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海燕

作品数:30 被引量:115H指数:6
供职机构: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科学技术计划项目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造影
  • 8篇动脉
  • 8篇血管
  • 7篇血管造影
  • 7篇血管造影术
  • 7篇造影术
  • 7篇体层摄影
  • 6篇体层摄影术
  • 6篇X线
  • 6篇X线计算
  • 6篇X线计算机
  • 4篇磁共振
  • 3篇造影诊断
  • 3篇机体
  • 3篇畸形
  • 3篇计算机体层
  • 3篇计算机体层摄...
  • 3篇骨折
  • 3篇冠状
  • 3篇冠状动脉

机构

  • 29篇河南科技大学
  • 3篇辽宁医学院附...
  • 2篇河南科技大学...
  • 1篇郑州大学第一...
  • 1篇锦州医科大学

作者

  • 29篇郭海燕
  • 17篇李卫新
  • 16篇詹浩辉
  • 13篇曹阿丹
  • 5篇贺汝东
  • 5篇宋敏
  • 5篇杨浩
  • 3篇牛玉军
  • 2篇杨静
  • 2篇刘宁
  • 1篇程鹏
  • 1篇任德琳
  • 1篇高剑波
  • 1篇翟曼丽
  • 1篇罗宝刚
  • 1篇徐文中
  • 1篇王冰
  • 1篇于团结
  • 1篇曹辉
  • 1篇武晓亮

传媒

  • 4篇临床放射学杂...
  • 4篇中华实用诊断...
  • 3篇中国误诊学杂...
  • 3篇中国社区医师...
  • 3篇河南科技大学...
  • 2篇中国医学工程
  • 1篇现代医用影像...
  • 1篇中医正骨
  • 1篇中原医刊
  • 1篇临床医学
  • 1篇广东医学
  • 1篇医学影像学杂...
  • 1篇实用医学影像...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国CT和M...
  • 1篇全国第6届头...

