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维

作品数:6 被引量:40H指数:4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生物学
  • 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幼苗
  • 3篇浸种
  • 2篇幼苗抗旱
  • 2篇幼苗抗旱性
  • 2篇幼苗生长
  • 2篇三叶
  • 2篇外源CA^2...
  • 2篇苗生长
  • 2篇抗旱
  • 2篇抗旱性
  • 2篇红三叶
  • 2篇PVA
  • 2篇CA^(2+...
  • 1篇多年生
  • 1篇多年生黑麦草
  • 1篇多效唑
  • 1篇演替
  • 1篇羊茅
  • 1篇蒸腾
  • 1篇蒸腾速率

机构

  • 6篇西北农林科技...

作者

  • 6篇郭维
  • 5篇高景慧
  • 5篇高春起
  • 4篇张颖
  • 1篇代锦

传媒

  • 1篇种子
  • 1篇西北植物学报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干旱地区农业...
  • 1篇中国草地学报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8
  • 4篇2007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外源Ca^(2+)浸种对Cd^(2+)胁迫下红三叶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及其生化特性的影响被引量:5
2007年
用不同浓度Ca2+溶液浸种处理红三叶种子后、用0.1 mmol·L-1Cd2+溶液培养,探讨外源Ca2+对Cd2+胁迫下红三叶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其保护酶活性和子叶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1)0.1 mmol·L-1Ca2+浸种处理能显著缓解Cd2+胁迫的影响,可使红三叶种子发芽势、发芽指数及活力指数显著升高,全苗长、胚根长和胚根/胚芽显著增加(分别增加21.38%、44.06%和38.63%),并显著提高叶绿素含量(14.59%);(2)0.11、.0 mmol·L-1Ca2+浸种预处理均能显著提高Cd2+胁迫下红三叶幼苗子叶SOD活性(43.17%、218.95%)和POD活性(34.00%、14.28%),并显著降低其CAT活性(17.43%、29.19%)和MDA含量(21.92%、24.51%).结果表明,0.1mmol·L-1外源Ca2+浸种处理能显著缓解Cd2+(0.1 mmol·L-1)胁迫对红三叶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及其保护酶活性的抑制作用,可明显提高红三叶幼苗对Cd2+胁迫的抵抗能力,缓解效果最优.
高景慧张颖高春起郭维代锦
关键词:外源CA^2+红三叶幼苗生长生化特性
分枝期3个紫花苜蓿品种光合蒸腾日变化与相关因子的关系分析被引量:24
2007年
在自然条件下,利用CI-340便携式光合系统,对分枝期WL-232、WL-323和WL-525 3个紫花苜蓿品种(3龄1茬)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及相关的生理因子(叶温、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和生态因子(光合有效辐射、大气CO2浓度、气温、大气相对湿度)的日变化进行了测定,通过相关性及通径分析,探讨了分枝期各生理、生态因子对3个紫花苜蓿品种光合蒸腾日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WL-232是高光合、高水分利用和低蒸腾品种;3个紫花苜蓿品种的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均呈双峰曲线(光合"午休"现象),这是由非气孔因素所致;影响紫花苜蓿光合蒸腾的主要生态因子为大气温度,大气相对湿度为Pn的主要限制因子,大气CO2浓度为品种WL-232蒸腾速率(Tr)的主要限制因子,光合有效辐射为品种WL-323和WL-525Tr的主要限制因子;胞间CO2浓度是影响紫花苜蓿品种叶片Pn的主要生理因子,气孔导度是限制因子;叶温为影响紫花苜蓿叶片Tr的主要生理因子。
高景慧张颖郭维高春起
关键词:紫花苜蓿蒸腾速率生理因子生态因子
PVA与GA混合浸种对高羊茅幼苗抗旱性的影响被引量:4
2007年
在干旱胁迫下研究PVA+GA混合浸种对高羊茅种子萌发及幼苗抗旱性的影响。结果表明:PVA+GA混合浸种处理使高羊茅的出苗率显著提高;在相同水分条件下,PVA+GA处理幼苗的脯氨酸含量、SOD、POD和CAT活性都要比水浸种对照高,MDA含量要比水浸种对照低,且差异都显著;PVA+GA混合浸种能促进高羊茅种子的萌发、提高幼苗的抗旱性。
高景慧张颖高春起郭维
关键词:高羊茅种子萌发抗旱性
外源Ca^(2+)浸种对红三叶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抗逆性的影响被引量:2
2008年
以红三叶种子为研究材料,设置了4个Ca2+处理浓度(分别为0、0.1、1.0、10 mmol/L),研究不同浓度外源Ca2+浸种对红三叶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抗逆性的影响。结果显示:(1)低浓度的Ca2+(0.1~1.0 mmol/L)浸种处理可使红三叶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及活力指数显著升高,单株鲜重显著增加,并显著抑制全苗长、胚芽长;(2)低浓度的Ca2+(0.1 mmol/L)浸种预处理均能显著提高红三叶幼苗子叶SOD、POD活性,并显著降低其CAT、MDA含量。(3)高浓度的Ca2+(10 mmol/L)处理种子对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抗氧化物氧化酶的活性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低浓度(0.1 mmol/L)的外源Ca2+浸种处理能提高红三叶种子的发芽率和萌发活力,并能起到壮苗的作用,还可明显提高红三叶幼苗的抗逆性,效果最优。
郭维高景慧高春起
关键词:外源CA^2+红三叶幼苗生长抗逆性
多效唑和PVA对轻度干旱下多年生黑麦草幼苗抗旱性的影响被引量:4
2007年
轻度干旱下,对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PVA)浸种预处理的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 L.)品种‘旋风’的幼苗叶面喷施不同剂量(150、300、450mg/m^2)的多效唑,探讨PVA漫种及叶面喷施多效唑处理对多年生黑麦草生长及幼苗抗旱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2%PVA浸种的多年生黑麦草成苗率提高0.13倍(P〈0.01),叶片相对含水量提高0.03倍(P〈0.05);2%PVA浸种+叶面喷施150mg/m^2多效唑处理的多年生黑麦草叶片相对含水量增加O.04倍,SOD、POD和CAT活性分别提高0.40、0.44和0.17倍,MDA含量降低51.58%,植株生长高度降低42.57%,差异均显著(P〈0.05),且比单独喷施多效唑、单一2%PVA浸种的抗旱效果显著;2%PVA浸种处理下,300~450mg/m^2多效唑缓解轻度干旱对黑麦草的胁迫作用明显或显著降低。综合效应表明,2%PVA浸种预处理+叶面喷施150mg/m^2多效唑处理能有效减轻水分匮乏对幼苗的胁迫并延缓植株生长,处理效果最佳。
高景慧张颖郭维高春起
关键词:多效唑PVA多年生黑麦草抗旱性
黄柏塬自然保护区植物群落特征及其演替研究
本文采用空间替代时间的研究方法,按照群落外貌和结构特征,对秦岭大熊猫栖息地黄柏塬自然保护区次生演替进行了研究,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 在人为干扰的影响下,黄柏塬自然保护区植被群落开始了正向的次生演替过程,其演...
郭维
关键词:自然保护区植物群落演替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