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闫义

作品数:43 被引量:438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期刊文章
  • 1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8篇天文地球
  • 4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生物学
  • 1篇建筑科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3篇盆地
  • 8篇地层
  • 6篇杂岩
  • 6篇锆石
  • 6篇混杂岩
  • 5篇数值模拟
  • 5篇中生代
  • 5篇值模拟
  • 4篇盆地沉积
  • 4篇区域构造演化
  • 4篇海岸山脉
  • 3篇新生代
  • 3篇增生楔
  • 3篇碎屑
  • 3篇年代学
  • 3篇盆地沉积物
  • 3篇中新世
  • 3篇侏罗系
  • 3篇锆石U-PB...
  • 3篇南海扩张

机构

  • 43篇中国科学院
  • 15篇中国科学院大...
  • 4篇南方海洋科学...
  • 3篇台湾成功大学
  • 2篇北京师范大学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化工...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南方科技大学
  • 1篇广州海洋地质...
  • 1篇常州大学
  • 1篇青岛海洋地质...
  • 1篇同济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台湾大学
  • 1篇中南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国华电工程...
  • 1篇中海石油(中...

作者

  • 43篇闫义
  • 10篇林舸
  • 8篇黄奇瑜
  • 6篇陈文煌
  • 5篇夏斌
  • 4篇李自安
  • 4篇李自安
  • 4篇钱坤
  • 3篇单业华
  • 3篇刘宝明
  • 3篇余梦明
  • 2篇陈卓
  • 2篇陈多福
  • 2篇崔学军
  • 2篇田陟贤
  • 2篇王冉
  • 2篇兰青
  • 2篇张新昌
  • 2篇张新昌
  • 2篇周洋