年份

  • 1篇2021
  • 3篇2018
  • 4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4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CT尿路造影成像技术应用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CT尿路造影成像技术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尿路梗阻患者的CT成像方法,病例均经手术或病理证实。结果 10例患者中,肾盂、输尿管微小结石4例,阴性结石2例,泌尿系结核2例,输尿管囊肿1例,输尿管肿瘤1例。结论尿路梗阻患者行泌尿系X线平片(KUB)、静脉肾盂造影(IVU)、超声未发现异常,均可行CT检查。CT分辨率高,扫描范围大,而且可做后重建,CT尿路造影技术对泌尿系统梗阻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郭海燕李卫新詹浩辉程鹏
关键词:尿路梗阻CT造影
输尿管息肉双源CT泌尿系造影表现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输尿管息肉双源CT泌尿系造影(DSCTU)的影像学特点。方法搜集7例经病理证实为输尿管息肉患者,行DSCTU平扫和多期增强扫描,并行各期后处理重组,分析其影像特点。结果 7例输尿管息肉均为单发,发生于左侧输尿管上段5例,左侧输尿管下段1例,右侧输尿管上段1例。除1例无明显积水外,6例伴有不同程度肾盂及输尿管上段扩张积水。CT平扫表现为输尿管管腔内条状或结节状软组织密度影,平扫呈等密度或稍高密度;增强后4例病变轻度强化,3例渐进性强化,延迟明显强化,7例均表现延迟期在高密度的对比剂输尿管管腔内的充盈缺损影。术后病理诊断4例为原发性输尿管息肉,3例继发性炎性息肉。结论 DSCTU及三维后处理技术可以明确病变部位、形态、大小及肾功能情况,对输尿管息肉术前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曹阿丹郭海燕翟曼丽罗斐斐史琼琼郑丽远胡舸帆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输尿管息肉后处理技术
双源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对冠脉搭桥术后桥血管随访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双源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DSCTCA)对冠脉搭桥术后桥血管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术后患者行DSCTCA,分别评价桥血管近远端吻合口及桥血管本身通畅情况,比较不同桥血管类型的通畅率及CABG术后随访5年前后的通畅率。结果 38例患者共95条桥血管,动脉桥及序贯桥的通畅率(22/25,88.0%,22/25,88.0%)高于静脉桥通畅率(28/45,6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233,P=0.022)。以5年为随访期限,5年以内桥血管的通畅率(62/77,80.5%)高于5年以外(≥5年)桥血管的通畅率(10/18,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955,P=0.026)。结论 DSCTCA在冠状动脉搭桥术后随访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曹阿丹郭海燕武乐乐罗宝刚贺汝东詹浩辉
关键词:血管造影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随访研究
神经纤维瘤病侵犯肝脏一例被引量:2
2009年
詹浩辉杨静李卫新郭海燕
关键词:多发性神经纤维瘤病癌抗原125上腹部胀痛侵犯腹壁静脉曲张肿瘤家族史
韦格氏肉芽肿的胸部CT表现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提高对胸部韦格氏肉芽肿(WG)的CT诊断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手术或穿刺活检及综合资料证实WG患者12例的胸部CT表现。结果:肺内多发结节合并空洞5例;单发结节或肿块3例;斑片状肺浸润2例;肺实变2例。结论:韦格氏肉芽肿CT表现有相对特异性,结合临床资料对诊断有帮助。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是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关键。
郭海燕
关键词:韦格氏肉芽肿胸部CT
多层螺旋CT冠状位重建技术在眼眶骨折的诊断价值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通过分析90例眼眶骨折患者的CT三维重建图像,并与CT横轴位平扫图像相比较,探讨CT冠状位重建技术对眼眶骨折的诊断意义。方法对90例眼眶骨折患者的图像依据后处理方法将其分为两组,单纯横轴位组和轴位联合三维冠状位重建组两组,比较两组的检出率。结果观察发现20例上壁或下壁骨折在CT横轴位上显示不佳,而在冠状位重建图像上大多可明确显示,仅2例漏诊,轴位组检出率77.8%(70/90),轴位联合三维冠状位重建组检出率97.8%(88/90),χ2值为16.78(P<0.01)。结论 CT冠状位重建技术对眼眶骨折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郭海燕曹阿丹杨浩武乐乐宋敏
关键词:螺旋CT眼眶骨折
视神经管骨折HRCT诊断及临床意义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探讨视神经管骨折的HRCT表现及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骨算法重建,2 mm层厚,行轴位加冠位眼眶HRCT扫描。结果13例病人中视神经管内壁骨折8例,下壁骨折5例,外侧壁骨折3例,上壁骨折2例,分别占61.5%,38.5%,23.1%,15.4%。其中6例病人为多发骨折。结论早期行眼眶HRCT扫描,可明确诊断视神经管及眼眶骨折,为临床早期治疗,挽救病人视力提供可靠的影像依据。
李卫新詹浩辉郭海燕
关键词:视神经管骨折HRCT
双源CT在肠系膜上静脉栓塞中的应用
2017年
目的探讨肠系膜上静脉栓塞的双源CT征象和临床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肠系膜上静脉栓塞患者的双源CT平扫、增强图像及CT血管重建(CTA)后处理资料。结果 11例为血栓栓塞,7例为肿瘤栓塞。栓塞中3例平扫示肠系膜上静脉增粗,密度增高。增强后18例可见肠系膜上静脉内充盈缺损,经血管重建后处理技术,包括容积再现(VR)及最大密度投影(MIP)、曲面重组(CPR)18例患者均清晰显示栓子。6例可见肠壁增厚呈"靶征",1例见肠壁积气,7例见腹腔积液形成,5例见肠系膜周围脂肪间隙模糊。结论双源CT在肠系膜上静脉栓塞诊断中有重要的应用。
郭海燕曹阿丹
关键词:肠系膜静脉栓塞
双源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诊断冠状动脉起源变异临床价值被引量:17
2016年
目的探讨双源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dual-source computed tomography coronary artery angiography,DSCTCA)在冠状动脉起源变异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疑诊冠心病患者1 248例,均行DSCTCA检查,统计冠状动脉起源变异检出率。结果 1 248例中39例检出冠状动脉起源变异,检出率为3.12%;39例中冠状动脉高位开口11例,其中右冠状动脉开口于右冠窦窦嵴上方6例,左冠状动脉开口于左冠窦窦嵴上方4例,右冠状动脉和左冠状动脉均开口高位1例;窦内多个开口17例,其中副冠状动脉15例,并行左主干2例;异位窦或血管开口8例,其中右冠状动脉起源于左冠窦5例,左冠状动脉起源于右冠窦3例;右冠状动脉发育不良或闭锁1例,回旋支发育不良或闭锁2例。结论 DSCTCA可直观显示冠状动脉起源变异血管的起源、走行及与周围大血管和心腔的三维位置关系,在冠状动脉起源变异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曹阿丹郭海燕武乐乐贺汝东宋敏牛玉军
关键词:先天畸形血管造影术
气管支气管异物8例CT分析被引量:1
2009年
郭海燕李卫新詹浩辉
关键词:气管支气管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