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嘉莹

作品数:9 被引量:78H指数:5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曙光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腺癌
  • 6篇乳房
  • 6篇乳房重建
  • 5篇乳腺
  • 5篇乳腺癌
  • 4篇皮瓣
  • 4篇外科
  • 3篇术后
  • 3篇显微外科
  • 3篇腹部
  • 3篇腹部皮瓣
  • 2篇乳腺肿
  • 2篇乳腺肿瘤
  • 2篇肿瘤
  • 2篇重建术
  • 2篇腺肿瘤
  • 2篇甲状腺
  • 2篇甲状腺癌
  • 1篇游离皮瓣
  • 1篇预后

机构

  • 9篇复旦大学附属...
  • 2篇德克萨斯大学
  • 1篇复旦大学上海...

作者

  • 9篇陈嘉莹
  • 7篇吴炅
  • 6篇沈镇宙
  • 6篇邵志敏
  • 5篇陈嘉健
  • 5篇柳光宇
  • 4篇杨犇龙
  • 4篇陈颖
  • 3篇李琳
  • 3篇胡震
  • 3篇黄晓燕
  • 3篇陈灿铭
  • 2篇韩企夏
  • 2篇俞培荣
  • 1篇杨文涛
  • 1篇薛静彦
  • 1篇楼菲菲
  • 1篇张凌
  • 1篇王宇
  • 1篇狄根红

