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岳青 作品数:22 被引量:92 H指数:6 供职机构: 江西省肿瘤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江西省卫生厅科技计划项目 江西省卫生厅基金 江西省卫生厅基金资助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更多>>
骨髓涂片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诊断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骨髓涂片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诊断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117例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骨髓涂片为观察组,17例骨髓像正常的良性病患者为对照组,对所有骨髓片行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偶氮偶联法染色。结果⑴观察组骨髓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阳性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者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⑵早期与晚期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骨髓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阳性率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髓涂片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可以用于非霍奇金淋巴瘤的辅助诊断,但是对其病程的判断无参考价值。 钟礼瀑 吴青青 吕赛平 徐光明 邹学森 陈岳青 刘琴关键词:骨髓 细胞 碱性磷酸酶 淋巴瘤 荧光定量PCR技术在肿瘤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2004年 荧光定量PCR技术具有简便、灵敏、准确等优点 ,目前已经在乙肝和性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但是在肿瘤中的应用还处在研究和开发阶段 ,本文综述国内外近几年应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在肿瘤研究中的应用。 陈文学 陈岳青 黄秀珍 邹学森关键词:荧光定量PCR技术 肿瘤研究 乙肝 性病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亚群分析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8 2006年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及正常成人外周血中淋巴细胞亚群比例、CD4+/CD8+比值。结果与正常人比较,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中的CD3+、CD4+CD3+细胞数及CD4+/CD8+比值明显降低(P<0.01),CD8+CD3+细胞数明显升高(P<0.05),NK细胞略有升高(P>0.05)。晚期、分化差的患者较早期、分化好的患者,其CD3+、CD4+CD3+细胞数及CD4+/CD8+比值降低,而CD8+CD3+细胞数则相对升高。T淋巴细胞亚群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的病理类型、临床分期及病理学分级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检测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表达对评估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及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陈岳青 邹学森 黄秀珍 陈文学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 淋巴细胞亚群 流式细胞术 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亚型与宫颈病变的关系 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探讨HPV感染与宫颈病变发生的关系。方法将病理检查确诊宫颈有病变的187例患者分为3组:慢性炎症组(n=41)、宫颈上皮瘤变(CIN)组(n=62)和宫颈癌组(n=84)。采用人乳头瘤病毒核酸扩增分型技术对患者宫颈脱落细胞样本作HPV基因分型检测,分析HPV感染状况及HPV基因型在各组疾病中的分布。结果 1187例患者中共检出HPV阳性者136例,阳性率为72.72%(136/187),其中高危型HPV感染阳性率为95.58%(130/136)。在被测的21个HPV亚型中最常见的6个类型依次为16型(46.32%、63/136),58型(21.32%、29/136),52型(15.44%、21/136),18型(12.50%、17/136),33型(9.56%、13/136),31型(8.09%、11/136),未检测出44型、43型及6型。2慢性炎症组HPV阳性率为14.63%(6/41);CIN组HPV阳性率为85.48%(53/62)、其中CINⅠ组、CINⅡ组、CINⅢ组中HPV感染率分别为62.50%(10/16)、90.47%(19/21)、96.00%(24/25);宫颈癌组HPV阳性率91.67%(77/84)。CIN及宫颈癌组HPV阳性率均高于炎症组,而CINⅡ~CINⅢ组及宫颈癌组HPV阳性率又明显高于CINⅠ组。3组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HPV阳性者中单一感染率为67.65(92/136),多重感染率为32.35%(44/136),其中以双重感染为主,占79.55%(35/44)。4HPV感染患者年龄以30~59岁最高,但各年龄段HPV感染检出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5慢性炎症组、CIN组和宫颈癌组的16型感染率分别为16.67%(1/6)、47.16%(25/53)、48.05%(37/77)。CIN组和宫颈癌组的16型感染率高于慢性炎症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V感染与宫颈病变发生、发展密切相关,HPV基因分型诊断对宫颈病变高危人群的筛查、预防、临床诊断、治疗可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陈岳青 王一凤 陈文学关键词:人乳头瘤病毒 宫颈病变 基因分型 西妥昔单抗在结直肠癌中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2 2012年 结直肠癌在我国发病呈明显的上升趋势,由于其难以早期发现,患者在接受治疗时往往已经是中晚期,传统的化疗药物不能取得满意的疗效,并且毒副作用明显,患者难以耐受。