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钟毓

作品数:23 被引量:46H指数:5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8篇心室
  • 18篇超声
  • 17篇左心
  • 17篇左心室
  • 12篇起搏
  • 11篇心肌
  • 11篇心脏
  • 11篇心脏起搏
  • 9篇心室功能
  • 8篇心肌缺血
  • 8篇缺血
  • 8篇急性心肌缺血
  • 6篇描记
  • 6篇描记术
  • 6篇成像
  • 5篇心动描记术
  • 5篇超声心动描记
  • 5篇超声心动描记...
  • 5篇超声研究
  • 4篇激动

机构

  • 18篇四川省人民医...
  • 6篇重庆医科大学...
  • 6篇重庆医科大学
  • 2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遵义医学院
  • 1篇荷兰皇家飞利...
  • 1篇四川省医学科...

作者

  • 23篇钟毓
  • 19篇尹立雪
  • 16篇李文华
  • 11篇陆景
  • 10篇刘会若
  • 10篇白艳
  • 10篇郭智宇
  • 8篇左明良
  • 8篇王志刚
  • 4篇武彤
  • 2篇李春梅
  • 2篇邹海蓉
  • 2篇邓燕
  • 2篇孟庆国
  • 2篇刘望彭
  • 2篇罗安果
  • 2篇张志君
  • 1篇王珊
  • 1篇朱秋
  • 1篇李爽