传媒

  • 3篇中国癌症杂志
  • 1篇外科理论与实...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中华显微外科...
  • 1篇中国实用外科...
  • 1篇癌症进展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近红外组织血氧参数监测在游离腹部皮瓣监测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 评估近红外组织血氧参数监测仪(NIRS)在游离腹部皮瓣乳房重建术皮瓣监测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采用NIRS对2012年8月至2014年2月期间接受游离腹部皮瓣乳房重建的41例患者进行监测,记录并分析术前、术中以及术后皮瓣的组织氧合指数(TOI)和组织血红蛋白指数(tHI),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术前测量提示内侧皮瓣的血供较好,与腹壁下血管穿支多分布于脐周有关.术中血流阻断前NIRS即可检测出皮瓣Ⅳ区明显的血供障碍.术后检测结果提示皮瓣的血供自Ⅰ区至Ⅲ区逐渐削弱(P<0.001),Ⅲ区皮瓣的血供情况与重建时机有关,Ⅱ期较佳(TOI:P=0.019;tHI:P=0.009),Ⅰ期患者中乳房重量较大者血供较好(TOI:P=0.071;tHI:P=0.042),两手术时间(P=0.003)、吻合血管时间(P< 0.001)与Ⅰ期患者皮瓣Ⅲ区tHI成正比.研究期间,NIRS成功地在临床观察发现异常之前预警了1例血管危象的发生,体现出其在皮瓣术后监测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结论 NIRS具有较高的灵敏度,能早期预警皮瓣血管危象的发生.它通过实时、无创、连续的监测方式,提供客观、可靠的指标,对游离腹部皮瓣的血运情况进行监测,有望降低监护压力,为该术式的推广奠定基础。
陈颖陈嘉健杨犇龙陈嘉莹楼菲菲柳光宇邵志敏沈镇宙吴炅
关键词:乳房重建显微外科
乳腺癌外科治疗中的修复与重建被引量:5
2011年
外科治疗是乳腺癌综合治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无法保留乳房或乳房肿瘤广泛切除术后,乳房的缺失或乳房外形、轮廓的明显毁损会对病人造成诸多不利影响,
陈嘉莹吴炅
关键词:乳腺癌外科手术乳房重建
儿童和青少年多灶性甲状腺癌:12年单中心治疗经验
目的 甲状腺癌是儿童和青少年中最常见的内分泌系统恶性肿瘤。由于儿童患者中多灶性和淋巴结转移率高,全甲切除和放射性碘治疗一直以来是其首选的治疗方式。然后儿童和青少年的甲状腺乳头状癌预后良好,目前有趋势认为,对于此类患者可以...
陈嘉莹王宇
关键词:多灶性预后放射性碘治疗
游离腹部皮瓣乳房重建术后脂肪坏死发生的危险因素探讨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脂肪坏死是游离腹部皮瓣乳房重建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导致其发生的危险因素众多,且仍存在许多争议。我们通过回顾接受游离腹部皮瓣乳房重建术,且有完整术后随访记录的乳腺肿瘤患者,以了解该重建术式后重建乳房脂肪坏死的发生率,并寻找潜在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白2010年5月至2012年10月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游离腹部皮瓣乳房重建的79位患者的资料,包括住院记录、门诊随访记录、病理及其他辅助检查结果等,评估重建乳房脂肪坏死的发生率,并通过多因素回归分析寻找潜在的危险因素。结果80例游离腹部皮瓣乳房重建术中,共有29例(36.25%)发生脂肪坏死,其中20例脂肪坏死硬结在随访中自行缓解或消退。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术后辅助化疗是术后发生脂肪坏死的独立预测因素,相对危险度为5.476(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95%可信区间为1.902~15.766;P=0.009)。结论术后辅助化疗可显著增加游离腹部皮瓣乳房重建术后脂肪坏死的发生率。临床医师在选择乳房重建时机时,应重视辅助化疗对重建乳房的影响,在辅助化疗指征的把握、方案的拟定以及开始时间的选择上应更为慎重。
陈颖李琳陈嘉莹胡震陈灿铭柳光宇沈镇宙邵志敏吴炅
关键词:乳房重建显微外科脂肪坏死辅助化疗
51例乳腺癌患者术后游离腹壁皮瓣乳房重建的临床分析被引量:6
2012年
背景与目的:随着乳腺癌患者预后的不断改善,全乳切除后接受乳房重建手术的患者比例正逐年增高。腹部游离皮瓣是目前应用最多的自体组织乳房重建方法。本研究旨在探讨游离腹壁皮瓣乳房重建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06年6月—2011年11月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游离腹壁皮瓣乳房重建的51例乳腺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在51例患者(1例患者为双乳重建,手术计52例次)中,行游离的横行腹直肌(free transverse rectus abdominis myocutaneous,F-TRAM)手术1例次,保留肌肉的F-TRAM19例次,DIEP 32例次。结果:手术成功49例(96.1%)。受区血管的选择:胸廓内血管42例次(80.8%);胸外侧血管1例次(1.9%);肩胛下血管9例次(17.3%)。穿支平均数量为2.31支(1~4支),平均手术时间为8.1 h(4.6~12 h),平均住院时间为20 d(10~39 d),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11 d(4~22 d)。在Ⅰ期重建的40例患者中(包括1例双侧Ⅰ期乳房重建),术后化疗有23例(57.5%),其手术距离首次化疗时间为15.6 d(7~33 d)。乳房重建术后乳头重建患者13例(25.5%)。随访1.2~38.5个月,中位随访7.5个月。全部皮瓣坏死2例(3.92%),皮瓣感染1例(1.96%),皮瓣下血肿1例(1.96%),部分脂肪坏死8例(15.69%),腹部并发症3例(5.88%)。患者总体满意度为8.5分。结论:游离腹壁乳房重建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血供佳,皮瓣组织量大,可以满足大部分患者的需求。术后供区并发症较少,患者对重建形体的满意度较高。但该术式需要较高的手术技巧、先进的手术设备及护理团队的配合。
