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其英

作品数:25 被引量:511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地质行业科学技术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5篇天文地球

主题

  • 7篇磷块岩
  • 7篇成矿
  • 5篇同位素
  • 5篇矿床
  • 4篇碳同位素
  • 3篇地球化
  • 3篇地球化学
  • 3篇岩系
  • 3篇页岩
  • 3篇有机质
  • 3篇震旦
  • 3篇生物成矿
  • 3篇铁矿
  • 3篇泥盆纪
  • 3篇硫同位素
  • 3篇海平
  • 3篇海平面
  • 3篇海平面变化
  • 3篇黑色岩系
  • 2篇地层

机构

  • 25篇中国科学院地...
  • 5篇北京大学
  • 3篇华东师范大学
  • 2篇科学出版社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25篇陈其英
  • 5篇吴朝东
  • 4篇陈代钊
  • 4篇叶连俊
  • 3篇刘敏
  • 3篇陈志明
  • 3篇陈志明
  • 3篇刘敏
  • 2篇陈孟莪
  • 2篇李菊英
  • 2篇刘魁梧
  • 2篇韩安平
  • 2篇封兰英
  • 2篇杨承运
  • 1篇兰文波
  • 1篇孙建宏
  • 1篇江茂生
  • 1篇陈友明
  • 1篇许世远
  • 1篇储雪蕾

传媒

  • 8篇地质科学
  • 5篇沉积学报
  • 4篇岩石学报
  • 1篇岩石矿物学杂...
  • 1篇科学通报
  • 1篇北京大学学报...
  • 1篇中国科学(B...
  • 1篇地球科学进展
  • 1篇沉积与特提斯...
  • 1篇南方国土资源

