状态时射野剂量输出稳定,射野对称性较好,射野平坦度存在瑕疵;环境辐射剂量除前面接近本底辐射最高标准,其余均属于本底辐射,建议操作者在X射线生物辐照仪出束时,远离辐照仪,尽可能减少接受辐射。
郑祖安刘飞钟伟伟曹育春
关键词:X射线剂量学
锥形束CT分析发泡胶个体化头枕在头颈部肿瘤调强放射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20
2017年
目的:探讨发泡胶个体化头枕在头颈部肿瘤调强放射治疗体位固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92例头颈部肿瘤患者,共进行589次锥形束CT(CBCT)扫描,其中44例患者采用发泡胶个体化头枕体位固定(个体化组),进行了252次CBCT扫描,48例患者采用标准化头枕体位固定(标准组),进行了337次CBCT扫描。分析摆位误差,对误差结果进行分析并记录成小结供以后摆位时参考,记录两组患者的摆位误差结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个体化组在X、Y和Z轴的线性误差分别为(0.85±0.68)mm、(1.17±0.87)mm和(1.00±0.81)mm,旋转误差分别为(0.52±0.45)°、(0.72±0.49)°和(0.57±0.47)°;标准组在X、Y和Z轴的线性误差分别为(1.15±0.90)mm、(1.48±1.20)mm和(1.08±0.81)mm,旋转误差分别为(0.68±0.52)°、(0.77±0.55)°和(0.60±0.44)°;个体化组在X、Y轴的线性误差、X轴的旋转误差小于标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0、0.001、0.000)。小结前标准组Y轴的线性误差大于小结后(P=0.001),个体化组小结前与小结后的线性误差和旋转误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标准化头枕,个体化头枕可以减少X、Y轴的线性误差及X轴的旋转误差,个体化头枕体位固定稳定,摆位可重复性高,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付秀根袁响林郑祖安肖志平王俊峰尹龙斌黄河
关键词:发泡胶头颈部肿瘤摆位误差
照射野精度与床板因重力下沉相关性的评估模型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研究放射治疗设备的床板因重力下沉对照射野精度影响,建立评估的模型,以评估照射野精度与床板因重力下沉相关程度,确定是否采取校正措施,保证放射治疗质量。方法对治疗设备床因重力下沉对放疗射野精度影响的观察测量,通过数学方法对治疗床因重力下沉对放疗靶区精度影响进行了评估,建立评估模型。结果各类治疗设备床板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形,该变形从下沉变化的结果上可分解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床面的垂直下沉,第二部分为床面的角度变化。垂直下沉可理解为整个射野整体下降,而床面的角度变化呈微弧形或近似直线。对床面的角度变化从三个方面建立评估模型。结论机架垂直照射时的典型评估模型,在治疗区段治疗床变形前后在模体纵向上的变形头侧与足侧分别为:X=a.sinβ/sin(180°-β-θ)-a,Y=a.sin(180°-θ)/sin(β-θ)-a;机架水平照射时的典型评估模型,在治疗区段治疗床变形前后在模体纵向上的变化的最小值Z=(a-a.cosθ)/cosθ,在治疗区段治疗床变形前后在模体纵向上的变化的最大值L=a.sinθ/sin[(180°-θ)/2];前体表标记位移模型,计算体表标记的位移T=e.tgθ。
郑祖安陈元于世英
关键词:照射野治疗床
六维床在颅内肿瘤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2
2018年
目的:探讨六维床在颅内肿瘤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RT)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行SRT的37例颅内肿瘤患者采用个体化头热塑网罩联合发泡胶制作的个体化头枕与碳纤维底板固定,CT模拟定位获取治疗计划参考图像,每次治疗前行锥形束CT(CBCT)扫描,CBCT图像采用骨窗模式与计划参考图像配准,采用Varian Edge直线加速器机载CBCT影像引导,用六维治疗床在线校正摆位误差。误差校正后再次行CBCT扫描,将CBCT图像与计划参考图像进行再次配准,记录配准结果,比较六维床校正前后的误差结果。结果:颅内肿瘤首次摆位误差中,三个平移方向X、Y、Z的摆位误差分别为(0.114±0.071)cm、(0.096±0.077)cm、(0.090±0.069)cm.,3个旋转方向Rx,Ry,Rz的摆位误差分别为(0.737±0.451)°、(0.748±0.384)°、(0.701±0.381)°。六维床在线校正后获得残余误差结果,3个平移方向X、Y、Z的残余误差分别为(0.020±0.016)cm、(0.012±0.012)cm、(0.014±0.011)cm,3个旋转方向Rx,Ry,Rz的残余误差分别为(0.080±0.080)°、(0.076±0.075)°、(0.076±0.075)°,6个方向上校正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为0.000)。结论:影像引导下的六维治疗床对颅内肿瘤SRT的摆位误差有明显的纠正作用,建议在颅内肿瘤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时,采用六维方向在线校正摆位误差。
钟伟伟郑祖安刘庆董克湉廖景龙李君超
关键词:颅内肿瘤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摆位误差
可调式头颈部放疗体位固定器及其应用被引量:7
2004年
目的 探讨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体位固定的方法,研究制作可调式头颈部放疗体位固定器,探讨其在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 作者研制出该可调式头颈部放疗体位固定器,配合面罩固定技术,进行模体精度测量和应用于头颈部病人的治疗。结果 左右两侧的误差较小,均值为1.06-1.09mm,前面的误差较大,均值为1.18mm,此精度足以满足体外放射治疗摆位技术的要求。该固定器转轴转动灵活,转轴间隙<0.2mm,角度摆位的重复性在0.1°-0.2°,均值为0.12°-0.155°,本固定器在结构精度上均能满足放射治疗摆位技术的要求。结论 本可调式头颈部放疗体位固定器采用所有部件一体化,避免操作时来回取件;上下方向上可连续调节,不仅能很好地满足临床治疗的需要,而且能在病人体位的选择上更灵活,使病人更舒适,更好地与工作人员配合:左右方向上也实现了调节,方法简单,仅靠气囊的充放气即可实现调节,替代了传统的用纸片垫高的方法,操作简单,缩短治疗操作时间,可减少病人不适感。
郑祖安王俊峰李庆陈元黄河于世英
关键词:头颈部肿瘤射野
放疗体位固定技术理念的探讨
[目的]探讨放疗体位固定技术理念,以适应“三精放疗”时代的体位固定的需要。[方去]通过对放疗体位固定技术和方法的回顾和比较,对目前在放疗体位固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定位精度的因素研究,作者提出不同的看法。[目的]作者提...