陈嘉莹陈嘉健曹阿勇薛静彦陈灿铭柳光宇胡震狄根红韩企夏沈镇宙邵志敏YU Pei-rong吴炅
关键词:乳腺肿瘤游离皮瓣乳房重建
MSKCC乳腺癌前哨淋巴结转移预测模型的验证性研究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验证并评估美国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MSKCC)前哨淋巴结转移预测模型在中国早期乳腺癌病人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2005年3月至2009年10月接受前哨淋巴结活检的524例乳腺癌病人的病历资料,探索前哨淋巴结转移相关的临床病理因素。利用MSKCC淋巴结转移预测模型计算每例病人前哨淋巴结转移风险,并以校正曲线和受试者操作特性曲线(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估该模型在中国早期乳腺癌病人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发病年龄、肿瘤原发灶大小、肿瘤组织学分级、神经侵犯、脉管侵犯情况等因素与前哨淋巴结转移有关。其中,原发灶大小(OR1.429,95%CI1.142-1.788)和脉管情况(OR9.462,CI5.551-16.130)是独立的危险因素。校正曲线显示预测值曲线和真实值曲线趋势相同,MSKCC模型的AUC为0.757。结论 MSKCC淋巴结转移预测模型可较准确地应用于中国人群,作为术前评估工具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陈嘉莹陈嘉健杨犇龙刘哲斌刘哲斌黄晓燕柳光宇韩企夏杨文涛沈镇宙邵志敏
关键词:前哨淋巴结淋巴结转移乳腺癌
中国乳腺癌术后乳房重建现况调查报告被引量:47
2014年
目的 探讨我国乳腺癌患者全乳切除术后乳房重建的现况.方法 针对乳房重建术开展的相关细节设计了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括手术医师及其所在医院的基本情况、2012年乳腺癌手术的开展情况、重建术开展至今各类重建方式的开展情况、乳房重建与放化疗的相互关系及时序选择等,数据收集截止时间为2012年12月31日.问卷通过电子邮件或纸质邮件等形式在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发放,累计发放调查问卷52份.结果 至2013年7月31日前共回收调查问卷41份,其中5份因尚未开展乳房重建而排除.36位调查对象所在医院覆盖全国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有538名外科医师在相应科室开展乳腺癌的诊治活动,其中123名(22.9%)具备整形手术资质.除4份数据缺失外,32家医院在2012年共开展乳腺癌乳房切除术24 763例,其中行乳房重建术1 120例,重建比例为4.5%.自开展重建术至今,32家(88.9%)医院行单独植入物乳房重建术1 843例,4家(11.1%)医院行植入物联合脱细胞真皮基质乳房重建术17例,23家(63.9%)医院行背阔肌肌皮瓣联合假体乳房重建术965例,32家(88.9%)医院行单纯背阔肌肌皮瓣乳房重建术738例,28家(77.8%)医院行带蒂横型腹直肌肌皮瓣乳房重建术366例,9家(25.0%)医院行游离腹部皮瓣乳房重建术155例.32家医院4 084例乳房重建术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8.2%.术后放疗对重建乳房的美观度有一定的影响,推荐自体组织乳房重建术,但重建时机的选择尚未达成一致.化疗对重建乳房无影响或仅轻度影响.大多数医师和患者对重建乳房的美观度表示满意.结论 乳房重建的需求伴随着对乳腺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关注度的提高而增长,但中国乳腺癌术后重建比例仍较低.为改善这一现状,需要多方共同努力,包括医院内多学科构架的完善以及加强医师培训和患者教育�
陈颖陈嘉健陈嘉莹杨犇龙李琳黄晓燕邵志敏沈镇宙俞培荣吴炅
关键词:乳腺肿瘤乳房重建问卷调查
儿童和青少年甲状腺癌的治疗进展被引量:5
2015年
儿童和青少年甲状腺癌较为罕见。本文通过分析现有数据资料,阐述儿童和青少年甲状腺癌的治疗进展。尽管发现时分期较晚,但该病总体预后较好。手术治疗是最主要的治疗方式,目前无标准的手术处理方式。大部分外科医生赞成甲状腺全切和(或)次全切。对于单侧的低危患者,也可考虑单侧腺叶切除。预防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能够降低局部复发。在特定的患者中行放射性^(131)I治疗能降低复发风险。由于生存期较长,在长期无瘤生存后仍可能再次复发,因此患者需要长期随访。
陈嘉莹张凌嵇庆海
关键词:甲状腺癌
应用游离腹部皮瓣行118例乳房重建术的单中心报告被引量:12
2013年
背景与目的:随着诊疗技术的不断革新,乳腺癌的无病生存期和总生存率显著提高。为了改善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越来越多的乳房重建技术被应用于临床。本文拟通过回顾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118例游离腹部皮瓣乳房重建术的开展情况,介绍该术式的手术方法及结果,并就开展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加以阐述。方法:收集2006年11月—2013年6月117例(1例接受双侧重建)接受全乳切除并进行即刻或延期游离腹部皮瓣乳房重建的患者进行即刻或延期游离腹部皮瓣乳房重建的临床资料,分析手术情况、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及远期转归。结果:在上述观察期间共完成118例游离腹部皮瓣乳房重建术,平均手术时间7.72 h,平均热缺血时间78.74 min,平均血管吻合时间60.83 min。保留腹壁下深血管穿支平均为3支,胸廓内血管为首选的受区血管。术后发生血管危象10例,其中静脉血栓6例,静脉成角4例;解救成功7例,皮瓣全部坏死3例,成功率为97.46%。术后伤口感染发生率为7.00%,下腹部膨隆发生率为3.50%,无腹壁疝发生。手术距首疗程化疗的中位时间为19 d。中位随访12个月,1例出现远处转移,未发现局部复发。结论:游离腹部皮瓣乳房重建术可获得较佳的重建乳房外观,虽然该术式较为复杂,对术者要求高,存在学习曲线,但术式成功率高,术后并发症较少,不影响肿瘤安全性,值得推广。
陈颖陈嘉莹李琳陈嘉健杨犇龙黄晓燕陈灿铭胡震柳光宇沈镇宙邵志敏俞培荣吴炅
关键词:乳腺癌乳房重建显微外科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