传媒

  • 9篇中华超声影像...
  • 4篇中华医学超声...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外医疗
  • 1篇当代医药论丛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6
  • 1篇2013
  • 4篇2010
  • 12篇2009
  • 4篇2008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二维、三维盆底超声及剪切波弹性成像评价阴道分娩产后近期肛提肌变化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二维、三维盆底超声及剪切波弹性成像(SWE)在阴道分娩产妇产后早期肛提肌损伤监测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产后6~8周足月单胎阴道分娩初产妇57例作为产后组,选取40例健康成年未育且有性生活史的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二维、三维盆底超声及SWE检查,计算Valsalva状态与静息状态肛提肌厚度变化值Δd、肛提肌裂孔面积变化值Δh、收缩状态与静息状态肛提肌弹性模量变化值Δe,进行对比分析。通过绘制工作特征曲线(ROC)来获得肛提肌改变的截断值,分析各指标对肛提肌改变的诊断效能。结果:产后组的Δd、Δh及Δe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Δd曲线下面积<0.5,不具备诊断意义;Δh及Δe曲线下面积均>0.7。Δh曲线下面积为0.904(置信区间0.845~0.963),Δe曲线下面积为0.780(置信区间0.691~0.870)。当Δh与Δe分别为0.637、0.471时,诊断敏感度分别为91.2%、59.6%,特异度分别为72.5%、87.5%。其中Δh的诊断敏感度较高,Δe的诊断特异度较高。结论:在阴道分娩产后早期,Δh、Δe、Δd均有特征性改变,盆底超声能观测肛提肌形态,SWE联合盆底超声各参数的截断值有助于阴道分娩产妇产后早期肛提肌损伤的筛查,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邹海蓉张志君蔡璐钟毓王惠
关键词:产后肛提肌
不同心脏激动顺序下心肌力学与血流动力学状态及超声研究进展
2008年
随着心脏功能研究的不断深入,心脏不同激动顺序下心肌力学及血流动力学状态改变越来越受到临床心脏病学家的重视。现有的各种心脏起搏模式常常引起心脏激动顺序紊乱,导致异常的心肌力学及血流动力学效应。如何精确评价不同激动顺序下的血流动力学和心肌力学改变及其关联关系,为选择更为生理性的心脏起搏方式提供依据,已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
钟毓尹立雪王志刚
关键词:血流动力学状态心肌力学激动顺序超声心脏起搏方式心脏病学家
犬急性心肌缺血左心室跨壁径向位移的超声研究
2009年
目的观察比格犬左心室急性心肌缺血前后,节段整体和节段跨壁心肌峰值径向位移(RD)变化,量化评价节段整体和节段跨壁心肌力学特征,为缺血前后不同状态心肌构造与功能的定量研究提供基础力学数据。方法10只健康比格犬开胸模型,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诱导产生急性心肌缺血。缺血前和结扎冠状动脉后20min分别采集三个心动周期二尖瓣水平、乳头肌水平以及心尖水平短轴观动态组织多普勒速度图像。应用量化组织多普勒工作站,分别获取各短轴观前壁、下间壁、下壁、后壁节段整体和心内膜下心肌(subend)、中层心肌(mid)、心外膜下心肌(subepi)的RD时间曲线并测量RD及其达峰值时间。评价急性心肌缺血前后节段整体和节段跨壁心肌的RD、达峰时间、达峰时间标准差等力学参数变化及其相关性。结果①急性心肌缺血后,二尖瓣水平前壁和乳头肌水平前壁及心尖水平各节段整体及节段跨壁心肌的RD较缺血前呈下降趋势,其余节段呈增高趋势;②急性心肌缺血后,左心室壁12节段跨壁的RD与相应节段整体的RD相关性较缺血前发生改变,乳头肌水平及心尖水平前壁节段跨壁与节段整体的RD相关性丧失。③急性心肌缺血后,左心室节段整体和节段跨壁的心率纠正后RD达峰时间较缺血前延迟,部分节段整体的RD达峰时间延迟较缺血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急性心肌缺血后,左心室节段整体和节段跨壁心肌的RD达峰时间标准差较缺血前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节段整体和跨壁心肌峰值RD降低、相关性破坏、达峰时间延迟、达峰时间标准差增大等终点力学参数变化能够反映急性心肌缺血局部的力学异常状态。
李文华尹立雪刘望彭左明良刘会若郭智宇白艳钟毓武彤陆景
关键词:超声心动描记术心肌缺血径向位移
超声三维斑点追踪评价不同心脏起搏方式对健康犬左心室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0
2010年