郑祖安陈元
关键词:放疗体位固定技术
文献传递
肾母细胞瘤综合治疗36例远期疗效被引量:4
1995年
自 196 5年 4月至 1986年 12月对 36例肾母细胞瘤 ,采用手术、放疗加化疗的综合治疗。全部患者给予了术后放疗 ,照射剂量依据各年龄组分别不同给予 ,总量在 15 4 0~ 392 0 c Gy之间。大多数接受了化疗 ,药物主要为长春新碱与更生霉素 ,单独使用 1种或 2种联合应用。总的 5 ,10年生存率分别为6 1.1% (2 2 / 36 )和 5 6 % (14/ 2 5 )。结果显示 ,手术、放疗加化疗是有效的治疗手段 ,临床分期和年龄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生存率早期 ( 、 )病人明显高于 期 (P<0 .0 5 ) ,年龄 <5岁组高于 >5岁组病人 (P<0 .0 5 )。
胡国清杨金香郑祖安胡长耀
关键词:肾母细胞瘤化疗
Trastuzumab对放射诱导下HER-2的入核及DNA损伤的影响
2011年
目的:通过观察HER-2单克隆抗体trastuzumab对BT474细胞中HER-2的入核效应和对核内DNA损伤修复的影响,来探讨HER-2直接入核通路上trastuzumab放疗增敏机制。方法:将BT474细胞随机分成单纯照射组和trastuzumab干预组,通过克隆形成实验来观察各剂量下放射后两组BT474细胞的存活分数的差异,共聚焦显微镜下观测trastuzumab对放射后HER-2核转运和DNA DSB标志物γH_2AX表达的影响,免疫印迹实验检测trastuzumab对放射后早期BT474细胞核内HER-2蛋白、DNA-PKcs的表达影响。结果:与单纯照射组相比,trastuzumab干预组可降低放射后各剂量下BT474细胞的存活分数(SF),共聚焦显微镜可观察到trastuzmnab推迟了照射后HER-2蛋白由细胞膜进入核内的过程,并增加放射后12 h时间点的γH_2AX表达,Western blot实验结果显示trastuzumab干预下调了放射后早期核内DNA-PKcs和HER-2的表达。结论:trastuzumab能够通过减少HER-2的入核,并进一步下调DNA-PKcs活性,抑制放射诱导下BT474的早期DSB修复。
张禹于世英庄亮郑祖安晁腾飞付强
关键词:HER-2TRASTUZUMAB核转运
直线加速器细胞照射剂量方法探讨被引量:2
2012年
探讨直线加速器细胞照射具有剂量学优势的照射方法。用医用直线加速器照射细胞,机臂置0°垂直向下加1 cm补偿物照射和机臂置180°向上加1 cm补偿物照射,以及机臂置180°向上增加不同厚度的散射体五种方法照射,用剂量仪分别测量每种方法的剂量;在TPS计划系统中模拟计算每种方法的条件下的剂量;比较5种方法之间的剂量和每种方法的实际测量值和TPS计算值之间的差值。结果表明,机臂置180°向上加补偿物照射实际测量剂量提高5.65%,与TPS计算值的差别为2.01%,具有剂量学优势;机臂置180°向上加补偿物和不同厚度散射体,实际测量剂量逐步提高,加5 cm厚度散射体照射实际测量剂量提高最显著为10.26%且与TPS计算值相差值接近,对剂量影响最小。直线加速器细胞照射采用机臂置180°向上加补偿物的照射方法,避免了培养皿照射时空腔效应对照射剂量的影响;采用机臂置180°向上加补偿物和散射体的照射方法,即避免了培养皿照射时空腔效应对剂量的影响,同时也增加了剂量的背散效应,具有剂量学优势,加5 cm厚度散射体的照射方法,实际测量的剂量值和TPS计算的剂量值更接近。
郑祖安付秀根刘飞王俊峰郑微严芳
关键词:直线加速器散射体
面颈部肿瘤影像引导精确放射治疗摆位误差的研究被引量:14
2012年
目的:分析基于影像引导技术的面颈部肿瘤精确放疗摆位误差。方法:对79例面颈部肿瘤放疗患者行热塑网罩体位固定,前3次放疗前利用加速器机载锥形束CT行靶区部位扫描重建三维影像,与计划CT影像比对,获得两影像空间位置偏差,经影像确认后,偏差>1mm者,予以校正,以后每周1次影像引导复核。用SAS 8.1统计软件系统处理数据。结果:91.14%的患者影像引导后需要校正,影像引导复核显示头脚方向和前后方向分别为(-0.91±1.08)mm和(-0.41±1.43)mm,左右方向为(0.15±1.09)mm。结论:影像引导有助于面颈部肿瘤精确放疗靶区精度的提高;面颈部患者体位固定时要注意头的后仰与内收以及颈部的位置固定。
郑祖安付秀根钟伟伟李定宇
关键词:头颈部肿瘤放射疗法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