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黎
- 作品数:3 被引量:16H指数:2
- 供职机构:深圳市第八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bcl-2和bax蛋白在宫颈上皮内瘤样变和宫颈癌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3
- 2007年
- 目的探讨bcl-2和bax在宫颈上皮内瘤样变和宫颈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所采集的标本中bcl-2和bax的表达率。结果宫颈癌组织中bcl-2阳性表达率较正常组织中bcl-2表达率明显升高,bax阳性表达率较正常组织中bax表达率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1);CIN组织中bcl-2和bax表达率在二者之间;宫颈癌组织中临床Ⅲ期bcl-2阳性表达率高于临床Ⅰ,Ⅱ期bcl-2阳性表达率,Ⅲ期的bax的阳性表达率低于临床Ⅰ,Ⅱ期bax阳性表达率。结论宫颈癌的发生发展过程可能与bcl-2和bax表达失调有关。
- 邓志敏金黎陈晶儿杨琳郝艳华吴双珍
- 关键词:宫颈肿瘤宫颈上皮内瘤样变BCL-2BAX
- 子宫颈环状电挖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变的临床观察
- 2007年
- 目的观察子宫颈环状电挖术(LEEP)对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的治疗效果。方法169例CIN患者随机分为LEEP组(观察组)和高频射频组(对照组),分别用LEEP术和高频射频法进行治疗,术后随访2年。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治愈率无显著性差异,但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都有所减少,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LEEP术治疗CIN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 邓志敏金黎陈晶儿杨琳郝艳华吴双珍
- 关键词:宫颈上皮内瘤样变
- 消宫瘤颗粒以及其拆方抑制大鼠子宫肌瘤及对雌二醇与孕酮水平的影响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评价消宫瘤颗粒的药效,并探讨消宫瘤颗粒抑瘤作用的机制。方法每一批实验取健康未孕SD大鼠60只,称重后随机分成6组:空白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宫瘤清组)、拆方1组、拆方2组、原处方组,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5组建立成大鼠子宫肌瘤模型,消宫瘤颗粒高、中、低剂量组灌胃给予相应剂量药物30 d。末次给药后,取血清,采用酶联免疫试剂盒测定雌二醇和孕酮的含量。结果消宫瘤颗粒抑瘤作用明显,与模型组相比,各剂量用药组的血清雌二醇和孕酮含量均有所下降,与模型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0.05)。结论消宫瘤颗粒原处方对E2,P的影响优于其两个拆方。其中,高剂量的消宫瘤颗粒对雌二醇和孕酮的影响明显优于中、低剂量的消宫瘤颗粒,结果体现出量-效关系。
- 邓志敏金黎陈晶儿杨琳郝艳华吴双珍
- 关键词:子宫肌瘤雌二醇孕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