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培利

作品数:6 被引量:27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蛋白
  • 4篇基因
  • 3篇载脂蛋白
  • 3篇脂蛋白
  • 2篇淀粉样
  • 2篇载脂蛋白E
  • 2篇细胞
  • 2篇基因表达
  • 2篇Β淀粉样
  • 2篇ALZHEI...
  • 1篇胆碱
  • 1篇胆碱能
  • 1篇胆碱能神经
  • 1篇胆碱能神经元
  • 1篇低密度脂蛋白
  • 1篇淀粉样蛋白
  • 1篇淀粉样前体蛋...
  • 1篇易患因素
  • 1篇原癌基因
  • 1篇早老性

机构

  • 4篇北京医科大学
  • 2篇同济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发...

作者

  • 6篇陈培利
  • 4篇童坦君
  • 2篇张宗玉
  • 1篇王向东
  • 1篇从容
  • 1篇冯友梅
  • 1篇姜琨
  • 1篇王淳本
  • 1篇高建刚
  • 1篇邓耀祖
  • 1篇宗义强
  • 1篇任庆虎

传媒

  • 2篇中国动脉硬化...
  • 1篇生命科学
  • 1篇生物化学与生...
  • 1篇老年医学与保...
  • 1篇自然科学进展...

年份

  • 5篇1999
  • 1篇1997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β淀粉样蛋白前体基因表达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1999年
阿尔茨海默氏病(AD)是一主要影响老年人的退行性脑部疾患,其发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β淀粉样蛋白前体的致病作用尤为引人注目。目前对该蛋白前体表达调控的研究已成为AD研究的中心之一。本文概述了该方面的新近进展,并简要评价了转基因动物模型在该研究中的应用价值。
陈培利童坦君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氏病基因表达ADAPP
载脂蛋白E与Alzheimer氏病被引量:6
1999年
Alzheimer氏病(AD)是一种发生于老年人群的原发性退行性脑病,其特征性病变为细胞内神经元纤维缠绕(NFTa)及细胞外老年斑(SP)。载脂蛋白(Apo)E的一个亚型.ApoE4,与AD具有密切相关性,它可以以较高的亲合力与βA结合而促进SP的形成.并因不能有效地维持tau与微管蛋白连接的稳定性而导致PHF的形成。此外.ApoE4与AD脑中胆碱能神经元的损伤也具有明显相美性。虽然ApoE4作为AD的一个易患因素与AD具有密切的联系.但目前将其作为单一的诊断标准以确定或排除AD显然是不可取的。
陈培利童坦君张宗玉
关键词:ALZHEIMER氏病载脂蛋白E易患因素胆碱能神经元退行性亲合力
HER-2基因打靶对HeLa细胞生长的抑制
1999年
构建具有正、负筛选特性的HER-2基因打靶载体,promoter pPNT 1305。用电穿孔法把线性promoter pPNT 1305导入HeLa细胞,经G418正筛选及丙氧鸟苷负筛选,选出敲除了HER-2单等位基因的打靶命中细胞(HER-2^(-1)细胞)。Northern杂交表明,HER-2^(-1)细胞的HER-2 mRNA水平低于HeLa细胞;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其HER-2蛋白水平下降,亦低于HeLa细胞。流式细胞计分析表明,HER-2单等位基因敲除后,细胞周期时相左移,G1期比例上升,G2+M期比例下降。可见敲除HER-2基因对HeLa细胞生长具有抑制作用。
王向东汪维任庆虎陈培利姜琨童坦君高建刚
关键词:基因打靶原癌基因HELA细胞HER-2细胞增殖
Alzheimer氏病淀粉样前体蛋白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5
1999年
Alzheimer氏病(AD)是一种发生于老年人群的原发性退行性脑病,其特征性病变为细胞内神经纤维缠绕(NFT)及细胞外老年斑(SP).构成SP的主要成分β淀粉样多肽(βA)为一由淀粉样前体蛋白(APP)剪切而来的分子质量约为4ku的多肽,其神经毒性可能由其氧化作用和在脂质双层中形成的Ca2+通道所致.APP的功能目前尚未完全明了,可能具有促进细胞粘附、维护突触膜稳定性等功能.APP主要通过两种途径进行加工修饰:一为分泌途径,由一些假定的分泌酶催化;另一为胞内体溶酶体途径.在形成SP的βA中,较长者比短者更易聚集,因此一些APP突变由于能够释放出更多的较长的βA或者使较短的βA生成量增加而致发家族性AD.一些可能在APP的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的因素,如早衰蛋白的突变,也可通过增加βA的生成量而致发AD.
陈培利童坦君张宗玉
关键词:Β淀粉样前体蛋白Β淀粉样多肽早老性痴呆
极低密度脂蛋白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载脂蛋白E基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
1999年
为研究载脂蛋白E含量不同的极低密度脂蛋白对巨噬细胞载脂蛋白E表达的影响,以肝素-琼脂糖凝胶亲和层析法将正常人极低密度脂蛋白分离为富含载脂蛋白E和贫含载脂蛋白E的二种不同亚组分,并分别以不同浓度与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共培养。而后以Northern印迹分析和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方法研究了其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载脂蛋白E基因表达的不同影响。结果发现,两种极低密度脂蛋白亚组分在较低浓度(含甘油三酯100μg/L)时均可刺激小鼠腹腔巨噬细胞载脂蛋白E基因的表达,且尤以贫含载脂蛋白E的极低密度脂蛋白作用更为明显,其刺激后的细胞mRNA及蛋白质表达分别增高约1.58和1.82倍。但高浓度的二种极低密度脂蛋白亚组分刺激的细胞mRNA水平下降为对照的65%,而蛋白质水平却升高2倍之多,其机制未明。上述实验结果说明,贫含载脂蛋白E极低密度脂蛋白可能在较低浓度下具有更强的刺激小鼠腹腔巨噬细胞载脂蛋白E基因表达的能力,而高浓度时则不然。
陈培利冯友梅从容王淳本宗义强邓耀祖
关键词:极低密度脂蛋白巨噬细胞载脂蛋白基因表达
载脂蛋白E基因调控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1997年
载脂蛋白E基因的表达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其5'及3'冀区存在多种调控元件,众多的蛋白质因子可以与5'翼区结合而调节载脂蛋白E在不同状态下的表达,3'翼区的一个顺式作用元件则对其在肝脏的特异性表达具有重要作用。
陈培利
关键词:脂蛋白载脂蛋白E基因调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