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娜
- 作品数:11 被引量:29H指数:3
-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西省卫生厅中医药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乳腺癌组织中pAKT、PTEN、HER2和PR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 2013年
- 目的:研究pAKT、PTEN、HER2和PR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肿瘤分期、淋巴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EnVision二步法检测60例乳腺癌组织中pAKT、PTEN、HER2和PR的表达。结果:乳腺癌组织中PTEN、pAKT、HER2和PR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8.3%、41.7%、55.0%和38.3%。随着乳腺癌临床TNM分期的升高,PTEN和PR阳性表达率呈降低趋势,其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的出现,PTEN和PR阳性表达率下降,其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乳腺癌临床TNM分期的升高,pAKT和HER2阳性表达率呈升高趋势,其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的出现,pAKT和HER2阳性表达率上升,其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AKT、PTEN、HER2和PR的联合检测对于乳腺癌预防、检查、治疗及监测预后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 陈娜郑杨朱湘南叶村
- 关键词:乳腺癌PTENPAKTPR免疫组化
- 乳腺癌易感基因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1
- 2010年
- 20年来,通过多种方式的相互动态影响,我们对乳腺癌基因多态性与遗传易感性的理解及研究在不断深入。流行病学的观察研究也为我们对乳腺癌基因多态性与遗传易感性的理解及研究奠定了基础。两者研究都为乳腺癌的遗传易感基因做出了贡献.并且预言了这些易感基因的个性及相互作用。
- 陈娜武彪
- 关键词:乳腺肿瘤BRCA疾病易感性家族性外显率
- 中西药物联合减轻乳腺癌化疗不良反应40例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探讨中西医药物联合法减轻乳腺癌化疗不良反应疗效观察。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4年6月间收治的乳腺癌(已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共80例,按照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不同,将所有收录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4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应用环磷酰胺、氟尿嘧啶及阿霉素常规进行药物化疗,观察组在以上常规药物化疗基础上加用我院自拟中药生血汤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与讨论。结果观察组40例患者中,经中西医药物联合法治疗,其中出现肝肾毒性反应患者5例,出现脱发反应患者18例,出现恶心呕吐反应患者7例,出现白细胞数下降反应患者14例,出现血红蛋白减少反应患者11例,其平均Karnofsky评分约为83.67分左右;相比较对照组40例患者中,其中出现肝肾毒性反应患者13例,出现脱发反应患者24例,出现恶心呕吐反应患者16例,出现白细胞数下降反应患者21例,出现血红蛋白减少反应患者18例,其平均Karnofsky评分约为71.82分左右。即观察组患者应用中西医药物联合法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西医药物化疗的临床治疗效果。结论中西医药物联合法可降低乳腺癌化疗患者的临床不良反应,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及探讨。
- 叶村陈娜漆兰
- 关键词:乳腺癌
- 平消胶囊联合光电离子仪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探讨平消胶囊联合光电离子仪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例乳腺增生病患者,分为平消胶囊联合光电离子治疗组(100例)、平消胶囊组(50例)和光电离子治疗组(50例),比较3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3种治疗方法均可不同程度地缓解乳房疼痛和消退乳房肿块;联合治疗组缓解乳房疼痛的总有效率和完全缓解率分别为95.0%和72.0%,消退乳房肿块的总有效率和完全缓解率分别为92.0%和61.0%;平消胶囊治疗缓解乳房疼痛和消退乳房肿块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0.0%和72.0%;光电离子治疗缓解乳房疼痛和消退乳房肿块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6.0%和60.0%;联合治疗组与平消胶囊组和光电离子治疗组相比,缓解乳房疼痛和消退乳房肿块的疗效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orP<0.01)。结论平消胶囊联合光电离子治疗仪治疗乳腺增生病较各自单独应用能更好地缓解乳房疼痛和消退乳房肿块。
- 陈娜武彪叶村
- 关键词:乳腺增生病平消胶囊光电离子治疗仪
- 三算子数字式近红外乳腺诊断仪检测乳腺良恶性肿瘤的价值分析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探讨三算子数字式近红外乳腺诊断仪检测乳腺良恶性肿瘤的价值。方法从来院就诊的乳腺病患者中筛选出465例患者均用三算子乳腺诊断系统检查,其中115例经手术后病理证实,进行结果分析。结果三算子数字式近红外对乳腺增生症检出率为92,彩超检出率为94,二者差异无显著性。手术病例中良性肿瘤2例与病理诊断不符,总符合率为98,恶性肿瘤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100。结论临床实践证明,三算子数字式近红外诊断仪作为乳腺疾病检查的一种基本方法,其敏感性较高,无创伤,无污染,对血管影像有一定的特异性,能较客观地反映出灰影与血管的关系,对临床手术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叶村魏玲丽陈娜
