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钱志勇

作品数:5 被引量:23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多普勒
  • 2篇心内膜
  • 2篇心内膜炎
  • 2篇血压
  • 2篇原发性
  • 2篇原发性高血压
  • 2篇舒张
  • 2篇舒张功能
  • 2篇组织多普勒
  • 2篇脉冲组织多普...
  • 2篇膜炎
  • 2篇内膜
  • 2篇高血压
  • 2篇高血压患者
  • 2篇感染性
  • 2篇感染性心内膜...
  • 1篇心动描记术
  • 1篇心动图
  • 1篇心肌
  • 1篇心肌病

机构

  • 5篇中南大学

作者

  • 5篇钱志勇
  • 4篇张赛丹
  • 2篇陈凡
  • 2篇彭志勇
  • 2篇钟小芹
  • 1篇肖茜
  • 1篇谢伟
  • 1篇张硕
  • 1篇梁薇芬
  • 1篇查丽黄
  • 1篇杨天伦

传媒

  • 2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国感染控制...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年份

  • 2篇2011
  • 3篇201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感染性心内膜炎两种诊断标准的比较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研究感染性心内膜炎临床特点,比较中国感染性心内膜炎诊断试行标准和Duke诊断标准的临床诊断敏感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术中病检确诊的感染性心内膜炎119例。比较Duke标准和中国试行标准对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敏感性。结果119例患者术前,两次以上血培养65例(54.6%),均为阳性且为相同致病菌26例(30.6%),超声心动图示赘生物117例(98.3%),瓣膜或瓣周破坏穿孔14例(11.8%),116例(97.5%)有基础心脏病或易患因素。各指标符合中国感染性心内膜炎试行标准者113例,诊断敏感性为94.95%;符合Duke标准者70例,临床诊断敏感性为58.82%,两者敏感性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中国试行标准对感染性心内膜炎诊断的敏感性显著高于Duke标准。
陈凡钱志勇彭志勇谢伟张赛丹
关键词:心内膜炎感染性
左房容积指数与高血压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相关性探讨
目的探讨左房容积指数/(LAVI/)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室舒张功能之间的关系,为评估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室舒张功能提供一项较可靠的指标。 方法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10例,健康对照组30例/(组1/),行常规超声心...
钱志勇
关键词:左房容积指数左室舒张功能脉冲组织多普勒原发性高血压
文献传递
扩张型心肌病抗心力衰竭治疗早期疗效的超声心动图评估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对比观察二维、彩色多普勒及脉冲组织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扩张型心肌病(DCM)抗心力衰竭治疗后早期疗效的评估。方法正常对照组和DCM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超声测量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口血流多普勒E、A峰及组织多普勒-二尖瓣环收缩期和舒张早、晚期运动速度峰值Sm、Em、Am,并计算E/A、Em/Am。结果 DCM患者抗心力衰竭治疗2周后,临床疗效达显效或有效者,LVEF、E/A较治疗前无显著提高,脉冲多普勒组织成像(PW-TDI)指标Sm亦无改善;而Em、Em/Am虽仍低于对照组,但较治疗前显著升高。结论 DCM抗心力衰竭治疗后早期疗效主要得益于左心室舒张功能的改善;二尖瓣环PW-TDI反映左心室舒张功能改善是较血流多普勒更敏感的指标。
查丽黄张赛丹钟小芹钱志勇肖茜
关键词:心力衰竭
左心房容积指数与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相关性探讨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探讨左心房容积指数(LAVI)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之间的关系,为评估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提供一项较准确的指标。方法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10例,分为舒张功能正常组(组2)、舒张早期功能不全组(组3)、假性正常化组(组4)和限制性充盈障碍组(组5),健康对照组30例(组1),行常规超声心动图及脉冲组织多普勒(PW-TDI)检测获取各超声指标。将高血压各组的LAVI与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并将LAVI与E/Em对左心室舒张功能的评估进行对照分析。结果①从健康对照组(组1)到高血压各组(2~5组),LAVI值依次增高(P<0.05)。②LAVI、E/Em比值用于诊断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是0.841和0.877;两者ROC曲线下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LAVI为评估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较准确的指标之一。②LAVI越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受损越严重。
钱志勇张赛丹钟小芹梁薇芬张硕
关键词:左心室舒张功能脉冲组织多普勒原发性高血压
感染性心内膜炎182例临床分析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分析感染性心内膜炎(IE)的临床特点,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82例IE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82例IE患者易患因素按比率依次为先天性心脏病(35.17%),二尖瓣脱垂并关闭不全(24.73%),风湿性心脏病(13.19%)等;最常见症状为发热(97.25%)和贫血(88.46%);2次血培养培养出同一病原菌中,最常见细菌为血液链球菌(11.76%),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11.03%);经胸超声心动图对心内膜赘生物的检出率为95.05%。119例经外科手术治疗者中,2例(1.68%)死亡;63例经内科治疗者中,6例(9.52%)死亡,原因主要为脑栓塞及急性心衰。结论近年来IE的易患因素与以往不同的是先天性心脏病比率增高,而风湿性心脏病比率下降;病原菌以链球菌属、葡萄球菌属为主,但呈多样化、复杂化特点;血培养的阳性率亟待提高;及时手术治疗可改善预后。
陈凡钱志勇彭志勇杨天伦张赛丹
关键词:心内膜炎心脏病细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