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广坡

作品数:36 被引量:197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项目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6篇天文地球
  • 11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12篇盆地
  • 9篇海拉尔盆地
  • 8篇凹陷
  • 8篇储层
  • 7篇油气
  • 6篇勘探
  • 5篇盐岩
  • 5篇碳酸
  • 5篇碳酸盐
  • 5篇碳酸盐岩
  • 5篇发育
  • 5篇储集
  • 5篇储集层
  • 4篇地震识别
  • 4篇地质
  • 4篇岩性
  • 4篇贝尔凹陷
  • 4篇变质
  • 3篇地震属性
  • 3篇断陷

机构

  • 33篇中国石油天然...
  • 12篇成都理工大学
  • 3篇中国地质大学...
  • 3篇中国石油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兰州大学
  • 1篇西南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西北地质研究...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作者

  • 36篇陈广坡
  • 11篇李娟
  • 7篇石兰亭
  • 7篇张斌
  • 5篇王天奇
  • 4篇陶云光
  • 4篇马龙
  • 4篇徐国盛
  • 3篇师永民
  • 3篇孙松领
  • 3篇马凤良
  • 3篇潘文庆
  • 3篇郑多明
  • 2篇巩固
  • 2篇贾义蓉
  • 2篇张亚光
  • 2篇张耀堂
  • 2篇李娟
  • 2篇曾永军
  • 2篇郑长龙

传媒

  • 4篇石油地球物理...
  • 3篇石油勘探与开...
  • 3篇岩性油气藏
  • 2篇天然气工业
  • 2篇地学前缘
  • 2篇石油物探
  • 2篇Applie...
  • 2篇西北油气勘探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大庆石油地质...
  • 1篇石油学报
  • 1篇测井与射孔
  • 1篇江汉石油学院...
  • 1篇石油天然气学...
  • 1篇中国石油学会...

