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吉涛 作品数:8 被引量:94 H指数:4 供职机构: 山东科技大学地质科学与工程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海相油气勘探前瞻性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天文地球 生物学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更多>>
鲁西晚寒武世沉积环境与层序地层研究 鲁西地块是华北板块的一个地质分区,位于山东省西南部地区。鲁西地块的寒武—奥陶纪地层出露连续,露头较好。上寒武统由崮山组顶部地层和炒米店组组成,包括长山阶和风山阶,主要为碳酸盐岩沉积,其中包括灰泥灰岩、各种颗粒灰岩、微生物... 陈吉涛关键词:沉积环境 层序 上寒武统 文献传递 鲁西寒武系凝块石特征及其形成机制的探讨 被引量:12 2014年 鲁西地区寒武纪地层分布广泛、出露连续,中寒武世张夏组和晚寒武世炒米店组均有凝块石产出。本文通过对该地区凝块石的野外观察和镜下鉴定,认为形成凝块石的微生物主要为附枝菌,其次是葛万菌、肾球菌和放射状菌,根据枝杈的直径大小、枝杈的细胞状分割结构及结晶程度等,附枝菌又可细分为:泥晶粗枝杈状、泥晶分段枝杈状、泥晶细枝杈状、微晶管状枝杈状和亮晶粗枝杈状。相应的群落也可划分为:泥晶树枝状、单个房室状、簇球状和亮晶树枝状。凝块石的凝块为附枝菌等蓝细菌钙化体和周围粘结的碳酸盐微粒所组成的团块,其按形态可分为:斑状、网状和树枝状。根据上述的研究,本文认为形成凝块石的理想过程可以分为4个阶段:蓝细菌的捕捉和粘结作用、蓝细菌自身钙化作用、碳酸盐的原地沉淀和沉积后作用。 陈金勇 韩作振 范洪海 陈吉涛 迟乃杰关键词:寒武系 严重非均质油藏有效识别技术与精细评价方法 张金亮 韩作振 谢俊 翟慎德 任伟伟 刘宗林 王金凯 王印 陈吉涛 王春艳 李存磊 唐明明 李德勇 邓美寅 樊爱萍 该项目是山东省重大科技专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专题以及与中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中石化中原油田分公司、中石油辽河油田分公司、中石化江苏油田分公司和中石化河南油田分公司合作研究的一系列重大课题的成果结晶,由山东...关键词:关键词:沉积动力学 提高采收率 鲁西寒武系第三统张夏组附枝菌与附枝菌微生物灰岩特征研究 被引量:36 2009年 本文通过大比例尺野外测量及镜下观察,对鲁西寒武系第三统张夏组的附枝菌与附枝菌微生物灰岩特征进行了详细研究。附枝菌是一种树枝状蓝细菌,一般向上生长扩展,形成灌木状附枝菌群落,生长于附枝菌微生物丘内部。而在微生物丘的外部边缘,附枝菌群落呈半闭合的房室状,与肾状菌十分相似。房室状附枝菌群落可能是在微生物丘外部边缘受局部高能微环境(如水流、波浪等)的影响形成的。在其形成后,其保存状态则是由附枝菌的钙化作用及早期成岩作用决定。由于附枝菌构成其微生物岩的生长骨架,且该微生物岩不具备清晰的中型构造,故可称其为附枝菌格架岩,作为对微生物岩分类命名的又一补充。附枝菌格架岩一般生长于台地边缘或台地外部斜坡环境,其生长过程受水动力条件、阳光照射及海水清澈度等影响。 韩作振 陈吉涛 张晓蕾 于学峰关键词:张夏组 微生物碳酸盐岩研究: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48 2009年 在查阅国内外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回顾与综述了微生物碳酸盐岩近几年的研究现状及进展。微生物碳酸盐岩是由钙化微生物(蓝绿菌、微藻等)在微生物作用、沉积作用及成岩作用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其种类繁多,包括叠层石、凝块石、树形石、均一石、核形石和纹理石等。它在各个地质历史时期均有发育,但主要繁盛于中新元古代和早古生代;自显生宙以来,随着后生动物的繁育微生物碳酸盐岩总体呈衰退趋势。另外,微生物对白云石的直接沉淀、碳酸盐泥丘及第五类原生沉积构造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对微生物碳酸盐岩研究的发展使得碳酸盐岩的成因及分类得到了补充与完善。 韩作振 陈吉涛 迟乃杰 王兆鹏 杨仁超 樊爱萍碳酸盐岩沉积学的研究典范——评《北美碳酸盐岩滩——劳伦大陆寒武-奥陶系Sauk巨层序地质与经济资源》 2014年 《The Great American Carbonate Bank: The Geology and Economic Resources of the Cambrian-Ordovieian Sauk Megasequence of Laurentia》( edited by James Derby, Richard Fritz, Susan Longacre, Willian Morgan, and Charles Stern-bach, 2012. AAPG Memoir 98, 1-504)终于问世了!从1997年James Lee Wilson和Rich Fritz开始筹划到最终出版,时隔15年之久! 陈吉涛关键词:寒武-奥陶系 碳酸盐岩 经济资源 沉积学 地质 山东省胶南市七宝山铅矿区地质矿产特征综合研究 被引量:1 2007年 胶南七宝山位于胶东半岛东部地区,区域上属于胶南—威海造山带。山东省地质调查院在此开展普查工作,并通过激电测深、土壤测量、钻孔取芯,以及化学和光谱等分析方法,得出铅矿矿体赋存于断裂构造中,属岩浆热液充填型。矿体主要呈脉状、凸镜状,宽1~3m,长70~200m,主要矿体走向近南北,多倾向东。矿石有用化学成分主要为Pb、Ag、CaF2、Cu,Pb含量一般为1.36%~3.96%(平均3.11%),矿体平均厚度3.13m。 祝德成 李洪奎 刘汉栋 陈吉涛 张贵丽关键词:铅矿 地质特征 矿体 鲁西芙蓉统条带灰岩早期成岩变形构造——竹叶状砾屑灰岩形成机理探讨 被引量:13 2009年 条带灰岩是指毫米-厘米级薄板状灰岩与泥灰岩(页岩)互层岩相,正确认识条带灰岩的沉积与早期成岩特征对解释与之共生的竹叶状砾屑灰岩的成因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通过大比例尺野外实测剖面以及多种实验室分析(岩石薄片观察与X-射线衍射等),本文将鲁西芙蓉统条带灰岩分为四类,即:灰岩-泥灰岩互层(L-M)、灰岩-页岩互层(L-S)、薄板状灰泥岩(Ltb)和纹理状灰岩-泥灰岩互层(Cl).条带灰岩通常沉积于潮下低能环境(一般在正常浪击面以下).在成岩过程早期,富含碳酸盐层与含粘土层具有差异胶结现象,这使得条带灰岩在压实、压溶作用及外力作用下发生变形,形成各种不同程度的变形构造,如裂缝构造、"香肠"构造.在外力(如风暴、地震等)的触发下,条带灰岩可能在埋藏的情况下由差异压实作用形成假竹叶状砾屑灰岩. 陈吉涛 韩作振 张晓蕾 樊爱萍 杨仁超关键词:早期成岩 芙蓉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