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刚亮

作品数:6 被引量:18H指数:3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 1篇水利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篇河岸带
  • 2篇生态系统
  • 2篇生态型护坡
  • 2篇水位
  • 2篇最高洪水位
  • 2篇枯水位
  • 2篇护坡
  • 2篇河道
  • 2篇河道修复
  • 2篇河流
  • 2篇河流生态
  • 2篇河流生态系统
  • 2篇洪水
  • 2篇洪水位
  • 2篇村镇
  • 1篇挡墙
  • 1篇低碳
  • 1篇低碳型
  • 1篇有机碳
  • 1篇土地利用

机构

  • 6篇同济大学

作者

  • 6篇李建华
  • 6篇陈刚亮
  • 3篇王育来
  • 3篇孙即梁
  • 2篇王智
  • 2篇靖中秋
  • 1篇杨长明
  • 1篇黎维林

传媒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3
  • 3篇201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一种适于村镇河道修复的多维填料生态型护坡构建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于村镇河道修复的多维填料生态型护坡构建方法,以生态袋结构为依托,将护坡结构分为护脚区、枯水位影响区、常水位影响区、最高洪水位影响区四个区域,选用与各区域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基质作为填料,并在护坡自下而上恢复...
李建华孙即梁王育来陈刚亮靖中秋
崇明岛不同类型河岸带土壤碳氮分布特征被引量:3
2013年
研究了崇明岛4种不同类型河岸带土壤有机碳、氮素含量及其垂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的变化范围分别为3.13~ 21.34和0.40 ~ 1.97 g/kg.与参考断面相比,林地、灌木林地和草地河岸带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随土壤深度增加而降低,且垂直差异性明显大于菜地河岸带和参考断面.菜地河岸带土壤有机碳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最高值出现在10 ~ 20 cm土层,其有机碳和全氮含量的垂直差异性较小.有机碳与全氮呈显著正相关(P<0.01),与铵态氮和硝态氮呈显著正相关(P<0.05),表明有机质的分解是河岸带土壤氮素的重要来源.
王智陈刚亮李建华
关键词:河岸带土壤有机碳土壤全氮
一种低碳型生态挡墙驳岸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低碳型生态挡墙驳岸,包括底层和附加层,附加层是在底层之上逐层叠加形成的多层结构;底层包括多个单体构件,是由单体构件在混凝土底板(1)上并列排开,前后位置错开形成的,底层的单体构件的混凝土箱楔脚(4)位...
李建华孙即梁黎维林陈刚亮王智
文献传递
河岸带土壤反硝化作用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12年
比较了土壤反硝化作用研究方法的优缺点,系统论述了国内外关于河岸带反硝化作用的影响因素,讨论了目前河岸带反硝化作用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对我国开展河岸带反硝化作用研究提出建议。
陈刚亮李建华王育来
关键词:河岸带反硝化作用
崇明岛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河岸带土壤反硝化酶活性特征被引量:10
2013年
以崇明岛河岸带为研究对象,采用乙炔抑制法,研究了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河岸带(农田河岸带、林地河岸带、草地河岸带)土壤反硝化酶活性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河岸带反硝化酶活性在(0.69±0.11)^(134.93±33.72)μg N·kg-1·h-1,不同土地类型河岸带土壤反硝化酶活性存在明显差异,整体趋势为林地河岸带>农田河岸带>草地河岸带.河岸带表层土壤(0~10 cm)反硝化酶活性与其他土层(10~30、30~50和50~70 cm)呈显著差异(P<0.05).反硝化酶活性与土壤有机碳、土壤全氮和土壤硝态氮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主要通过改变河岸带土壤自然结构和理化性质、降低土壤有机质的积累、影响土壤氮素的转化,从而抑制河岸带土壤反硝化作用的发生.
陈刚亮李建华杨长明
关键词:河岸带土地利用类型
一种适于村镇河道修复的多维填料生态型护坡构建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于村镇河道修复的多维填料生态型护坡构建方法,以生态袋结构为依托,将护坡结构分为护脚区、枯水位影响区、常水位影响区、最高洪水位影响区四个区域,选用与各区域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基质作为填料,并在护坡自下而上恢复...
李建华孙即梁王育来陈刚亮靖中秋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