目的探讨超声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不同心室位点心脏起搏对健康犬左室壁机械同步性和左室功能的影响。方法分别采集10只健康开胸比格犬基础状态和右室心尖、左室心尖、左室侧壁起搏状态一个完整心动周期的左心室全容积实时图像;同步记录左室压力时间变化曲线并获取左室射血压力和收缩期压力最大上升速率。用超声三维斑点追踪分析软件分别提取不同状态左室壁径向三维应变图、左室壁径向三维峰值应变和左室收缩末期容积、舒张末期容积、射血分数、每搏输出量、心输出量。定性观察并比较不同状态左室壁各节段心肌的径向三维应变同步性。对定量参数进行配对t检验、卡方检验和直线相关分析。结果①左室心尖或侧壁起搏状态左室壁各节段心肌的径向三维应变不同步程度较右室心尖起搏状态明显。②左室心尖或侧壁起搏状态左室壁径向三维峰值应变显著减低的心肌节段数多于右室心尖起搏状态(9/16对2/16,P〈0.05)。③左室心尖或侧壁起搏状态左室壁整体径向三维峰值应变和左室每搏输出量、射血分数、心输出量均低于右室心尖起搏状态(P〈0.05)。④不同状态左室壁整体径向三维峰值应变分别与左室每搏输出量、射血分数、心输出量呈线性正相关(r=0.781~0.984,P〈0.05)。结论左室心尖或侧壁起搏对健康犬左室壁机械同步性和左室功能的损害超过右心室心尖起搏。
陆景尹立雪王志刚钟毓李文华
关键词:心脏起搏心室功能斑点追踪显像
B超检查在妇科急腹症中的应用探析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B超检查在妇科急腹症中的应用和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09年1月—2010年12月36例妇科急腹症患者为观察对象,结合患者B超检查图像数据,分析B超检查在妇科急腹症中的应用措施、程序和效果,指导临床实践。结果 36例妇科急腹症患者,经治疗后确诊19例异位妊娠(含陈旧性宫外孕3例),先兆流产8例,黄体囊肿破裂5例,肿瘤3例,卵巢囊肿蒂扭转1例,B超诊断中误诊3例,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1.66%。结论 B超检查在妇科急腹症中可靠、准确,能提供定位明确,图像清晰的病理表现,为临床下一步治疗赢得宝贵时间,具有积极的诊断意义,值得临床应用。
朱秋王惠钟毓
关键词:急腹症妇科B超检查
选择性心脏起搏犬左心室腔内流场的超声可视化观察
目的:采用基于多普勒血流成像原理的血流速度向量标测技术观察不同心脏电机械兴奋状态左心室腔内流场的变化。方法:9只Beagle犬开胸动物模型,分别选择性起搏右心室心尖、左心室心尖和左心室侧壁,获取不同心脏电机械兴奋状态下连...
尹立雪李文华陆景钟毓
文献传递
健康比格犬左心室壁生物力学特征的超声速度向量成像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应用超声速度向量成像(VVI)技术评价健康雌性比格犬左心室壁短轴切面不同节段心内、外膜下心肌生物力学特征,探讨其跨壁差异与左心室壁厚度变化的关系。方法以经心外膜超声心动图分别采集25只健康开胸比格犬二尖瓣、乳头肌和心尖水平标准左心室短轴切面3个完整心动周期实时声像图。应用VVI软件提取一个完整心动周期左心室壁3个标准短轴切面整体及其短轴切面18个节段心、内外膜下心肌的径向位移、周向应变和旋转角时间序列参数,计算并比较一个完整心动周期内左心室壁不同节段和不同短轴水平心、内外膜下心肌的最大径向位移(RDmax)、最大周向应变(CSmax)、最大旋转角(RAmax)。计算并比较一个完整心动周期内左心室不同节段和不同水平的室壁最大净增厚值(△Tmax),心内、外膜下心肌最大应变差(△CSmax),心内、外膜下心肌最大旋转角差(△RAmax)。相关分析3个不同短轴水平左心室壁的△Tmax与△CSmax、△RAmax。结果①左心室壁心内膜下心肌RDmax、CSmax和RAmax均大于心外膜下心肌(P<0.05);②左心室壁△Tmax为心尖<二尖瓣<乳头肌水平,△CSmax于乳头肌水平最大,△RAmax于心尖水平最大(P<0.05);③3个标准短轴切面左心室壁△CSmax和△RAmax均与△Tmax呈直线相关(r=0.705~0.802,P<0.001;r=0.697~0.736,P<0.001)。结论健康犬左心室壁心肌力学状态存在不同水平的跨壁差异;左心室壁心、内外膜下心肌间的周向应变差异和相对周向剪切运动与左心室壁厚度变化密切有关;超声VVI技术有助于揭示犬左心室壁生物力学基本特征。
陆景尹立雪王志刚钟毓白艳李文华刘会若郭智宇
关键词:超声心动图描记术左心室生物力学
单点双极选择性心脏起搏犬左心室腔内流场状态的超声观察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采用基于多普勒血流成像原理的血流速度向量标测技术观察不同位点单点双极心脏起搏状态左心室腔内流场变化。方法 9只Beagle犬开胸动物模型,分别选择性起搏右心室心尖、左心室心尖和左心室侧壁,获取不同心脏电机械兴奋状态下连续3个心动周期的标准心尖四腔、两腔和左心室长轴切面二维彩色多普勒血流图。通过血流速度向量工作站,得到左心室心腔内血流二维速度向量、流线和涡流成像。通过在流线成像基础上同时设置左心室心尖、乳头肌和基底水平3条取样线获取跨线速度向量分布。在心动周期6个特定时相同时观察上述3个切面血液流场状态。结果采用血流速度向量标测技术能够观察到特定时相左心室心腔内的血液流场状态,与基础窦性心律状态比较心脏起搏状态收缩期和舒张期左心室腔内血液流场的有序梯度分布和生理涡流状态遭到破坏或改变。左心室壁各位点起搏导致的左心室腔内流场异常状态均较右心室心尖起搏严重,其中左心室心尖位点起搏导致的左心室腔内流场状态改变程度较左心室侧壁起搏明显。结论选择性心室起搏导致了左心室心腔内流场状态改变,应用血流速度向量标测技术能够检测到心脏起搏导致的左心室心腔内流场变化。