年份

  • 1篇2000
  • 7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7
  • 1篇1996
  • 4篇1995
  • 3篇1994
  • 1篇1992
  • 2篇1991
  • 2篇1990
  • 1篇1989
  • 1篇1900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沉积矿床多因素多阶段成矿论被引量:19
1989年
沉积矿床不是海水直接沉淀的产物,而是多因素多阶段复杂过程的产物,工业矿床是最后阶段物理富集的产物。沉积成矿受沉积环境及地质背景的制约,它们左右着矿床的时空展布规律。造山、造陆特别是造海运动左右着成矿域、带的展布和结构,导致不同的成矿过程和成矿模式。在浪基面以上形成具碎屑结构的层状矿床,在浪基面以下,经深埋成岩作用形成成岩矿床和由变热了的承压的含矿地层水入侵而形成的层控矿床。
叶连俊陈其英
关键词:沉积矿床成矿因素成矿阶段
二叠纪平果铝土矿成矿物源问题被引量:16
1991年
据估算,平果地区下二叠统碳酸盐岩的钙红土化产物作为铝土矿成矿物源是远远不够的,还应有其它重要的物源。 本文根据铝土矿的区域地质条件,TiO_2含量及Al_2O_3/TiO_2比率、微量元素、Ga及Ga/Al比率、Ni Cr含量以及矿石的结构及稀土元素特点,提出该区下二叠统内的中基性火山岩夹层的红土化物质最有可能是铝土矿成矿的主要物质来源的看法。
陈其英兰文波
关键词:铝土矿
贵州开阳晚震旦世磷块岩的硫同位素组成及意义被引量:12
1995年
Nathan和Nielsen和Benmore等人承认在碳氟磷灰石结构中的硫酸根(SO_4^(2-))作为类质同相取代磷酸根(PO_4^(3-)),并调查了自二叠纪以来的一些海相磷块岩中碳氟磷灰石内硫酸盐的硫同位素及磷块岩的成因、沉积和成岩环境.这里,我们将研究贵州开阳磷矿晚震旦世陡山沱期磷块岩的硫同位素及其意义.
储雪蕾封兰英陈其英
关键词:磷块岩硫同位素晚震旦世
河北宣龙地区铁质包壳粒及其形成的微生物作用被引量:3
1998年
通过对宣龙地区“鲕状矿石”的详细镜下切片观察,与叠层石结构、形态和成分的对比,以及稳定同位素和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分析研究,提出“鲕状矿石”实际上均为微生物成因的铁质包壳粒,并按其形态分为核形石,微生物鲕石、微生物豆石三种类型。对铁质包壳粒的微生物矿化作用也作了初步探讨。
刘敏刘敏陈志明叶连俊
关键词:微生物作用铁矿床地层
河北宣龙地区微生物铁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意义被引量:2
1999年
通过对宣龙铁矿生物结构类型铁质叠层石、核形石和微生物鲕石所作的有机碳、正烷烃、生物标志物及干酪根红外扫描、元素组成和碳同位素分析,结合地质背景资料、微生物化石等地质标志探讨有机质在铁矿形成中的作用。研究表明。
刘敏刘敏叶连俊许世远陈其英
关键词:有机地球化学铁矿床
黔中铝土矿的矿物组成被引量:8
1992年
组成黔中铝土矿的矿石矿物主要是硬水铝石,它具有胶状、它形至自形鳞片状、板片状及柱状等形态特征;其形成除少量为继承碎屑成因外,主要为胶体的晶化和粘土矿物的脱硅转化而成;划分了陆源碎屑、早期成岩、晚期成岩及表生成岩等四个阶段下矿物的共生组合,并讨论了矿物的生成及转化关系和铝土矿的形成阶段与过程。
孙建宏陈其英
关键词:铝土矿硬水铝石晶体矿物
湘西磷块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被引量:34
1999年
晚震旦世、早寒武世是我国扬子区重要成磷时期,自滇东至湘西分别发育了台地型、过渡型和盆地型磷矿床,其中以盆地型成磷条件研究程度稍差。本文采用GC-MS、ICP-MS、形态硫分析、硫同位素、物相分析等多种实验方法研究了湘西上震旦统、下寒武统磷块岩的形成条件。从磷的来源、磷的沉积和富集等方面,探讨了盆地型磷块岩的成因。结论认为湘西磷块岩为生物、有机质聚磷作用的成矿模式。有机质主要来源于藻、菌类生物。海底热泉活动提供了丰富的磷。在缺氧的环境条件下,有机质为磷的聚集和转化提供了条件。
吴朝东陈其英
关键词:有机质缺氧环境含矿性磷块岩岩石地球化学
湘西黑色岩系沉积演化与含矿序列被引量:29
1999年
研究了湘西晚震旦世—早寒武世形成黑色页岩的沉积环境和含矿性。黑色岩系形成于沉积盆地斜坡或以下地带,与海平面上升有关。晚震旦世到早寒武世早中期的沉积层序可划分为三个II级层序。海平面上升的结果使下层海水成为还原环境,有机质得以保存,沉积了大面积的黑色岩系。湘西上震旦统、下寒武统分别构成了黑色页岩磷块岩硅质岩组合和磷结核重晶石石煤多金属富集层两个成矿系列,含矿层段集中发育于海平面上升期和凝缩层沉积中,在受海底火山、喷泉活动提供丰富物源的背景条件下,有机质参与元素的迁移、富集作用,经成岩期的转化富集成黑色岩系型矿床。
吴朝东陈其英杨承运
关键词:黑色页岩
黔中晚震旦世微生物岩及其磷的富集被引量:5
1999年
我国南方晚震旦世广泛发育有包括叠层石、层纹石和核形石等组成的微生物岩, 其中以叠层石最为普遍; 黔中地区的磷质叠层石总体上以层礁产出为特点, 其中的藻类微生物化石已被确定的有丝状和球状两大类共17 个种属, 而细菌微生物参与成岩成矿作用的证据也常能见到。微生物岩中的磷质主要富集在叠层石的柱体部位, 特别是富集在柱体的富藻纹层中; 从微生物的矿化特点看, 其成矿作用可分为直接的和间接的两种不同机制的类型。与同期形成的碳酸盐叠层石相比, 磷质叠层石, 无论在种类的多样性或发育程度上都显得丰富多彩得多, 这可能与磷质叠层石所处的有利环境, 特别是对营造叠层石的微生物的生长所需的富磷水介质环境密切相关。
陈孟莪李菊英陈其英
关键词:微生物岩晚震旦世黔中
湘西震旦—寒武纪黑色岩系的有机岩石学特征及其形成条件被引量:77
1999年
湘西上震旦统、下寒武统黑色岩系主要由富碳硅质页岩、石煤、硅质页岩、硅质岩、磷块岩和重晶石岩等组成。有机质属于腐泥型, 无形态组分是黑色岩系的主要显微组分类型, 微粒体、细粒状体呈密集状组成岩石的基质。有形态组分总体含量较低, 多为藻类体, 零星分布于基质中, 表明一方面有机质受热演化程度较高, 另一方面表明有机质来源于浅水台地边缘。湘西黑色岩系中有机质主要来源于藻、菌类生物, 台缘斜坡带是有机质聚集的有利场所, 缺氧环境 (事件) 主要起因于藻类的大量发育与有机质降解的耗氧过程, 为有机质得以保存、转化提供了必要条件。
吴朝东陈其英雷家锦
关键词:黑色岩系显微组分岩石学页岩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