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志鸿
- 作品数:17 被引量:35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石化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化学工程生物学更多>>
- 聚合物微球溶液封堵性能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3
- 2014年
- 采用与低渗透地层岩心孔喉尺度相近的可视化微圆管模拟聚合物纳米微球溶液在低渗透储层内的运移和封堵性能,探讨驱替外压、储层温度、质量浓度等因素对聚合物微球流动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驱替压力为0.6MPa时,聚合物微球溶液在10μm微管中的流速是5μm微管中流速的3~10倍,在5μm微管中存在启动压力梯度且流速和压力梯度呈线性关系,2μm管中未能观测到聚合物微球流动,在非均质微管束中聚合物微球优先选择进入直径较大的微管。在65℃~85℃范围内,温度对聚合物微球在微管的渗流趋势影响不明显,聚合物微球在微管内的流速随质量浓度增大逐渐变慢。
- 朱霞姚峰钱志鸿
- 关键词:聚合物微球微管孔喉尺度封堵启动压力梯度
- 聚合物凝胶调剖工艺参数优化设计研究与应用
- 为提高单井调剖的效果和经济性,开展物模实验,研究了调剖过程中非目的层保护、段塞组合设计、注入速度和"口袋设计"等工艺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聚合物类凝胶选择性进入油层的因素影响大小是渗透率>层厚>级差>速度>浓度,设计...
- 钱志鸿
- 关键词:调剖选择性段塞组合
- 文献传递
- 环保型高温PEI凝胶的配方优化与性能评价被引量:3
- 2017年
- 采用聚乙烯亚胺作交联剂制备新型PEI凝胶,基本配方为:(0.6%~1.2%)聚丙烯酰胺70010+(0.05%~0.10%)PEI P10000+(0.02%~0.05%)SCN,80℃下该凝胶初始成胶时间为24 h以上,终凝强度为10 000 m Pa·s以上;90℃下,仍保持稳定3月以上。实验结果表明,该PEI凝胶在较宽温度(65~90℃)、pH值(5.5~9.0)、矿化度(5 000~60 000 mg/L)范围内均能形成理想强度的凝胶,且具有良好选择注入性、较高封堵强度和耐冲刷能力。
- 钱志鸿邓秀模汤元春朱伟民崔永亮李嵩
- 关键词:聚乙烯亚胺凝胶抗盐环保型
- 陈2区块水驱优势通道分布模拟与体积计算被引量:1
- 2017年
- 采用注水井优势通道识别软件对陈2区块3个注水井组进行了水驱优势通道定量识别,从注采井间和井组平面两个角度对各级孔道的位置分布进行了图形化显示,并定量计算了注采井间的渗透率和各级孔道的体积。研究结果表明:超大、大孔道主要集中在注水井和采油井附近,并向油藏深部逐级发育;在水窜方向上油藏的水相渗透率和超大、大孔道的体积明显大于其他油井方向,是引起平面矛盾主要原因之一。
- 钱志鸿邓秀模姚峰姚恒申吕红梅朱伟民
- 关键词:油田开发渗透率水窜非均质性体积计算调剖
- JSF-1复合调剖体系的研制与应用被引量:6
- 2010年
- 用乳酸铬交联体系与聚丙烯酰胺HPAM(水解度6%~10%)制得一种凝胶。50℃下得到该凝胶体系的优化配方为:0.2%~0.4%HPAM+交联剂(聚交质量比20:1)+助凝剂(0.06%~0.08%)+稳定剂(0.1%~0.15%)。岩心试验结果表明,凝胶具有较强的封堵率和选择注入能力。从T和B系列4种预交联颗粒中,优选出T-12颗粒(粒度中值≤3mm),该颗粒的突破压力为3.07MPa,韧性系数1.11,50℃下72h的膨胀倍数为6.9~7.8。根据封堵水窜通道或裂缝对堵剂易注入、低滤失和高强度的性能要求,将凝胶与预交联颗粒复合得到JSF-1复合调剖体系。2009年在韦5断块中渗稠油油藏进行了现场试验,调剖后的吸水剖面显著改善,新启动地质储量约50×104t,对应6口油井有增油降水效果,调剖后3个月的井组含水量平均下降6.7%,日平均增油达7.1t,调剖后6个月累计增油1420t,应用效果较好。