尹立雪李文华陆景钟毓
关键词:多普勒超声检查人工心脏起搏左心室
急性心肌缺血单点双极起搏犬左心室功能的超声三维斑点追踪研究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应用超声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心室单点双极起搏对急性心肌缺血犬左心室壁心肌力学和左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开胸比格犬10只,分别采集基础状态、急性心肌缺血状态和缺血后右心室心尖、左心室心尖、左心室侧壁单点双极起搏状态一个完整心动周期的左心室三维全容积实时图像;同步记录左心室压力变化时间曲线并获取左心室射血压力(LVEP)和收缩期压力最大上升速率(dp/dtmax)。用超声三维斑点追踪分析软件分别提取不同状态左心室壁径向三维应变图、左心室壁径向三维峰值应变(PRS)和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舒张末期容积(LVEDV)、每搏输出量(LVSV)、射血分数(LVEF)、心输出量(LVCO)等参数。定性观察并比较不同状态左心室壁不同节段心肌的径向三维应变同步性,线性校正并两两比较不同状态左心室功能参数;相关分析不同状态左心室壁整体径向三维峰值应变与左心室容量、压力参数。结果①左心室壁径向三维应变图可视化分析提示急性心肌缺血后心室起搏状态左心室壁机械运动不同步程度较基础状态和急性心肌缺血状态明显;②急性心肌缺血状态左心室壁整体及16个不同节段心肌的PRS,LVEF、LVCO、LVEP和do/dtmax均较基础状态减低(P〈0.05);③与急性心肌缺血状态比较,心室起搏状态左心室壁整体PRS增大(P〈0.05),而左心室容量参数、压力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④不同起搏状态间左心室壁整体PRS、LVESV、LVEDV、LVSV、LVEF、LVCO、LVEP和dp/dtmax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⑤不同状态左心室壁整体PRS与LVSV、LVEF和LVCO呈线性正相关(r=0.628~0.889,P〈0.05)。结论应用超声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发现心室单点双极起搏能够增强心肌缺血状态左心室壁心肌收缩力,但同时导致左心室壁机械运动
陆景尹立雪王志刚钟毓李文华
关键词:三维超声心动描记术心肌缺血人工心脏起搏左心室功能
犬右心耳和右室心尖起搏左心室心肌力学状态的超声斑点追踪成像对比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采用超声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急性心肌缺血前后右心耳起搏与右室心尖起搏模式下左心室心肌力学状态。方法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建立急性心肌缺血比格犬模型。获取14只开胸犬急性心肌缺血前后窦性心律及两种起搏状态的标准左心室长轴切面;分别测量和计算左心室整体长轴应变及18节段长轴峰值应变、应变达峰时间、应变达峰时间标准差;进行不同研究者间和研究者自身重复性相关分析。结果①急性心肌缺血前起搏:右心耳和右室心尖起搏时左心室整体应变均小于窦性心律(P〈0.05)。右室心尖起搏时后间隔节段峰值应变均小于右心耳起搏和窦性心律(P〈0.05);右心耳起搏时前间隔心尖及中间节段应变达峰时间均较右室心尖起搏延后(P〈0.05);左室18节段应变达峰时间标准差在窦性心律、右心耳起搏和右室心尖起搏模式下呈递增趋势(P〈0.05)。②急性心肌缺血后起搏:右心耳和右室心尖起搏时左心室整体应变小于窦性心律(P〈0.05),右室心尖起搏时后间隔中间及基底节段峰值应变均小于右心耳起搏和窦性心律(P〈0.05);右心耳起搏时后间隔中间及基底节段应变达峰时间均较右室心尖起搏和窦性心律延后(P〈0.05);左室应变达峰时间标准差在窦性心律、右心耳起搏和右室心尖起搏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同一切面节段峰值应变在不同研究者间r=0.810,P〈0.001;研究者自身r=0.837,P〈0.001。结论急性心肌缺血前后右心耳起搏及右室心尖起搏均未能使左心室心肌力学恢复至正常窦性心律的有效和同步状态。
郭智宇尹立雪左明良刘会若白艳钟毓李文华孟庆国武彤王俊丽
关键词:心脏起搏斑点追踪显像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