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黎明 作品数:20 被引量:12 H指数:2 供职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文化科学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更多>>
高压低温下水合物生成因素 被引量:2 2012年 目前的水合物抑制方法主要有除水法、加热法、降压控制法和添加化学抑制剂法,抑制剂的影响主要是考虑小于10 MPa和低温下水合物的生成情况。研究了高压(10 MPa以上)低温下水合物的生成因素,包括搅拌时机、LDHI(PVCap)对水合物生成的影响和过冷度、过冷时间对水合物抑制剂抑制效果的影响,并研究了不同浓度黄胞胶是否对水合物的生成具有抑制效果。实验发现,一直搅拌会使生成水合物的温度提高;PVCap可明显地降低生成水合物的温度,PVCap随过冷度降低抑制效果逐渐变差;搅拌前过冷时间越长,刚加速后初期的压力变化越快;0.5%黄胞胶对于水合物生成并无抑制效果。 郑黎明 张洋洋 赵晓林 何仁清关键词:水合物 抑制剂 底水稠油油藏稳油控水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 随着油田进入二、三次开采,更多油田的开发特征趋向于底水类型油藏,给油井生产带来严重的产水问题,采油量严重下降。通过调研与分析,总结了国内外底水稠油油藏稳油控水技术措施,并首次系统确立了工作制度与方式调整、井身结构与井网调... 张兵 蒲春生 郑黎明 张锴关键词:底水油藏 文献传递 一种海底无上覆致密盖层水合物开采诱发灾害实验模拟研究装置与实验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海底无上覆致密盖层水合物开采诱发灾害实验模拟研究装置与实验方法,包括大气‑深水‑地层自然环境可视化模拟系统、天然气水合物注采模拟系统、温度控制系统、压力控制系统、数据采集系统和影像采集系统;本发明设计合理、... 刘静 徐加祥 郑黎明 蒲春生 陆雷超 黄飞飞文献传递 一种水力低频振动提高原油采收率的装置及其应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力低频振动提高原油采收率的装置及其应用,包括:动力系统包括驱动转子系统旋转的动力源;转子系统包括垂直转动管及设置在垂直转动管底端的水平转盘,垂直转动管底部及水平转盘上设置有流道,垂直转动管内可用于液体介质... 刘静 徐加祥 李悦静 刘杨 李旭 刘恒超 郑黎明 蒲春生一种海底有上覆致密盖层水合物开采诱发灾害实验模拟研究装置与实验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海底有上覆致密盖层水合物开采诱发灾害实验模拟研究装置与实验方法,包括大气‑深水‑地层自然环境可视化模拟系统、天然气水合物注采模拟系统、温度控制系统、压力控制系统、数据采集系统和影像采集系统;本发明设计合理、... 刘静 郑黎明 徐加祥 蒲春生 姜璐 吴飞鹏文献传递 动力学水合物抑制剂复配效果 被引量:3 2012年 目前的水合物抑制方法主要有除水法、加热法、降压控制法和添加化学抑制剂法。动力学抑制剂(LDHI)是相对于传统的热力学抑制剂而言的,通过动力学抑制剂的加入,主要降低水合物的形成速率,延长水合物晶核形成的诱导时间或改变晶核的聚集过程。动力学抑制剂PVCap与甲醇可复配作为钻完井及深水管道中的水合物抑制。降低温度、增加压力、减小浓度,复配抑制效果变差。抑制剂PVCap与醇或盐复配,温度较高(4℃)时,复配效果较好,与NaCl复配效果要好于甲醇,而且可减少成本;温度较低(1℃)时,复配需慎重,加入NaCl或甲醇,可能会降低抑制效果。 郑黎明 何仁清 张洋洋关键词:醇类 温度 深水钻井 一种裂缝性油藏弱凝胶调剖性能评价可视化实验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裂缝性油藏弱凝胶调剖性能评价可视化实验装置及方法,其实验装置包括可视化裂缝模型、输水中间容器、输凝胶中间容器、驱替泵、与驱替泵入液口相接的液体容器、与裂缝模型出液口相接的量筒、用于裂缝模型抽真空的真空泵;... 蒲春生 张兵 于浩然 吴飞鹏 桑海波 郑黎明 刘静文献传递 低频谐振波辅助凝胶液流调控实验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频谐振波辅助凝胶液流调控实验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低频谐振波试验台;凝胶液流调控模型,安装在低频谐振波试验台上;环压供给部,其输出端与低频谐振波试验台的环压口连接;驱替泵;输水中间容器,其输入口与驱替泵... 刘静 蒲春生 郑黎明 吴飞鹏文献传递 低频谐振波辅助凝胶封堵性能评价试验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频谐振波辅助凝胶封堵性能评价试验装置及方法。低频谐振波辅助凝胶封堵性能评价试验装置包括:低频谐振波试验台,用于产生低频谐振;岩芯管,安装在低频谐振波试验台上,岩芯管包括进口、出口和环压口;液体容器,与出口... 蒲春生 郑黎明 刘静 吴飞鹏高频波动对多孔弹性介质中稠油黏温参数影响规律研究 被引量:1 2016年 为了定量描述高频波动激励井热力学降黏解堵的机理,基于高频波在多孔弹性介质中能量传播、损耗和转化的动力学特征,建立了高频波动激励下稠油油藏近井带储层中稠油温度及黏度变化的稳态和非稳态耦合动力学模型。该模型由能量衰减和转化方程、非均匀热源圆筒壁导热微分方程和温黏状态方程组成,采用耦合迭代方法进行数值计算,揭示了高频波对多孔弹性介质中稠油温度和黏度影响的主控因素及规律。结果表明:频率为20 k Hz的高频波动在r<0.6 m范围内作用效果明显,频率越高作用效果越好,但处理范围越小;与波动频率相比,振幅对其作用效果更显著;波动作用由非稳态向稳态过渡所用时间约400 s。该模型的建立与求解,为稠油油藏近井地带高频波动解堵增产增注技术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蒲春生 徐加祥 徐加祥 刘玺 郑黎明关键词:稠油开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