- 李科星邓秀模钱志鸿汤元春徐卫华
- 关键词:调剖预交联颗粒稠油
- 聚合物与活性酚醛树脂成胶规律及性能评价
- 2013年
- 交联聚合物凝胶是一种由聚合物和交联剂形成的以分子间交联为主、分子内交联为辅的三维网络结构的凝胶体系。文章对以活性酚醛树脂为交联剂的聚合物凝胶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温度,矿化度,剪切等因素对其成胶的影响,以及该凝胶的封堵性和热稳定性。
- 崔永亮邓秀模钱志鸿
- 关键词:酚醛树脂影响因素
- 交联聚合物凝胶流变性能评价研究被引量:1
- 2011年
- 以铬交联凝胶体系为研究对象,考察铬凝胶体系成胶前后的流变性变化。结果表明:交联聚合物溶液的表观黏度与聚合物含量和流速相关;剪切作用使黏度损失并影响成胶强度和成胶速度;凝胶强度可用储能模量量化表示;一定强度的剪切作用能彻底破坏凝胶结构,静置后能够部分恢复黏度,不同黏度的凝胶恢复能力差距较大。
- 钱志鸿邓秀模李科星
- 关键词:交联聚合物凝胶流变性模量
- 除硫菌剂的工业化生产条件研究与应用
- 2021年
- 除硫菌N411是一种可以高效除硫的高温反硝化细菌,为提高该菌的培养效能,提高发酵水平,开展了工业发酵培养基优化研究和工业生产条件研究。通过调整培养基中碳和氮的比例,对基础培养基进行优化,从4组配方中优化出最优培养基,考察不同温度、pH值和装液量对除硫菌生长状况的影响,从而确定工业发酵条件。根据确定的发酵条件生产的除硫菌剂,经平板活菌计数法测定的菌数可达2.2×10^(8) CFU/mL。
- 杨帆孟章进孟章进钱志鸿王志明
- 关键词:培养基工业发酵
- AM单体缓凝调堵剂的研制与实验评价
- 2021年
- 研究出一种新型丙烯酰胺单体类缓凝调堵剂,由丙烯酰胺单体、引发剂、交联剂、稳定剂、助剂组成,各组分质量比:单体(1%~6%):引发剂(0.005%~0.05%):交联剂(0.005%~0.05%):阻聚剂(0.5%~3%):助剂(0.5%~2%)。体系初始黏度1.33 mPa·s,pH为6~8,温度60~90℃,初始成胶时间1.5~12 d,终凝强度>2×10^(4)mPa·s。水相的堵塞率>99%,在长30 cm、渗透率2.9μm2的人造岩心上测突破压力为11.5 MPa。
- 汤元春钱志鸿毛金城崔永亮
- 关键词:调剖堵水丙烯酰胺凝胶
- 高气油比致密油藏吞吐排采优化实验研究
- 2024年
- 为优化高气油比致密油藏吞吐排采制度,选取XZ区块(气油比165 m^(3)/m^(3))致密油,采用室内物理模拟手段研究致密油在不同压力条件下原油黏度的变化特征及渗流影响规律,得到合理生产压差,开展吞吐补能实验,分析注入时机、焖井时间、注入量等参数对致密油藏采出程度的影响,得出合理的吞吐工艺排采制度,指导高气油比致密油藏的高效开发。结果表明:高气油比致密油藏在生产过程中,随着地层压力的不断降低,等渗点向左移动。在含水饱和度45%、地层压力降低到饱和压力值的60%时,油的相对渗透率减少10%。对于吞吐补能排采制度,建议在压力下降至饱和压力附近时进行注水吞吐,焖井时间48~55 h,每轮次注入量0.4~0.6 PV,5~6 MPa生产压差更优。
- 侯克期李太伟钱志鸿吴婷
- 关键词:致密油藏高气油比吞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