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吉涛
- 作品数:10 被引量:15H指数:2
- 供职机构:华东理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程建筑科学理学更多>>
- 液相碳化法制备纳米碳酸钙及其过程放大
- 作为一种重要的无机化工产品,碳酸钙广泛应用于橡胶、塑料、造纸、涂料等工业中。碳酸钙产品的粒子超细化、晶体形状多样化以及表面改性化的发展,提高了超细碳酸钙产品的应用价值。本文采用液相碳化法制备了不同形态和结构的纳米碳酸钙粒...
- 陈吉涛
- 关键词:纳米碳酸钙碳酸钙纳米聚酰胺表面改性PVC
-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 含稀土氧化物发光材料的制备、结构及性能
- 稀土发光材料是稀土功能材料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其制备与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稀土氧化物和稀土离子掺杂的氧化物等发光材料受到人们的日益关注。 在本论文中,我们采用液相合成法制备了铝酸锶、氧化钇、硼酸钇等发光材...
- 陈吉涛
- 关键词:稀土氧化物发光材料结构性能
- 粒径可控Y2O3:Eu3+微球的水热合成与表征
- 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出粒径分布均匀、粒径大小在1-2μm的YO:Eu微球,并利用XRD、EDX、SEM、PL光谱分析等表征手段研究了微球的晶型结构、形貌、荧光性能等.结果表明:柠檬酸三钠的添加量从0.5 mmol提高到3 ...
- 陈吉涛顾锋邵玮李春忠
- 关键词:水热合成
- 文献传递
- 花球状YBO_3∶Eu^(3+)的水热合成与表征被引量:5
- 2009年
-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均匀分散、具有花球形貌的YBO3:Eu3+.利用X射线衍射仪、X射线能量仪、高分辨透射电镜、扫描电镜等手段对其结构、形貌进行了研究,发现其为六方球霰石晶相,仅含有Y、O、B、Eu元素,微球直径约1~2μm,组装成花球的薄片厚度约100nm.提出了其形成机理:在水热过程中生成的YBO3晶核在六亚甲基四胺(HMT)的调节下各向异性生长为二维薄片,并最终组装成为花球状结构.研究发现得到的YBO3:Eu3+在612nm表现出显著的红光发射,并且由于Eu3+附近晶体场对称性降低,样品表现出较高的红光/橙光(R/O)比率.
- 陈吉涛顾锋江浩邵玮李春忠
- 关键词:水热合成荧光
- 一种具有高初始荧光强度的长余辉发光材料的制备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初始荧光强度的长余辉发光材料的制备工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称取一定量Sr(NO<Sub>3</Sub>)<Sub>3</Sub>,Al(NO<Sub>3</Sub>)<Sub>3</Sub>·9H<S...
- 李春忠陈吉涛顾锋胡彦杰
- 文献传递
- 长余辉发光材料SrAl2O4:Eu2+,Dy3+的燃烧法合成与荧光性能研究
- 采用改进的燃烧法制备出初始荧光亮度较高的SrAl2O4:Eu2+,Dy3+发光粉体,并利用XRD、SEM、FTIR、PL光谱分析等表征手段研究了助熔剂硼酸掺杂量对发光粉体的结构与荧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硼酸摩尔比掺...
- 陈吉涛顾锋江浩李春忠
- 关键词:荧光强度燃烧法荧光性能
- 文献传递
- U-PVC型材专用低吸油值纳米碳酸钙制备被引量:10
- 2005年
- 采用鼓泡搅拌釜液相合成纳米碳酸钙,用电导率仪和pH计监控整个碳化过程,用TEM、BET等方法对所得纳米碳酸钙进行表征.研究表明:控制碳化反应温度在20~25℃,选择合适的总通气量以控制反应时间,添加剂的加入时间选择在碳酸钙晶核形成后,可制备出低吸油值、粒径均匀、形貌规整的纳米碳酸钙产品,适用作U-PVC型材的填充剂.
- 陈吉涛干路平李春忠
- 关键词:纳米碳酸钙吸油值纳米碳酸钙PVC型材吸油值碳化过程液相合成电导率仪
- 一种具有高初始荧光强度的长余辉发光材料的制备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初始荧光强度的长余辉发光材料的制备工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称取一定量Sr(NO<Sub>3</Sub>)<Sub>3</Sub>,Al(NO<Sub>3</Sub>)<Sub>3</Sub>·9H<S...
- 李春忠陈吉涛顾锋胡彦杰
- 文献传递
- 长余辉发光材料SrAl2O4:Eu2+,Dy3+的燃烧法合成与荧光性能研究
- 采用改进的燃烧法制备出初始荧光亮度较高的SrAlO:Eu,Dy发光粉体,并利用XRD、SEM、FTIR、PL光谱分析等表征手段研究了助熔剂硼酸掺杂量对发光粉体的结构与荧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硼酸摩尔比掺杂量的提高以...
- 陈吉涛顾锋江浩李春忠
- 关键词:发光材料荧光强度燃烧法
- 文献传递
- 前驱体预烧-共沉淀法制备SrAl2O4:Eu^2+,Dy^3+发光粉体及其发光性能
- 2008年
- 采用助熔剂预烧-共沉淀法制备初始荧光亮度较高的SrAl2O4:Eu2+,Dy3+发光粉体,并利用XRD、SEM、PL光谱等表征手段研究了预烧结过程与硼酸掺杂对发光粉体的结构与荧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硼酸摩尔分数为0.3和300℃空气气氛下对前驱体预烧结2 h后,粉体的结晶性能得到改善,其初始荧光强度相对于未预烧的产品,提高了2倍多。初步研究了其发光机理,发现初始强度提高的原因是经过预烧结处理能够在Eu2+周围产生更多的氧缺陷,从而提高了发光中心的发光效率和强度。
- 陈吉涛顾锋江浩李春忠
- 关键词:SRAL2O4:EU^2+,DY^3+预烧助熔剂共沉淀荧光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