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书恩

作品数:15 被引量:17H指数:3
供职机构:河南大学淮河医院检验科更多>>
发文基金:开封市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肿瘤
  • 4篇血清
  • 4篇消化道
  • 4篇化道
  • 4篇恶性
  • 4篇恶性肿瘤
  • 3篇蛋白
  • 3篇受体
  • 3篇死因
  • 3篇肿瘤坏死因子
  • 3篇肿瘤坏死因子...
  • 3篇消化道恶性肿...
  • 3篇可溶性
  • 3篇坏死
  • 3篇坏死因子
  • 3篇肺癌
  • 2篇端粒
  • 2篇端粒酶
  • 2篇血浆
  • 2篇血清可溶性

机构

  • 10篇淮河医院
  • 5篇河南大学
  • 1篇新乡医学院第...

作者

  • 15篇陈书恩
  • 7篇赵跃亭
  • 3篇王瑞华
  • 3篇许培仁
  • 2篇王福党
  • 2篇刘强
  • 2篇王亚强
  • 2篇刘志强
  • 1篇任学群
  • 1篇周大新
  • 1篇张秀明
  • 1篇刘红林
  • 1篇王瑞华
  • 1篇李现亭
  • 1篇赵耀亭
  • 1篇施巩宁
  • 1篇杜盛宏
  • 1篇桑沛霞
  • 1篇杨荐葆
  • 1篇张国民

传媒

  • 3篇开封医专学报
  • 2篇河南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河南诊断与治...
  • 1篇中国优生与遗...
  • 1篇实用儿科临床...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医师进修杂志
  • 1篇适宜诊疗技术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河南大学学报...
  • 1篇郑州大学学报...