- 关键词:乳腺疾病乳腺癌
- 小金胶囊联合乳腺电子膜治疗男性乳腺增生临床疗效观察研究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评价小金胶囊联合乳腺电子膜治疗男性乳腺增生病的疗效。方法选择男性乳腺增生症患者180例,随机均分为治疗A组(服用小金胶囊同时联合乳腺电子膜贴)、对照B组(单服小金胶囊)、对照C组(单独使用乳腺电子膜贴),对3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3组患者均获1年的随访。治疗A组总有效率为93.5%,对照B组总有效率为53.3%,对照C组总有效率为53.3%。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小金胶囊与乳腺电子膜贴联合使用,是治疗男性乳腺增生病的较理想方法。
- 陈娜叶村熊伟娜
- 关键词:男性乳腺增生症小金胶囊疗效
- 超声引导下Mammotome微创旋切术并发症的原因分析与防治研究被引量:2
- 2015年
- 收集2011年1月~2014年12月在本院行超声引导下Mammotome手术患者共481例(一侧乳房算一个病例),术后随访3个月,发生并发症者46例,占9.5%,对其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其防治措施.Mammotome微创旋切手术的481例患者中46例发生并发症,并发症为术中或术后出血、皮肤青紫、皮肤损伤、肿块旋切处皮肤凹陷及疼痛.术中或术后出血18例,其中术中活动性出血并血肿6例,术后24 h内血肿8例,术后1~3 d血肿4例.皮肤青紫20例,皮肤损伤2例,发生在2009年本院开展该手术初期;肿块旋切处皮肤凹陷5例,术后单纯性疼痛1例.术中出血及血肿经注射器抽吸积血、压迫止血后顺利完成手术.术后血肿行加压包扎并应用止血药或反复多次注入含利多卡因的生理盐水溶解血肿后将积血抽出;乳腺皮肤的青紫在1~3个月后均自行消退,不需要进一步处置;皮肤损伤予以可吸收缝合线美容缝合;皮肤凹陷术后1w余予以手法牵拉整复均基本恢复;手术患者均无明显肿块残留、乳房变形、术后感染及气胸病例.出血及血肿形成是Mammotome微创旋切术的主要并发症,通过经验的积累、术前充分的准备、术中医师的配合、手术技巧的改善、术后旋切处局部的重点处理及术后积极的护理可有效防治并发症.
- 陈娜叶村
- 关键词:超声引导MAMMOTOME并发症乳腺肿瘤
- CTF方案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的应用(附69例报告)
- 2008年
- 目的:探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临床意义。方法:69例临床Ⅰ-Ⅲ期乳腺癌病人术前用CTF方案化疗2疗程,疗程结束后7天手术治疗。结果:临床观察全组无完全缓解病人,化疗后部分缓解(PR)15例,轻度缓解(MR)35例,无变化(NC)19例,总有效率为72.8%,无临床进展病例。彩超观察13例乳腺癌原发灶体积显著缩小,37例轻度缩小,有35例原发灶内血流丰富程度降低或消失;化疗后26枚肿大淋巴结缩小,8枚消失。病理检查50例病人瘤体变软缩小、肿瘤细胞退变坏死、问质水肿、血管周围炎症细胞浸润。结论: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可使肿瘤缩小,肿瘤细胞坏死,降低临床分期,有助于手术治疗及术式的选择,为术后辅助化疗提供指导。
- 叶村陈娜
- 关键词:乳腺癌新辅助化疗
- 十味香鹿胶囊治疗乳腺增生(肝郁兼痰凝证)的开放、单臂、多中心临床研究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评价十味香鹿胶囊治疗乳腺增生(肝郁兼痰凝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开放、单臂的试验设计,在27个平行中心进行观察。2200例患者口服十味香鹿胶囊,5粒/次,3次/d,疗程8周(2个月经周期)。比较观察时间内患者每个月经周期的经期前7 d乳房疼痛NRS变化,乳房肿块大小、质地和范围,双侧乳腺超声结果(BI-RADS分级)和安全性。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28 d、治疗56 d的月经前7 d乳房疼痛NRS评分,乳房肿块大小、质地和范围评分明显降低,中医证候疗效明显增加,随着疗程的延长改善更为明显;治疗56 d的BI-RADS分级明显改善。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结论十味香鹿胶囊治疗乳腺增生(肝郁兼痰凝证)安全有效。
- 王宽宇徐文丽孙丽娟张宇峰李祖彬李春来刘长山叶村周伟姜德昕王茅李新孙晓霞钟琰陈娜吴刚孙亚华张延勇肖平孙骁龙孔祥定李承杨朋来王旭饶旭东郭二雅李富平李晓彤陈静喻昆霖罗思邵丽雅晏涛于海涛李娜刘海鸥赵月生孙乐源王欣宫博周维维靳海霞任振华付培亭郝玉香
- 关键词:乳腺增生
- PTEN和survivin在胃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研究PTEN与Survivin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两者相互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染色检测60例胃癌组织、10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PTEN和Survivin的表达。结果胃癌组织中的PTEN蛋白阳性表达率为46.7%,明显低于正常胃黏膜组(P<0.05),并与胃癌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与组织分化程度和浸润深度无关(P>0.05);胃癌组织中的Survivin蛋白阳性表达率为71.7%,明显高于正常胃黏膜组(P<0.05),并与组织分化程度、胃癌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与肿瘤浸润深度无关(P>0.05);PTEN和Survivin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呈负相关(P<0.05)。结论在胃癌组织中PTEN表达下调而Survivin表达上调,与胃癌的发生和临床进展关系密切,可作为判断胃癌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参考指标。
- 郑杨陈娜黄唐剑
- 关键词:胃癌PTENSURVIV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