分子靶向治疗药物以其低毒高效的特点在临床肿瘤治疗中发展迅速,为肿瘤患者个体化治疗开辟了新的道路。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结直肠癌中高表达,它是一种跨膜酪氨酸激酶(TKs)受体,与肿瘤细胞耐药及患者预后密切相关,针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靶向治疗药物——西妥昔单抗的研发成功为临床结直肠癌的治疗带来了新希望。西妥昔单抗(Cetuximab)是一种嵌合型单克隆抗体,可与肿瘤细胞上的靶向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特异性结合,提高肿瘤对化疗的敏感性。本文将就西妥昔单抗在结直肠癌治疗中的作用进行阐述。 刘丽娟 郑柳莉 赵涛 陈岳青 刘利艳关键词:西妥昔单抗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结直肠癌 SYBR Green Ⅰ实时定量逆转录PCR方法的建立及检测乳腺组织hMAM mRNA的表达水平 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建立1种简便、有效的SYBR Green Ⅰ实时定量逆转录PCR(SYBR Green Ⅰ Q—RT—PCR)方法检测乳腺癌组织、癌旁乳腺组织人乳腺珠蛋白(hMAM)mRNA表达水平。方法对SYBR Green Ⅰ Q—RT—PCR检测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表达hMAM mRNA的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初步检验该方法的重复性、灵敏性。应用该方法检测11例健康志愿者外周血hMAM mRNA表达,检验该方法的特异性,并对10例乳腺癌组织、10例对应癌旁乳腺组织hMAM mRNA表达水平进行测定。结果SYBR Green Ⅰ Q—RT—PCR可重复栓出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极低表达hMAM mRNA,CT值为34.45~34.67,变异系数(CV)=0.25%。健康志愿者外周血中hMAM mRNA均阴性。乳腺癌组织hMAM mRNA阳性率为80.0%(8/10),其中Ⅰ期1例(100.0%),其量为37800;Ⅱ期6例(100.0%),量为100.4(中位);Ⅲ期1例(33.3%),量为2.94。结论建立的SYBR Green Ⅰ Q—RT—PCR方法具有简便、特异、重复性、灵敏度好、定量结果可靠、直观等优点,应用于乳腺癌组织和癌旁乳腺组织hMAM mRNA的定量检测是理想的。 邹学森 胡贤春 陈文学 马行天 樊帆 陈岳青 黄秀珍关键词:乳腺肿瘤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SYBR 鼻咽癌核酸适配子的筛选及鉴定 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利用指数富集的配套系统进化技术(SELEX)筛选人类疱疹病毒(EB病毒)阳性鼻咽癌细胞核酸适配子。方法体外合成长度为78个核苷酸的随机DNA文库,通过SELEX技术,以正常鼻咽上皮细胞为靶标进行消减筛选,以EB病毒阳性低分化鼻咽癌细胞为靶标进行10轮的筛选,克隆、测序,并对适配子进行鉴定。结果流式细胞仪检测亚文库与靶细胞的结合能力随着筛选轮数的增加荧光强度增强。聚类分析显示,适配子可以分为3个家族,1、2家族具有保守序列。结论初步建立EB病毒阳性鼻咽癌细胞适配子库,筛选到具有亲和力和特异性的核酸适配子。 陈文学 张焜和 邹学森 陈岳青 李金高关键词:鼻咽肿瘤 适配子 SELEX法筛选鼻咽癌核酸适配子的研究 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建立鼻咽癌细胞核酸适配子库,为鼻咽癌的分子诊断、生物治疗奠定基础。方法体外合成长度为78个核苷酸的随机DNA文库,采用SELEX技术,以正常鼻咽上皮细胞为靶标进行消减筛选,以EB病毒阳性低分化鼻咽癌细胞为靶标进行10轮筛选。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判断核酸适配子库的特异性和亲合力,Clustal X软件分析适配子序列。结果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亚文库与靶细胞的结合能力随筛选轮数的增加荧光强度增强。聚类分析显示适配子可以分为3个家族,1、2家族具有保守序列。结论 EB病毒阳性鼻咽癌细胞适配子库初步建立成功,可筛选到具有较高亲和力和特异性的核酸适配子;本研究为鼻咽癌的分子诊断、生物治疗奠定了基础。 陈文学 张焜和 邹学森 陈岳青 李金高关键词:鼻咽肿瘤 鼻咽癌 适配子 ATP-生物荧光肿瘤药敏试验在筛选肺癌化疗药物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肿瘤体外药敏实验ATP生物荧光法 (ATP-TCA)在肺癌化疗中的应用。方法:应用ATP—TCA 对48例肺癌根治术标本,6例淋巴结活检标本,4例胸腔积液标本进行药敏检测。结果:ATP-TCA方法的可评估率为 ... 陈岳青 黄秀珍 陈文学关键词:药敏试验 肺癌 文献传递 宫颈液基细胞学及HPV基因分型检测在筛查宫颈病变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2014年 目的探讨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TCT)及人乳头瘤病毒(HPV)基因分型检测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价值及意义。方法对我院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门诊患者500例行液基细胞学检查和HPV检测,其中宫颈细胞学异常(≥ASCUS)的患者108例进行阴道镜下宫颈组织活检。分析两种方法对宫颈病变诊断的临床意义。结果 500例受检者中,HPV阳性127例,感染率25.40%,HPV感染高峰年龄为31-40岁,HPV感染率占该年龄组的50.58%(43/85)。TCT结果中HPV阳性率分别为正常、炎症18.36%(72/392),ASCUS 33.33%(17/51)、LSIL 53.33%(16/30)、HSIL 76.47%(13/17)、SCC 90.00%(9/10),经检验差异有显著性(P<0.01),随着细胞学诊断级别升高,HPV感染率显著上升。108例TCT(≥ASCUS)患者中,HPV阳性患者55例,病理结果中HPV阳性率分别为正常、炎症23.40%(11/47)、CINI44.44%(8/18)、CINII70.58%(12/17)、CINIII88.23%%(15/17)、宫颈癌100.00%(9/9),经检验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随着病理级别的升高,HPV感染率显著上升。TCT诊断为鳞状细胞癌,HSIL及LSIL与宫颈活检病理诊断的符合率分别为90.00%(9/10)、94.11(16/17)%及43.33%(13/30),实验结果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液基细胞学结合HPV检测可以显著提高宫颈病变的诊断率,是筛查宫颈病变的简单有效方法。 陈岳青 王一凤 陈文学 邹学森关键词:HPV检测 液基细胞学 宫颈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