年份

  • 2篇2003
  • 1篇2002
  • 2篇2001
  • 5篇2000
  • 2篇1999
  • 3篇1995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消化道恶性肿瘤端粒酶检测及其临床意义研究被引量:1
2000年
目的 :探讨端粒酶活性在消化道恶性肿瘤中的表达意义。方法 :采用改良TRAP -银染法 ,检测 10 0例消化道恶性肿瘤术前内镜活检标本及 2 0例正常消化道组织中端粒酶活性 ,并同时与病理检查结果对照分析。结果 :10 0例消化道恶性肿瘤活检标本有 87例端粒酶阳性 ,阳性率 87% ,其中食道癌端粒酶阳性率 86 1% ( 3 1/3 6) ,胃癌为 85 4% ( 3 5 /4 1) ,大肠癌为 91 3 % ( 2 1/2 3 ) ;2 0例正常消化道组织均为阴性。与病理结果比较有较好相关性 ,并能检出某些病理术前不能检出的活检标本 ( 5 /11) ,与病理活检有互补作用。端粒酶活性表达与肿瘤的组织学类型 ,分化程度及体积大小无显著相关性 ,与肿瘤的临床分期及有无转移显著相关。结论 :端粒酶活性检测对消化道恶性肿瘤的诊断及预后估计有重要价值 ,是一个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应用前景较好的肿瘤标记物。
陈书恩李现亭许培仁赵跃亭王富党王亚强刘强
关键词:端粒酶消化道恶性肿瘤
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对消化道肿瘤诊断及其预后的研究
2001年
目的 :探讨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在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对 37例食管癌、41例胃癌、30例大肠癌患者血清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 (sTNFR -Ⅰ ,sTNFR -Ⅱ )水平进行了检测。结果 :三组肿瘤患者血清sTNFR -Ⅰ、sTNFR -Ⅱ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食管癌、胃癌、大肠癌三者相比无明显差异 (P >0 .0 5 )。食管癌、胃癌、大肠癌血清sTNFR -Ⅰ增高的百分率分别为 75 .7% (2 8/ 37)、78.0 %(32 / 41)、73.3 % (2 2 / 30 ) ,sTNFR -Ⅱ增高的百分率分别为 6 7.6 % (12 / 37)、75 .6 % (31/ 41)、6 3.3 % (19/ 30 ) ,且随肿瘤临床病理分期增加而增高 ,有转移者显著高于无转移者 ,手术切除肿瘤后sTNFR -Ⅰ、sTNFR -Ⅱ水平明显升高 ,手术后 6mon ,5例病人的血清水平显著低于手术前 ,肿瘤复发时水平再次上升。结论 :血清sTNFR -Ⅰ、sTNFR -Ⅱ水平检测取材容易 ,且可多次重复 ,联合、动态检测手术前后及随访病人有助于对消化道肿瘤病人的免疫功能、治疗效果、预后的临床评价和指导治疗。
王瑞华杨荐葆陈书恩刘志强许培仁杜盛宏
关键词:消化道恶性肿瘤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肿瘤诊断预后
肺癌患者血浆三项标志物的检测及意义
2003年
王福党陈书恩王亚强周大新
关键词:肺癌血浆标志物
端粒酶活性检测在消化道恶性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1999年
目的:探讨端粒酶活性在消化道恶性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使用改良的TRAP-银染法。结果:检测83例消化道肿瘤标本端粒酶活性,其中食道癌31例,阳性29例;胃癌30例,阳性24例;大肠癌22例,阳性20例。结论:改良TRAP-银染法检测消化道恶性肿瘤端粒酶活性对消化遣恶性肿瘤的诊断、预后及指导治疗有重要的价值。
赵跃亭陈书恩许培仁王瑞华张国民任学群刘红林
关键词:端粒酶银染法消化道肿瘤
临床血液学检验的部分进展被引量:1
1995年
近年来,随着基础医学的进展及各学科的相互渗透,临床血液学检验与目前的高科技技术及先进仪器的密切配合。很多检验技术得以更新和发展。以下仅就有关临床血液学检验技术的部分进展作简单介绍。1 采血 到目前为止,国内血常规检验仍采用手指或耳垂毛细血管血液,此方法固然方便,但它有几个弊端。①采血量少,不能复查和临时增加项目,②血小板易聚集,较难估计血片上血小板数量。③细胞计数不稳定。
赵耀亭陈书恩
关键词:临床血液学网织红细胞血沉测定血小板数量溶血剂
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检测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3
2003年
目的:了解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的感染率,为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从本院住院患者痰、血、尿、脓液等标本中分离的66株大肠埃希菌和28株肺炎克雷伯菌,先用纸片扩散初筛法选出产ESBLs可疑株后,再用纸片扩散确证法确证为产ESBLs株。结果:产ESBLs菌株占全部测试菌的24.5%,肺炎克雷伯菌及大肠埃希菌检出率分别为42.9%、16.7%,以呼吸科、重症监护病区为主。产酶菌对头孢菌素多重耐药,亚胺培南耐药率为0%,头孢西丁耐药率为13.0%。结论:早期检测产ESBLs菌株,可指导合理使用抗生素,有效治疗此类细菌引起的感染,减少产ESBLs菌株的产生。
刘强陈书恩赵喜元井洪
关键词: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杀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耐药性病原菌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儿血清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的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00年
陈书恩张秀明王富党赵跃亭
关键词: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
3项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肺癌诊断价值的探讨被引量:2
2000年
目的 探讨血清糖链抗原242(CA242)、神经元特异性烯酸化酶(NSE)及癌胚抗原(CEA)等 3项指标联合检测 对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结果肺癌组(n=87)3项指标均明显高于结核组(n=30)(P<0.01)。以健康对 照组(x+2s)值为肺癌诊断的临界值(CA242为 20U/ml,NSE为 20u g/1,CEA为 5ng/ml),则 CA242对肺腺癌(AC),鳞癌 (Sq)及小细胞肺癌(SCLC)的敏感性分别为 65.6%、42.8%及 33.3%,特异性均为 93.8%。NSE的敏感性分别为 31.3%、42.8% 及70.4%,特异性均为95.2%。CEA的敏感性分别为75.0%、53.5%及55.6%,特异性均为95.2%。3项指标中,如以1项阳性作 为肺癌的诊断依据,则 AC、Sq、SCLC的阳性率可分别达 96.9%、92.9%及 92.6%;如选择两项阳性作为诊断依据,则阳性率可达 78.1%、53.5%及66.7%,而结核组和正常组的假阳性率仅为6.67%及0.0%;如以3项阳性作为诊断依据,则阳性率分别为 40.6%,39.3%及 44.4%,而对照组无1例阳性。结论 3项指标对不同组?
陈书恩施巩宁王富党王瑞华赵跃亭
关键词:肺癌肿瘤标志物CA242NSECEA
浅谈临床检验的质量保证被引量:1
1995年
近年来,随着医学各科技术的迅速发展,医学检验技术也日新月异,检验项目和范围不断增加和扩大,在临床诊治中的应用日趋广泛和重要。因此,如何保证临床检验的质量就显得非常重要。 传统的观念认为,错误的检验结果均由实验室引起,这是不确切的。实际上,要做好临床检验的质量保证至少要包括以下四个环节。①医生正确地选择检验项目。②标本的正确采取。③实验室的正确分析过程。④结果的正确解释和合理应用。以上四个环节涉及医生、护士和检验人员,不论哪一个环节出问题均会影响或导致错误的检验结果。1 检验项目的正确选择 医生正确地选择项目是保证质量的第一步。但近年来,由于各种原因,临床上普遍存在忽视病史和体格检查,没有目的地滥开化验单现象,给病人增加了不必要的痛苦和经济损失,给检验人员增加了工作量,使临检质量得不到应有的保证。 由于检验项目繁多,实验方法各异,各种检验项目又有不同的临床意义,且大多数检验项目又受生理。
陈书恩赵跃亭
关键词:医学决定水平参考值抗凝剂
SLE患者血清层粘连蛋白及Ⅳ型胶原检测临床意义初探
2001年
目的:探讨血清层粘连蛋白(LN)、Ⅳ型胶原(Ⅳ.C)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关系。方法:应用ELISA法对23例活动期、11例稳定期SLE患者及20例正常人血清LN和Ⅳ.C水平进行了检测。结果:活动期SLE患者血清LN及Ⅳ.C水平明显高于稳定期患者及正常人(P<0.01)。稳定期SLE患者与正常人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血清LN、Ⅳ.C水平检测可作为SLE是否活动及疗效和预后观察的参考指标。
陈书恩刘强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层粘连蛋白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