年份

  • 1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20
  • 5篇2018
  • 2篇2011
  • 2篇2010
  • 4篇2009
  • 3篇2008
  • 3篇2007
  • 3篇2006
  • 5篇2005
  • 2篇2004
  • 1篇1999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陆相断陷湖盆滑塌型深水重力流沉积特征、识别标志及形成机制——来自海拉尔盆地东明凹陷明D2全井段连续取芯井的证据
陆相断陷湖盆由于其独特的沉积、构造特征,在其演化过程中,频繁的构造活动、地震或者波浪作用等因素,易于造成前缘沉积物的失稳垮塌再搬运,在深水区形成滑塌型重力流沉积。东明凹陷是海拉尔断陷盆地群中典型的一个。近年的勘探表明,洼...
陈广坡李娟吴海波彭威李敬生谢明贤张斌
关键词:陆相断陷湖盆海拉尔盆地
文献传递
轮古西地区奥陶系潜山古水系分布与岩溶特征被引量:11
2004年
轮古西地区奥陶系潜山储集层主要为岩溶缝洞型储集层 ,储集层的发育主要为古水系的控制。为此提出了古水系研究方法 ,查明了研究区目的层段古水系的分布特征。在古水系与古岩溶关系研究基础上 ,认为古水系的分布与岩溶型储层的发育有着密切的关系 ;岩溶斜坡的岩溶残丘、岩溶平台受地表水系和地下水系的影响最大 ,岩溶最发育 。
陈广坡陶云光张耀堂苗青黄林军
关键词:古潜山岩溶奥陶系
二连盆地赛汉塔拉凹陷油气运移富集规律
2009年
油气藏的分布与油气的运移路径和方向密切相关,主运移通道往往控制了大部分油气的运移和聚集。研究表明,不整合、骨架砂岩体是油气侧向运移的主要路径,同沉积断裂是油气垂向运移的主要路径;生烃洼槽周边的汇聚流运移区、不整合面和骨架砂岩是主运移通道,易形成油气藏;而缓坡带的不整合面、骨架砂岩体以及在平面上呈“羽状”、“雁行式”分布的派生断裂形成了复杂的三维主运移通道,在断裂收敛的构造高部位形成“断裂汇聚区”,易形成规模油气藏,是勘探的重点目标区。
陈广坡徐国盛史原鹏李林波李书民
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基岩储集层流体作用机制与成岩改造被引量:2
2020年
基于岩心观察与薄片、阴极发光、扫描电镜等分析,结合稳定碳氧同位素组成、元素含量、流体包裹体、地层水等地球化学测试,研究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浅变质火山碎屑岩基岩缝-洞型储集层流体作用机制与成岩改造。得到以下几点认识:①基岩发育风化段、内幕段两套储集层,内幕段存在优质储集层发育带,达到Ⅰ类储集层门限;②次生孔隙为碳酸盐矿物、长石、凝灰质等溶蚀形成;③成岩流体包括大气淡水、深部岩浆热液、有机酸以及含烃流体;④储集层成岩改造分为初始固结成岩、早期表生风化淋滤、中期构造破裂-胶结-溶蚀并存、晚期有机酸-岩浆热液叠加溶蚀等4个阶段,其中第2与第4阶段分别为基岩风化壳与内幕溶孔-溶洞型储集层的主要成因阶段。
李娟卫平生卫平生石兰亭陈广坡彭威孙松领张斌洪亮
关键词: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
油田开发中后期精细油藏描述技术发展新特点被引量:1
2005年
针对陆相砂岩油田开发中后期所面临的地质问题,提出了该阶段精细油藏描述的新概念。在回顾油藏描述近20年发展历程的基础上,通过多年来在油藏描述领域,尤其是在开发中后期精细油藏描述领域的工作,总结出目前开发中后期精细油藏描述技术发展的八个新特点。
田鑫师永民陈广坡谭开俊
关键词:油田开发中后期油藏描述技术精细油藏描述地质问题
碳酸盐岩岩溶型储层综合预测评价技术的应用及效果分析被引量:34
2005年
碳酸盐岩岩溶型储集层具有很强的非均质性,给储层预测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利用某种单一技术很难对其进行准确的预测。针对塔里木盆地桑塔木地区碳酸盐岩岩溶型储集层,综合应用地震属性参数分析、古地貌恢复、应变量分析裂缝预测、井约束条件下的全三维波阻抗反演以及多参数融合储层评价等技术,提取了对碳酸盐岩岩溶型储集层反映敏感的参数,预测了裂缝的发育密度,恢复了古地貌,划分了各类储层及评价指数。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多个钻探井位,均钻遇到优质岩溶型储集层,并获得了高产工业油流。
陈广坡潘建国陶云光
关键词:储集层古地貌地震属性参数波阻抗反演探井油流
海拉尔盆地浅变质岩潜山岩性控储特征及储层岩性序列识别被引量:12
2018年
岩性识别是变质基岩储层评价的核心与难点,以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布达特群浅变质基岩潜山为例,应用岩心、薄片、测井、地震资料,通过测井交会和地震相等方法,识别与建立主要岩性的测井-地震响应标准。从风化淋滤和断裂对储层的改造程度上,分析岩性对构造裂缝、溶蚀孔隙等主要储集空间发育的控制作用。通过岩性、物性、油产量的定量统计方法,建立不同级别储层与岩性序列的对应关系,应用地震频谱聚类、多属性神经网络聚类等物探技术对储层岩性序列进行平面预测。结果表明:布达特群复杂浅变质基岩发育5类9种主要岩性,它们具备不同的测井响应值与地震反射特征。不同岩性的矿物成分、含量、岩石强度、抗风化能力差异性控制储层发育程度及类型。储层岩性序列分为4类,Ⅰ类岩性序列为含火山碎屑沉积岩、正常沉积岩的中—细粒岩,为好储层,日产油大于15 t;Ⅱ类岩性序列为火山碎屑岩,为较好储层,日产油1~15 t;Ⅲ类岩性序列为沉积火山碎屑岩和正常沉积岩中的泥质岩,为中等储层,日产油小于1 t;Ⅳ类岩性序列为中基性火成岩类,为差储层,试油为干层。研究区优质储层发育区主要分布于贝15、贝38、贝32井区和塔拉汗构造带东部与中部地区。
李娟李娟陈广坡孙松领陈广坡张斌
关键词:岩性预测布达特群海拉尔盆地
乌尔逊—贝尔凹陷连片地震高效精细构造解释被引量:1
2018年
乌尔逊—贝尔凹陷是海拉尔盆地中部断陷带富油凹陷,已经进入全面精细勘探和挖潜阶段,仍然具有较大勘探潜力。由于乌尔逊凹陷和贝尔凹陷的凹陷结构、构造发育程度、沉积填充序列以及勘探工作分割和地震资料局限等原因,导致两个相邻凹陷没有系统地进行统层研究。为此,应用GeoEast解释系统,立足3510km^2整体连片叠前深度偏移地震数据体,应用层序地层学方法,以不整合面为层序边界,单井旋回/岩性组合逐级细分层,井震联合建立了乌尔逊—贝尔凹陷19条等时地层格架,统一了下白垩统8套地层以及主要目的层14个小层的分层。同时,应用地质规律约束、断裂多属性体描述、平剖体相结合的方法对断裂体系进行分级、分块梳理和命名,高效完成了乌尔逊凹陷1900km^2断裂解释以及层位解释与追踪。应用"层控与井校联合变速成图"方法,完成乌尔逊—贝尔凹陷整体速度建模与变速成图,构造图深度误差在行业标准指标以内,为下一步开展乌尔逊—贝尔凹陷断裂机制、断裂期次、盆地演化、沉积体系、有利区带与油气运移的关系等地质综合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雷明陈广坡曾永军罗昭洋马凤良王江
关键词:乌尔逊凹陷贝尔凹陷层位标定精细构造解释变速成图
碳酸盐岩岩溶型储层综合预测(英文)被引量:6
2005年
塔里木盆地碳酸盐岩岩溶型储层广泛分布于塔北、塔中、巴楚等地区,是塔里木盆地碳酸盐岩勘探的重点,也是塔里木油田增储上产的主要层系之一。由于埋藏深度大、反射信号较弱、信噪比较低,更由于岩溶型储层非均质性严重,使得储层预测的难度增大。通过多年的攻关研究,从碳酸盐岩风化壳储层的地球物理响应特征出发,逐步探索并建立了技术、岩溶型储层测井评价技术、岩溶型储层地震描述技术、应变量分析技术为手段的溶型储层综合评价技术。在塔北、以地质概念模型为基础,以基于层序格架的潜山古地貌恢复塔中等地区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地质效果,相继获得了工业油气流。本文介绍了该技术在塔北轮古西地区的具体实施和应用效果。
陈广坡撒利明韩剑发管文胜Guan Wensheng
关键词:地震预测地震描述技术
青西油田碳酸盐岩裂缝性储层地球物理预测技术的应用(英文)被引量:1
2005年
白云岩成岩收缩晶间孔、洞、缝与构造网状缝相互沟通可以组成良好的油气储层,但是这种复杂裂缝—孔隙型储层分布随机性强、发育程度和差异性大,储层预测难度大。本文以中国西部酒泉盆地青西油田下白垩统下沟组湖相白云岩裂缝—孔隙型储层为例,提出地球物理综合预测碳酸盐岩裂缝的方法。本文描述了综合地球物理方法预测碳酸盐岩裂缝储层的实施和应用效果。
师永民撒利明陈广坡田鑫李虹王斌婷
关键词:青西油田发育程度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