传媒

  • 14篇大地构造与成...
  • 3篇海洋地质前沿
  • 2篇海洋地质与第...
  • 2篇地球科学进展
  • 1篇地质学报
  • 1篇科学通报
  • 1篇石油实验地质
  • 1篇地层学杂志
  • 1篇沉积学报
  • 1篇第四纪研究
  • 1篇油气地质与采...
  • 1篇测井与射孔
  • 1篇沉积与特提斯...
  • 1篇地质科技情报
  • 1篇热带海洋学报
  • 1篇第九届全国固...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5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8
  • 1篇2007
  • 4篇2005
  • 4篇2003
  • 5篇2002
  • 1篇2001
  • 1篇1999
4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台湾南部恒春半岛垦丁混杂岩的成因及其构造意义
垦丁混杂岩出露于台湾南部恒春半岛中新世增生楔内,长约20km,宽最大可达1km,呈西北-东南方向狭长带状分布,大致平行于马尼拉海沟北段,其分布特征类似于著名的与板块俯冲密切相关的日本Mugi 混杂岩和印尼Bobonaro...
张新昌黄奇瑜闫义陈多福单业华
南海北缘盆-岭格局及地貌演化过程被引量:3
2016年
南海北缘及华南沿海在新生代经历了复杂的盆?岭构造演化历史。目前对南海北部大陆边缘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南海北缘盆地构造演化,而对南海北缘新生代盆?岭构造格局及大陆边缘地貌演化还缺乏完整的认识。盆地沉积物源区示踪和邻区岩体剥露过程的综合对比研究是深入探讨大陆边缘构造和地貌演化的重要途径。文章详细介绍了目前关于盆地沉积物源区示踪和山脉隆升剥蚀过程的主要方法和进展。综合分析南海北缘盆地碎屑沉积物来源及华南沿海主要岩体剥露过程矿物热年代学的已有研究成果,对南海北缘新生代地貌演化及盆地沉积物剥蚀?沉积过程进行了双重约束。华南沿海主要岩体锆石、磷灰石裂变径迹和磷灰石(U-Th)/He热年代学分析结果表明,南海北部大陆边缘演化过程较为复杂,剥蚀过程表现为明显的多阶段性且剥蚀中心由南向北迁移,与典型被动大陆边缘演化有明显的区别。总体上,~25Ma之前的沉积物?Nd值较高、碎屑锆石以年轻颗粒(<500Ma)为主,表明物源以华南沿海地区的中生代花岗岩近源剥蚀为主;而~25Ma之后的沉积物?Nd值较低、前寒武纪碎屑锆石年龄(>500Ma)明显增加,表明物源向华南内陆逐渐迁移。南海北缘盆地沉积物来源由近源向远源的逐渐转变,反映了东亚大陆边缘主要水系,如珠江和闽江等由沿海向内陆的侵蚀扩展过程,这一过程对应于南海的扩张和青藏高原东缘的隆升。
闫义ALMATARI Ali Ahmed Ali田陟贤钱坤
关键词:裂变径迹
松辽盆地侏罗系地层放射性元素产热特征及其意义被引量:3
2002年
本文阐述了松辽盆地侏罗系地层的分布特征,并在测定松辽盆地三肇凹陷侏罗系地层放射性元素含量及地层密度的基础上,计算了侏罗系地层现今及地质时期放射性元素产热量,分析了放射性元素产热量变化特征,探讨了放射性元素产热与天然气成藏的关系。
李自安闫义
关键词:松辽盆地侏罗系地层天然气成藏
东亚大陆边缘古太平洋板块俯冲模型:来自婆罗洲沉积记录研究
在长时间的俯冲过程中,俯冲角度经常会发生周期性变浅和变陡。板片俯冲角度变浅或平板俯冲通常会导致上板片发生强烈的挤压,岩浆活动很少。板片俯冲角度变陡(或回卷)通常会导致弧后伸展,岩浆活动增加(Kay and Coira, ...
周洋刘青松闫义刘伟
关键词:中侏罗世
江汉盆地西缘新生界物源研究:来自碎屑钾长石Pb同位素及锆石U-Pb年龄的双重约束
张增杰J.Stephen Daly李长安Shane Tyrrell孙习林闫义
台湾中新世砂岩碎屑锆石U-Pb年龄及其意义
兰青闫义黄奇瑜余梦明张新昌
南海晚渐新世-中新世沉积充填的物源制约
韦刚健黄奇瑜唐松闫义
辽西北票(金—羊)盆地中生代砂岩碎屑组分对区域构造演化的响应被引量:15
2003年
根据北票 (金—羊 )盆地中生界砂岩碎屑组分分析 ,综合区域构造演化背景、盆地沉积充填序列及砾岩特征 ,对盆地中生代物源及构造演化进行了示踪 :晚三叠世为盆地构造活化的起始阶段 ,盆地物源应主要来自周缘隆升蚀源区的前中生代碎屑沉积物 ;早侏罗世辽西地区发生了明显的差异升降 ,北票 (金—羊 )盆地相对伸展陷落 ,盆地范围有所扩大 ;晚侏罗世北西—南东向逆冲推覆作用成为盆地的主要控制因素 ,北票 (金—羊 )盆地具有明显前陆盆地特征 ,盆地西缘太古代变质岩系出露剥蚀而成为盆地的主要物源之一 ;早白垩世辽西地区发生构造反转 ,北票 (金—羊 )盆地相对萎缩。Dickinson模型并不完全适用于辽西地区。
闫义林舸李自安贺世杰徐政语
关键词:中生代区域构造演化
辽西北票盆地侏罗系充填序列及对区域构造演化的指示被引量:8
2002年
陆相盆地地层充填序列主要受控于构造作用、古气候和沉积物的供给速度 ,而构造的控制作用尤为重要 ,根据北票盆地的演化特点 ,充分考虑火山作用的影响 ,界定了 3个级别火山—沉积旋回的涵义 ,并将北票盆地侏罗系充填序列划分为 2个一级旋回 ,5个二级旋回及若干个三级旋回。盆地的地层充填序列特征是对构造演化的良好指示剂 ,各级火山—沉积旋回的交替反映了构造演化的阶段性。北票盆地在侏罗纪整体处于挤压构造背景之下 ,中间又包含有多次挤压—伸展—挤压的构造演化过程。
闫义林舸李自安
关键词:陆相地层充填序列侏罗系
利用锆石形态、成分组成及年龄分析进行沉积物源区示踪的综合研究被引量:102
2003年
通过盆地碎屑沉积物分析示踪源区,进而探讨区域构造演化已成为当前地学研究的热点。盆地沉积物中的锆石不但分布广泛,而且稳定性极强,因而能保存大量的源区信息。随着锆石裂变径迹及U-Pb年龄谱分析等新测试技术的发展,锆石的形态、成分组成及年龄分析已成为盆地沉积物源区示踪的重要探针。本文结合实例,介绍了目前在综合利用锆石的形态、成分组成及年代学特征进行物源示踪的一些主要进展。由于物源示踪的复杂性,在利用锆石进行物源示踪时,应充分了解区域地质背景,密切结合其它物源示踪方法。
闫义林舸李自安
关键词:盆地沉积物锆石区域构造演化物源示踪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